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莉丹
襄樊市從2004年開始引入清華大學學生掛職黨政機關。這個模式具體而言是:襄樊將急需人才的專業(yè)等要求發(fā)給清華大學,由清華大學根據(jù)要求從有意掛職的學生中篩選;這些學生到襄樊后將會掛職黨政機關,擔任副處級官員。
“升職如火箭,半年升一級”,這是網(wǎng)友對于周森峰升遷之路的簡練形容。在“周森峰事件”中,不少人發(fā)現(xiàn),周森峰在仕途一路行來,“破格”的痕跡明顯。
諸多因素證明,周森峰的從政之路與襄樊的新型官員培養(yǎng)體系密不可分。襄樊政界模式在其他地區(qū),難以復制。

急需新鮮血液的襄樊政界
漢江從地處湖北省西北部的古城襄樊穿行而過,將其分為南北兩城,南為襄城,北為樊城。這座紅色紫薇花掩映下的城市,曾經(jīng)是史書上群雄逐鹿中原的古戰(zhàn)場,而三顧茅廬的佳話,就是發(fā)生在這個更靠近河南南部的古都。溫軟的西南官話與鏗鏘的中原官話在此地融合,許多襄樊人認為,他們更像偏北方的中原人士。
2002年寒冬,地處我國中部的襄樊,曾因74名官員集體腐敗案震驚全國。當時,隨著曾經(jīng)掌管著襄樊權(quán)力核心的原襄樊市市委書記孫楚寅的落馬,陸續(xù)牽出領導干部74人,其中襄樊市屬相關單位、縣市“一把手”有30余人,廳級干部11人,襄樊最嚴重的吏治腐敗宛如山洪暴發(fā)。
孫楚寅之外,原襄樊市常務副市長趙成霖、原襄樊市副市長趙振、原襄樊市人大副主任張克祿,以及原襄樊市建設局局長劉順學、襄樊市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主任陳玉國等人均涉案。一位襄樊市紀委官員稱,在那次,襄樊遭遇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官場地震”。而2002年下半年,隨著孫楚寅案浮出水面,襄樊市曾一度有近百名干部接受調(diào)查,一時間傳言四起,人心浮動,那段時間,群眾對干部隊伍的信任度跌至低谷。歲月流逝,而這場“官場地震”,就像是一個難以褪去的傷疤,時值今日,在襄樊,只要跟當?shù)乩习傩仗峒奥漶R的原市委書記孫楚寅,他們就必然會感慨連連,有人還會提及曾備受關注的湖北高鶯鶯案。
當時,襄樊市交通局、農(nóng)業(yè)局、糧食局、旅游局等四個局的原任“一把手”,除原糧食局長屬正常退休外,其他人均因經(jīng)濟問題受到法律或黨紀追究,選拔新人備受關注,襄樊涌現(xiàn)“公選風潮”。襄樊市委出臺一系列舉措,包括在2003年10月至12月,首先公選上述四個局的局長,并以此為突破口;在2004年4月至6月,襄樊市又公選了市經(jīng)委、衛(wèi)生局、教育局等7個市直單位的“一把手”。
也在2004年左右,湖北省委、省政府把宜昌和襄樊列為“省域副中心城市”重點建設發(fā)展,襄樊在湖北“一主兩副”的地位被確定。如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步伐”,甚至被用醒目的紅色大字寫在了襄樊市政府辦公大樓的墻上。
在這種政經(jīng)背景之下,為解決吏治之困,襄樊政界要求補充年輕血液的急切之心,昭然若揭。
也就在這一年,襄樊市委、市政府推出吸納人才的“一號工程”,圍繞人才的“攻城之戰(zhàn)”,在襄樊打響。
襄樊政界普遍認為,“一號工程”應該就是“一把手工程”。官方說法是,為了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能干事、流得動”,襄樊市委、市政府逐年制定了一系列的“開放性機制”。
“這促進了市里對人才的需要,尤其急需城市規(guī)劃和土木建設方面的人才。因此市里一直希望引入名校的這類人才”,襄樊市委組織部一位官員后來解釋。
盡管因為“周森峰事件”,目前襄樊市委組織部對于多年精心開展的引進人才的工作不愿過多提及,但5年來,當?shù)貫橐M人才所做的工作與努力,方向是清晰的。
當時,襄樊市聯(lián)系清華大學方面要求引進人才,清華大學態(tài)度很積極,雙方經(jīng)討論后簽約,自此,襄樊市開始引入清華大學學生掛職黨政機關。這個模式具體而言是:襄樊將急需人才的專業(yè)等要求發(fā)給清華大學,由清華大學根據(jù)要求從有意掛職的學生中篩選;這些學生到襄樊后將會掛職黨政機關,擔任副處級官員。
“一般都是襄樊提出要5個清華學生,但清華大學審核很嚴格,只給3個學生,因為這些學生要滿足很多條件,比如個人的愛好以及專業(yè)對口等等”,該襄樊市委組織部官員稱。
這種環(huán)境,也給周森峰帶來了機遇。至今,一些當?shù)毓賳T也有感嘆:周森峰的例子充分說明,從政需要抓住機遇。
“能夠留下的人才,比我們希望的要少”
