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才
詩歌仿寫,是今年語言表達的新題型,現筆者結合高考題來講解一下其解題技巧。
(2009年高考語文山東卷)請仿照下面詩歌前兩節的格式,續寫第三、四節。
我是雪
我被太陽翻譯成水
我是水
我把種子翻譯成植物
【命題意圖】考查學生仿寫句式的能力。
【解題思路】要求仿照所給詩歌前兩節的格式續寫第三、第四節,學生不妨先看一看詩歌前兩節,這兩節有如下特點:1.每句都是以“我”開頭。2.每一節第一句是判斷句。3.每節第二句用被動句或把字句,且必須使用“翻譯”一詞。4.每一節涉及三樣事物,其中兩樣事物之間存在因果關系。5.后一節第一句中的賓語與前一節第二句的賓語相同。以此類推,我們自然能夠知道第三節第一句是“我是植物”,有了第一句,后面的只要按照我們分析得出的第一、二節的特點來寫就行了。
【參考答案】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譯成花朵
我是花朵/我被秋天翻譯成果實
做好仿寫題,需要看清要求。其中顯性要求很明確地寫在那里,學生容易把握。本道題目的顯性要求就有兩個,一個是仿照詩歌前兩節的格式,一個是續寫第三、四節。隱性要求,需要學生在分析的基礎上把握。本道題目的隱性要求隱藏在前兩節詩歌中,只要學生分析出了這兩節詩歌的特點,也就分析出了本題的隱性要求。如果學生對隱性要求不能夠進行全面分析,那么學生作答時,就會有欠缺。
做好仿寫題,需要善于聯想。有時需要同向聯想。所謂同向聯想,是指在同類事物之間進行聯想。有時需要反向聯想,所謂反向聯想,是指在相反的事物之間進行的聯想。有時需要因果聯想。如2009年高考語文山東卷仿寫題就需要因果聯想。雪因為有太陽的照射,而變成了水;種子因為水的緣故,而發芽變成了植物;植物呢?我們繼續展開因果聯想,仿寫的句子也就出來了。
■
1.仿照“詩人說”后面句子的行文格式,在“我說”后面的橫線上寫四句話,之后再寫一總括句。
詩人說:
花朵把春天的門推開了
綠蔭把夏天的門推開了
果實把秋天的門推開了
飛雪把冬天的門推開了
我說: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首《山鄉女歌手》的前兩小節,仿照其形式,續寫兩節,要求運用修辭方法。
不化妝
不作秀
口兒一張小河流
流滿坡
流滿溝
流進山民心里頭
3.閱讀詩歌《春天的秘密》前兩小節,仿照其形式,續寫兩節。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垂柳換上嫩綠的春裝,
在微風中輕輕地飄蕩,
小聲地說:“春天在這兒!
春天在這兒!”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燕子飛翔在蔚藍的天空,
唧唧喳喳地叫著,
小聲地說:“春天在這兒!
春天在這兒!”
4.仿照《致朋友》前兩節的形式,續寫一節,之后再寫一升華節。
農民朋友見面的時候
談論田地
也就是談論歡喜
工人朋友見面的時候
談論廠子
也就是談論歡喜
5.仿照《感謝》前兩節的形式,續寫兩節。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
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讓我怎樣感謝你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
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
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6.仿照《也許》第一節的形式,續寫一節。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絢爛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
成功如燈火般輝煌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許,我所能給予你的
只有一顆
飽經滄桑的心
和滿臉風霜
7.仿照《我愿》前兩節的形式,續寫一節。
我愿
我是一本
你沒有翻過的書
翻了
就不想放下
我愿
我是一片
你沒有見過的風景
見了
就不想離開
8.仿照《期望》第一的形式,進行續寫。
給我你的友誼
不是在風光旖旎的時候
給我你的愛情
不是在群芳爭艷的時候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給我你的真誠吧
在真誠被淹沒了的時候
9.仿照《別等》前兩節的形式,續寫一節。
別等
那一朵芬芳的花
向你飄來
飄來了
如果已失去了風采
別等
那一簇美麗的浪
向你涌來
涌來了
如果已沒有了澎湃
10.仿照《我在期望回報》橫線前面句子的形式,進行續寫。
給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報
如果付出
就是為了有一天索取
那么,我將變得多么渺小
如果,你是湖水
我樂意是堤岸環繞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