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淼
曾幾何時,在世界經貿合作中,中國企業因“貼牌制造、世界工廠”這些詞語而倍感驕傲和自豪。時過境遷,經歷世界經濟危機的沖刷,中國企業逐漸醒悟:那些經過時間的考驗存活下來的產品,無一例外地擁有著自己的品牌。因此,打造自己的專屬品牌,才可以獲取更多盈利,長久生存!
2009年春末夏初,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由30多家英國知名廣告制片公司所組成的訪華代表團來到中國,推廣“創意英國”,為中國在品牌創建、廣告、出口市場營銷以及業務開拓等方面創造國際合作的平臺與機會。同時,通過與代表團的交流,中國品牌所有者也在努力找尋通過英國建立品牌全球框架、有機增長和盈利的新途徑。
對華興趣凸顯
《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獲悉,此次來到北京的英國代表團中包括M&C; Saatchi公司、Bartle Bogle Hegarty公司、Profero公司、23red公司以及JWT公司。這些公司在北京或上海都設有辦事處。他們早已對中國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不僅希望加強與其代理商的聯系,也希望加強與中國政府和中國品牌所有者的聯系。
“去年的北京之行,使我了解到中國廣告產業令人神往的發展近況。此次再度訪問北京,我希望與這個市場進行進一步的接觸,為Passion制作公司爭取到更多發展機會。Passion制作公司老板兼首席制片人Andrew Ruhemann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伴隨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英國創意產業與中國的聯系愈加緊密。據《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獲悉,此次訪華活動的主辦者之一英國廣告從業者協會(IPA)共有28家會員機構在中國設有兄弟公司。早在1979年,Ogilvy & Mather公司就已進駐中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DDB Needham全球公司、BBDO 全球公司和JWT公司等其他多家機構紛紛效仿。
訪華團成員BBH上海公司常務董事Christine Ng認為:“中國是一個擁有13多億人口的大國。對于像BBH這樣的國際廣告代理公司,以及我們為挑戰創意極限所能做的工作而言,中國市場的潛力是非凡的。中國龐大的消費群吸引了世界上最具雄心的公司。BBH的目標作為其中一員,當然不會錯過這次大好機遇。”
切入國際市場
不可否認,中國已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廣告市場,那么英國能否成為中國品牌向國際市場擴張的入口?
對此,IPA前任主席兼M&C; Saatchi公司全球首席執行官Moray MacLennan給了《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肯定的答案:“在英國,廣告業是其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創意產業的發展比總體經濟的發展快兩倍,占GDP的7.2%。這一比例大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的創意產業所占的比重。”
從數字中也可以看出,英國首都倫敦已成為全球品牌走向世界的入口——67%的國際廣告代理網絡已在倫敦設立其歐洲總部。更多的美國品牌也選擇英國作為其向世界其它地區發展的跳板,其80%的國際性活動是由英國為世界其他地區所創立和設計的。
英國創意產業由13個創意門類組成,具體包括:廣告;建筑;藝術和古玩;工藝;設計;時尚設計;電影和錄像;軟件;計算機和計算機游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電視和廣播。
通過與英國廣告代理商的合作,中國企業可以在客戶品牌成長、發展和創造品牌價值等方面得到較高的提升。“截至2012年,預計我們的會員將有50%的客戶來自英國以外的地區,包括中國。”Moray MacLennan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
他補充道:“我是來學習的,希望M&C; Saatchi公司以及我們公司的管理概念可以為中國的公司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東西。這對于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中國是決定我們未來十年公司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