在2004年,襄樊市采用掛職鍛煉的方式從清華大學、建設部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院引進了周森峰、賀旺、盧華翔3位碩士,分別擔任襄樊市建委副主任、襄樊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局副局長與該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局局長。
這是第一批“空降”襄樊掛職的人才。其中,周森峰的本科專業(yè)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考上清華研究生后,他就讀于清華經(jīng)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這3名清華學生的一年掛職期滿后,其掛職單位對于他們非常滿意。襄樊市委組織部人才科李主任評價,這些清華大學掛職襄樊的學生是“務實,肯干,人品好”,因此,無論他們的掛職單位抑或襄樊市組織部,“都希望他們能夠留下來”。
但最終,除了周森峰以外,另外兩位都離開了襄樊。為了留人,李主任勸說過,“但還是尊重他們自己的意見”。其中,現(xiàn)年30歲的賀旺,是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城市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在去年7月由中組部從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選派掛職災區(qū),目前已是北川縣最年輕的副縣長。
從周森峰那批開始,每年襄樊市都會從清華大學引入3名左右的學生掛職襄樊黨政機關,從2004年至2009年,襄樊市委組織部通過這種掛職方式引入了清華大學人才近30人。2007年,襄樊市委也將掛職黨政機關副處級的干部資格調(diào)整為博士生。
“掛職”,也成為襄樊市引進人才的一種新形式。2007年年初,當?shù)孛襟w披露,時年25歲的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碩士畢業(yè)生樊朝宇,在2006年7月被襄樊市組織部門作為特殊人才安排到襄樊市環(huán)保局“掛職”一年,擔任襄樊市環(huán)保局副局長,與樊朝宇同來襄樊掛職的另外兩名清華大學碩士,分別被安排在襄樊市水利局和襄樊市汽車辦任副局長、副主任。
而2007年的數(shù)據(jù)就稱,襄樊市大力實施的人才強市“一號工程”,每年拿出100萬元用于引進汽車、城市規(guī)劃、國際金融等7個方面高層次緊缺人才,當時實施了兩年,引進了碩士以上高學歷人才182人,其中博士8人。
襄樊市委組織部分管人才的副部長王祖瑛曾公開表示,從清華等地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都是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親自帶隊,多次往返,“以比三顧茅廬更大的誠心打動對方,方才得以引進。同時,對高層次人才不論是引進,還是本籍培養(yǎng),只要是真才,市委就敢于大膽使用”。
當?shù)貙τ凇安痪幸桓窠等瞬拧钡男枨螅瑥囊粋€鮮活的例子上或許可以看出來:2005年,當?shù)孛襟w報道稱,時任襄樊市市長的李德炳曾經(jīng)從外地回到襄樊后,又專程到市規(guī)劃局再一次聽取了在規(guī)劃設計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6名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的匯報,并親自到火車站為這些離開襄樊的博士送行。
在2007年、2009年,襄樊市又相繼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簽訂類似協(xié)議,開始從這兩所高校引入博士生以及青年教師掛職,這些掛職者也均擔任副處級職務。
在黨政機關掛職鍛煉,依然是名校生們的首選。那么,為何掛職者均選擇去黨政機關擔任副處級干部,而非去事業(yè)單位和企業(yè)?(最近有一批華中科技大學掛職者個別去了襄樊市事業(yè)單位。)
李主任稱,學校與學生都提出這方面的要求,這是因為:一方面,黨政機關崗位更能鍛煉人;另一方面,“這些部門掌握更多資源,更能做些事情出來,而且,公務員比企事業(yè)單位更為穩(wěn)定”,組織部樂于掛職者帶領下屬做出更多的成績,但也希望今后的掛職者能更多深入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
但五六年下來,留在襄樊的清華學生目前僅有兩人,周森峰便是其中之一。而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十幾位掛職人才,除了掛職期未滿的以外,剩下的幾乎都是一年掛職期結(jié)束后,就離開襄樊了。
