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丁立
在筆者看來,不出幾年,美國在對朝鮮發展核武無計可施之后,在朝鮮恪守和平的情況下,必將糾正其
制裁朝鮮的政策。
朝鮮最近3年來接連進行核武器與導彈試驗,聯合國安理會則接連對其譴責并制裁,最新的制裁包括禁止朝鮮對外輸出武器,禁止對朝鮮核與導彈計劃提供合作,允許對進出朝鮮的被懷疑船只登臨檢查等。而朝鮮則變本加厲,揚言對任何進行這種行為的一方將實行先發制人打擊。
東北亞局勢是否十分緊張?答案為“是”和“不是”。所謂“是”,指只要有哪個國家敢于檢查受疑朝鮮船只,就確實存在武力沖突的可能,并且沖突有可能升級。正因朝鮮的威脅是現實的,不是虛張聲勢,所以答案“不是”,就是指沒有哪個國家敢于用武力強行檢查朝鮮船只。不是其他國家沒有實力,而是因此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并不符合各國利益,即便是朝鮮發展了核武器。
凡是存在的,總有其道理。對于朝鮮,它需要理解其他各國反對其進行核武試驗的理由,并因此調整自身行為。對于各國,也需要了解朝鮮為何繼續開展核試,深刻認識到為什么阻止并制裁朝鮮必將導致失敗。
我們看美國為什么擁有核武器,那是因為納粹德國開展核武器試驗,為使自己不被動,美國必須先于法西斯擁有核武器,美國因此而獲得核武器,是正當的。
我們也來看看中國為什么擁有核武器。美國取得核武器后,不珍惜自己擁核的正當性,開始將核武器用做侵略性外交政策的工具,在上世紀50年代多次對無核中國威脅使用核武器,因此給了中國發展核武器以自衛的正義性。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個道理,不會由于1968年美英蘇簽訂《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而發生變化。各國可以因為安全原因而加入這個條約,也可以因為安全原因而不加入這個條約。這個條約也規定,任何締約國可以因為國家安全的原因而退出條約,只要是提前180天通知所有其他締約方即可。
美蘇不顧朝鮮半島人民的愿望,將一個分裂的半島強加給全體朝鮮人身上,同時損害南北雙方的利益和安全。美國長期在半島南部駐軍,損害全體朝鮮人的尊嚴和安全。不久前美國還在咒罵朝鮮是“邪惡軸心”與“暴政據點”。美國侵略伊拉克,推翻當地民選政府,加害伊拉克領導人,并造成11萬伊拉克人民死亡。在21世紀的朗朗乾坤下,面對如此囂張的美國,各國能感到安全嗎?美國不顧13億中國人民的正當愿望,繼續對臺售武,不斷威脅以武力挺臺,難道中國會感到更加安全并放棄核武?
說實話,用核擴散和地區穩定論的觀點,無法同上述強大論斷對抗。核武器都一樣,難道掌握核武器的人或國家有負責與不負責之分?
不負責的,恰恰是美國。即使奧巴馬總統要將美軍從伊拉克撤走,他也不會向被美國侵略的伊拉克道歉,也不會向受害的伊拉克人民賠償,更不會將發動這場戰爭的美國領導人送上國際法庭。美國領導人下令逮捕并推動處決了他國領導卻自己不受審判。各國不譴責美國悍然入侵他國,卻只譴責朝鮮出于自衛而悍然發展核武,這些都很難讓朝鮮和其他各國信服其中的公正性。
我們反對核擴散,但確實看到中國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后,美國公開以核武力威脅我國的情形在減少。客觀上講,在朝鮮取得核武器之后,它一定更有安全自信,一定會迫使帝國主義更少冒犯,因此將促進地區穩定。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朝鮮發展核武器的初衷,與世界上所有有核武器國家發展核武的本意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自衛與威懾。
朝鮮發展了核武器,只要堅持走和平道路,日本和韓國就不會發展核武器,就如同中國發展了核武器,日韓并不發展核武器一樣。什么時候東京與首爾要發展核武,大概是其競爭者不再恪守和平并且美國已經不愿或無力保護它們的時候。從根本上說,當中國發展核武是為了保護和平,中國對其他旨在保護和平的他國核武器也沒有必要擔驚受怕。
在筆者看來,不出幾年,美國在對朝鮮發展核武無計可施之后,在朝鮮恪守和平的情況下,必將糾正其制裁朝鮮的政策。即使華盛頓不會接受朝鮮的核武器,它也將不再把朝核問題當作改善美朝關系的核心障礙。到了那個時候,各國又必將爭相改善與朝鮮的關系。研究戰略,必須看得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