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漲!馬上要通漲了!風聲鶴唳。
股市已經開始飆升,黃金價格攀援而上,成品油、原油、銅、農產品……紛紛開始了主升浪。盡管,與此輪上漲行情相背離的是基本面,產能過剩、下游需求不足、經濟前景未明……但眼明手快、身法矯健者已紛紛采取應對之策。
看不懂嗎?實際上很簡單——流動性資金突然多了,商品還是這么些,結果只能是“票子毛了”,通膨來襲。100美元的紙幣,成本只有區區6美分啊。常常發出警報的謝國忠說,開動印鈔機為經濟“打激素”帶來的通脹危機,已經近在眼前了。以宏觀經濟分析著稱的宋國青感慨:“2008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轉換之快前所未有。我們剛剛把通貨膨脹理出個眉目,通貨緊縮來了;還沒把通貨緊縮研究完,通貨膨脹又要來了。”
無往不復,從來如此。面對又一次轉勢,你是睜開“牛眼”,還是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