“能夠留下的人才,比我們希望的要少!”李主任也感嘆,他希望優(yōu)秀人才都能留下,但同時也得尊重人才自己的意見。
在這種大背景下,一位襄樊市委組織部官員也認為,2005年,在一年掛職期結(jié)束后,周森峰能選擇留在襄樊,而沒有去北京的國家部委工作,“頗為難得”。周森峰也成為襄樊市“一號工程”的重點人才。
在2006年上半年,周森峰與霍焰在襄樊華悅大酒店舉行了婚禮,時任襄樊市長出席了他們的婚禮并講了話,笑稱兩人的喜結(jié)連理是“引鳳筑巢”,新人似錦前途,指日可待。是為一時城中佳話。
“現(xiàn)在襄樊需要用人,最重要的不是看能有多少人留下來,而是看人才在襄樊的期間,能不能發(fā)揮作用。只要他們發(fā)揮了作用,就是成功的”,這位襄樊市委組織部官員評價。“襄樊的生活條件不是最好,但是,絕對有一個較好的干事環(huán)境”——周森峰曾如此總結(jié)他在掛職結(jié)束后,他決定留在襄樊的原因之一。
風暴眼中的宜城
盡管外界的聲音呈鼎沸之勢,但是,總體而言,2009年7月初,在位于鄂西北、漢江中游、城區(qū)人口僅16萬的宜城,這個隸屬于襄樊的縣級市,你也許不能嗅到所謂風暴的氣息。因為,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地平靜。
宜城,被認為是周森峰的新起點。版圖面積為2115平方公里、人口56萬的宜城,距離襄樊市大約一個多小時車程。這個四季分明的縣級市,城區(qū)不大,節(jié)奏不太快。
這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創(chuàng)建于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楚國在宜城建都185年,共有10余位楚王活動于此。跟宜城當?shù)厝肆奶欤掝}繞不開的是楚國辭賦大家宋玉與抗日名將張自忠,宋玉生在宜城,《九辯》、《大言賦》等佳作,千年優(yōu)雅回響,宜城也是1940年張自忠將軍的殉國地。
在這座隸屬于襄樊市的縣級市,年輕市長周森峰當選的消息,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新聞,但實際上,對于那些華燈初上時分在紫蓋山廣場漫步的人們而言,最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們的市井生活,外界那些不斷更新的對于“周市長”的爭議與猜測,只是他們在夜市的餐桌上就著一盤麻辣宜城大蝦、二兩小酒的飯后談資。同樣保持噤聲狀態(tài)的,還有當?shù)氐拿襟w。
而那些拎著公文包、穿著整齊的襯衣,進出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的宜城市官員們而言,數(shù)日來面對全國各地聞訊而來的記者對于“周森峰市長事件”的追問,神態(tài)顯得頗為復雜,那是一種糾結(jié)了敏感、謹慎而又諱莫如深的復合品,“你們就是專門為了周市長的事情過來的?”他們反問記者。那些在網(wǎng)絡世界中、在媒體報道中,沸反盈天的傳聞或爭議,被他們一并小心繞過。
襄樊市組織部的網(wǎng)站上常常可見關于干部年輕化的新聞。在更廣的范圍內(nèi),2004年,襄樊市委公推公選部分市(縣)區(qū)長人選中公布了:絕大多數(shù)具有本科學歷,年齡在45歲以內(nèi),最小的只有34歲,“都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
在29歲的宜城市市長周森峰被廣泛關注之前,2008年7月至10月,襄樊市委面向湖北省公開選拔了18名35歲以下副縣級領導干部,面向全市鄉(xiāng)鎮(zhèn)公開選拔了5名副縣級領導干部,襄樊市委組織部稱,“公選為年輕干部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那次入圍的共青團秭歸縣委副書記許紅洲現(xiàn)年27歲,湖北省委辦公廳主任科員胡娟現(xiàn)年28歲。周森峰的妻子,時任襄樊市中級人民法院團委副書記、現(xiàn)年29歲的霍焰,也在此列。
“說周市長就是全中國最年輕的市長,有誰去中組部做過調(diào)查?!”宜城市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對于外界稱周森峰是“最年輕的市長”,反應敏感且迅捷,這位官員清楚網(wǎng)絡對于周森峰關注的所有關鍵節(jié)點,也列舉了美國18歲的年輕人擔任市長的例子作為佐證,他強調(diào),“能力不分年齡”,“我們沒有必要把眼球放在市長年輕不年輕的問題上,我們總不能等一個有能力的人老了,再來用他吧?”
