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越
美國經濟危機已經結束,并展開強勁復蘇之旅。
在經歷了連續四個季度的下滑后,美國經濟“難得地”在第三季度增長了3.5%。這一久違的增長預示著美國經濟可能已告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美國經濟的較好表現,首功當歸于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采取的一系列拯救經濟的“非常措施”。但許多經濟學家指出,這種“政府驅動型”其實也是美國經濟當前的最大挑戰,美國經濟復蘇要想可持續,就必須轉變這種增長模式。
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的經濟走勢和經濟政策的轉變無疑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
短期內:美國經濟將強勁增長
對于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3.5%,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杰勒德·萊昂斯在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表示,這一難得的強勁增長在意料之中。
“我認為這是一個好消息,這也符合我們渣打銀行此前的預期。”萊昂斯研判,隨著美國一系列刺激經濟舉措效果逐漸顯現以及當前的超低利率水平,“美國經濟將在未來6-9個月內保持非常強勁的增長”。
這一點,也得到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穆薩的認同。穆薩對本刊記者表示,美國經濟危機已經結束,并展開強勁復蘇之旅。
“考慮到失業率明年將會繼續上升,許多預言者認為經濟復蘇步伐將是溫和的,尤其是在美國和發達國家。”穆薩說,“但我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將下降2.4%,明年則可望增長4%。”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伯格斯滕也對本刊記者表示,他對美國經濟未來一年的走勢持樂觀態度,“美國經濟增長步伐將可能持續下去,至少在未來一年左右時間會是如此”。
相比于上述經濟學家的樂觀態度,美國亞太理事會主任馬克·博斯威克則要審慎許多。他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則認為,考慮到美國目前的高失業率,美國經濟短期內會保持強勁增長,但“不會是強勁快速增長”。
“在衡量經濟增長的各個指標中,消費開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他引述最新的數據說,美國9月份消費開支創下了9個月來的最大跌幅,這顯示經濟前景還不容樂觀。正是受這一信息影響,10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美國股市出現暴跌。
除了消費開支外,另一個相關的數據就是失業率。在對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表示高興的同時,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再三強調,他更關注就業市場的狀況。因為對失業者來說,找到工作總是第一位的。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赫爾韋恩就認為,第四季度美國消費開支增幅因此將可能只有微不足道的0.5%,這將會使經濟增長無法保持第三季度的水平。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幅將可能只有2%-3%。
最大挑戰:“政府驅動型”模式需改變
美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主要受益于政府的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就認為,在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中,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居功至偉,它給當季度美國經濟增幅貢獻了3-4個百分點。
但這種“政府驅動型”經濟,雖見效快,也隱藏著新的危機——因為政府不可能一直保持這種高投入,尤其是對已債臺高筑的美國政府來說,如果政府不能有效使經濟由“政府驅動型”向“自我修復型”轉變,那么經濟危機就不可能結束。
這一點,從美國車市和房市走勢中就可看出。受益于美國“舊車換現金”計劃,美國車市一度呈現火爆局面。按照商務部的統計,在第三季度,汽車銷售對美國GDP增幅貢獻了1.66個百分點。但當該計劃終止后,9月份的銷量比8月份大幅下滑了35%。
樓市狀況也類似。受益于美國政府推出的首次購房免稅8000美元的刺激,美國樓市一度呈現走穩跡象,但經濟學家們認為,隨著該計劃11月30日終止(現又推遲到明年4月底),情況不容樂觀。高盛集團的研究報告就認為,政府計劃將房價抬高了5%,計劃一旦終止,房價將會急劇下滑。
