方衛平
《2007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年度報告》是一部旨在為中國兒童文化研究領域逐年留下思想印痕和學術成果,具有文化積累性質的大型資料集,可供檢索的專業工具書,同時也可視為是一部力求表明選編者理論觀察、批評立場和思考、建設性意見的年度學術報告和藍皮書。我們期望以專業的精神和持續的努力,為中國兒童文化研究留下一份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獻索引和學術檔案。
兒童與兒童文化研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在人類文化與學術史上留下過一段久遠的歷史和記憶。當然,我們知道,兒童與兒童文化研究作為一門學科的歷史,其自覺的學術和歷史建構,則要晚了許多。在我國早在“五·四”前后,與兒童研究相關的西方教育學、心理學、人類學、兒童學成果開始陸續傳入中國,并直接影響、參與了中國現代兒童和兒童文化研究相關領域的學術建設和展開。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學術跋涉,今天,中國的兒童與兒童文化研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當代兒童及其文化生存、發展環境,都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代國際兒童與兒童文化研究領域也已經有了豐富的拓展和提升。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兒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國兒童成長所呈現的歷史特質和文化容量都向當代兒童文化理論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近年來,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們從不同角度對兒童和兒童文化生存和發展現實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和探索,積累了也許是近代以來中國兒童文化研究領域最為豐富的學術成果。這些拓展和推進,引發了我們對中國當代的兒童與兒童文化研究現狀更多的關懷與思考。我們希望以自己的專業熱情和逐漸積累起來的專業眼光和素養,借助“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年度報告”這一學術平臺,逐年收集、整理、呈現年度中國兒童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并與兒童文化研究專家攜手合作,以前沿觀察和學術評析的方式,向當代兒童文化研究界乃至整個學術界報告我們的思考和分析;我們希望以此來積累中國兒童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共同推進、提升相關學科的整體建設及其學術水平。
《2007年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年度報告》在選編時的基本思路是:第一,關注年度兒童文化研究中的重大理論問題研究;第二,關注與當代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新政策、新思潮、新問題的研究;第三,重視多學科研究成果的整合和整體呈現;第四,力求表達選編者和有關專家、研究者的立場和思考。
《2007年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年度報告》約110萬字,分為文件報告、學術前沿、熱點聚焦、2007年度中國兒童文化研究論文索引、2007年度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博、碩士論文索引等五個版塊。其中“文件報告”版塊收錄的是該年度有關兒童的法律和重要政府公報、文件等;“學術前沿”版塊,從兒童觀與兒童研究、兒童法學研究、兒童社會學研究、兒童教育研究、兒童心理研究、兒童文學研究、兒童媒介研究、兒童藝術研究、兒童營養與衛生研究、少兒出版研究等十個方面梳理本年度內兒童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論成果。第三部分聚焦于留守與流動兒童、青少年網絡成癮、未成年人犯罪、兒童食品與用品安全、中國動漫產業等五個年度熱點話題,觀照當下兒童生存現狀。最后一部分為資料性的年度兒童文化研究論文索引。
“學術前沿”、“熱點聚焦”是整部年度報告的兩個重點學術版塊。每一版塊中每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據編者的通盤考慮,分為“論文選載”、“學術卡片”、“研究述評”三個部分。其中“論文選載”全文收錄當年發表的該領域重要學術論文;“學術卡片”系較為重要的學術論文的主要觀點摘介;“研究述評”是我們約請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研究者對該年度特定領域研究現狀、進展和存在問題的梳理、分析及建議。“研究述評”部分表明的只是執筆者個人的觀察與分析,以供讀者了解和參考。
由于兒童文化研究涉及到廣泛的學科領域,加上編者的經驗和學科背景方面的限制,《2007中國兒童文化研究年度報告》在資料的收集、選擇、歸類等方面肯定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研究述評文章也可能存在著某些專業素養、眼光、判斷力等方面的缺憾。我們衷心地期待有關專家和讀者朋友們的批評、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