事實上,在宜城市幾位現(xiàn)任副市長中,最年長者49歲,最年輕者也有37歲,而宜城市上一任市長朱慧的當選年齡是43歲。周森峰的仕途,似乎正在印證,“一切皆有可能”。
在2006年、2007、2008年,宜城市曾連續(xù)三年榮獲“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稱號,在襄陽市下轄的6個縣級市中,“在整個襄樊市范圍內(nèi),宜城的經(jīng)濟可以排在縣級市中的前三甲”,當?shù)匾晃还賳T神色頗為驕傲地告訴記者。在宜城市做公務員,月工資不到2000元,跟這里的每平方米房價大約持平。
跟中國眾多蓬勃的縣級市區(qū)一樣,發(fā)展經(jīng)濟與解決民生問題,是當前宜城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在與宜城多位當?shù)毓賳T聊天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他們對于引入資金發(fā)展當?shù)亟?jīng)濟的強烈渴望。
目前,宜城面臨著很好的機遇,葛洲壩水泥、中石油儲備庫等一批在建項目將陸續(xù)投產(chǎn),漢江雅口航電樞紐、蠻河堤防整治、隨南路宜城段提檔升級、207國道宜城市區(qū)段西移改線等一批項目有望啟動實施,“繼續(xù)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經(jīng)濟工作的“生命線”,力爭全年(2009年)引進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0——30個,招商引資突破15億元”,這樣的語句見于宜城市政府大樓的政務欄。
在宜城市委、市政府大院,宜城市2008年度招商引資紅旗單位與納稅先進企業(yè)名單,用“光榮榜”的形式張貼出來。宜城市委大樓中,也可見“緊盯‘翻番抓發(fā)展,沖刺全省二十強”之類的宏大敘事型標語。
“周市長上任后,主抓的一項工作就是招商引資”,宜城市多位官員對《新民周刊》記者表示。
這種大環(huán)境下,宜城市對于專業(yè)人才的渴求,也是同樣迫切的。清華大學人才被引進到宜城市的,周是唯一一個。
“周市長能從清華大學到襄樊市,再從襄樊市到我們宜城這種小地方工作,不就等于是下基層嗎?”宜城市政府辦公室一位官員如此反駁。“何況,我們也認為,周市長也很優(yōu)秀啊!”宜城市委宣傳部那位副部長神色坦然。
這種“小廟有幸供上大佛”之感,多位宜城市官員都對《新民周刊》記者表達過。“公眾監(jiān)督力量實際上是社會里個體首創(chuàng)精神的守護神,它也是防止個體墮落的黏合劑”,英國物理化學家、哲學家波蘭尼曾言。當周森峰處于閃光燈的追逐之中時,他選擇了背對公眾。而作為特例的周森峰的飽受質(zhì)疑,卻折射了公眾對于當前官員選拔與任命機制的透明化訴求。從這個角度而言,公眾希望周森峰,能夠轉(zhuǎn)過身來。
“他覺得,現(xiàn)在無論怎么說大家也不信,清者自清吧!”一位與周森峰有過接觸的宜城當?shù)毓賳T告訴記者。
臨近襄沙大道的紫蓋山廣場入口處,有一尊不銹鋼雕塑,名曰“楚風”,寓意“一鳴沖天,一蜚驚人”。在客觀效果上,這一次,周森峰確是“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