因此,經濟學家們也警告,美國經濟當前的最大挑戰,就是必須改變這種“政府驅動型”增長模式,因為這一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萊昂斯就對本刊記者表示,現在政府驅動依然是強有力的,但問題是隨著政府影響的結束,“私人消費能否發揮作用”。他頗為擔心的一點是:由于工資收入平穩甚至可能出現下降,另外失業擔憂持續上升,這將導致美國人不敢繼續消費。
他認為,以前歷次美國經濟復蘇,都由個人消費驅動,而不是由政府驅動,因此,當前的經濟復蘇是“非典型的‘美國式復蘇”。
“美國經濟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缺乏信心。”萊昂斯說,“因為這是政府經濟刺激計劃推動的復蘇,而我們需要看到的個人消費能夠發揮作用,這樣復蘇才能保持可持續性。”
但在博斯威克看來,不管是政府驅動,還是消費驅動,這都不是美國經濟復蘇的最佳模式,因為美國傳統上都是消費驅動型經濟,但這也導致美國消費過多、舉債過多,這成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之一。
“美國經濟復蘇要可持續,就必須采取不同于以往的增長模式。”博斯威克強調。“我認為,美國經濟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由轉變經濟增長高度依賴消費驅動的模式。經濟必須通過出口、通過制造業發展和投資來驅動。這才是可持續的。”
V型還是U型:尚未有定論
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3.5%的數據公布后,奧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薩默斯認為,這顯示美國經濟已經度過危機。而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的態勢日趨明了,美國經濟學界也普遍對前景變得更加樂觀。在許多經濟學家看來,美國經濟很可能實現V型復蘇。
伯格斯滕就是V型復蘇的堅定支持者。他表示,經濟快速下滑后,必然產生快速回升,這也是美國以前經濟衰退的一貫模式。
在不久前的一次經濟形勢研討會上,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穆薩更是特意戴了一條黑領帶。他對我們說,之所以選擇黑領帶,是因為這是他出席葬禮的特定裝束,而他現在則是在出席“全球經濟危機的喪禮”。全場自然是哄堂大笑!
但是對于V型走勢,其他經濟學家也有不同看法。
在博斯威克看來,美國經濟復蘇的進程將會是緩慢的,因此V型復蘇的可能性不大。他說:“我總是期望美國經濟會出現V型復蘇,但更可能會出現一個U型復蘇。”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穆迪經濟學家網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也對本刊記者表示,他傾向于認為美國經濟將會出現U型復蘇,衰退則會在今年結束。
“2010年美國經濟將會好轉,但鑒于住房市場、汽車市場疲軟,以及金融體系麻煩重重,限制了對家庭和商業的貸款,因此這種好轉不會是迅速的。”贊迪說。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卡內基·梅隆大學經濟學教授艾蘭·梅爾策則認為,美國當下過度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尤其是嚴重的赤字問題,累積了嚴重的金融風險,如果處理不慎,則又可能使美國陷入新的危機。換言之,美國經濟存在W型復蘇的可能。
美元貶值:短期內仍將持續
盡管美國經濟出現了轉機,但美元走勢卻似乎有點南轅北轍。在伯格斯滕看來,美元貶值是必然的現象,因為這不過是在抵消美元去年的升值結果。
在他看來,美元貶值有助于推動美國經濟出口,實現世界經濟的再平衡。
伯格斯滕的論點也得到萊昂斯的認同。后者認為,現在的情況,就是“美元在糟糕的時候升值,在復蘇的時候貶值”。而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風險意識正在改變,人們變得更愛冒風險,從而遠離美元造成美元貶值。
萊昂斯對本刊記者說,美元貶值的后果有好有壞,“美元緩慢貶值是好的,對美國經濟有好處,有助于全球經濟平衡;對一些國家沒有好處,但也加大了這些國家開拓內需市場的壓力”。
至于美元未來走勢,伯格斯滕認為,在隨后一段時間,美元還將處于貶值通道。“從任何角度看,美元并非疲軟,因為美國貿易赤字仍居高不下。相對于亞洲國家貨幣,美元可能確實需要有所貶值。”
美元貶值除了對中國帶來沖擊外,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同樣構成嚴峻的挑戰。在萊昂斯看來,最大的隱患,將可能在市場引發投機,導致石油、糧食等大宗貨物價格再次暴漲。
“比如在大宗貨物市場,如果這種投機意識繼續,由于人們押寶美元將會繼續貶值,一些資金將會流向大宗商品、石油以及糧食,這將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