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國
建筑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大中型國有施工企業普遍經濟效益低下。推行項目法施工,在企業內部建立項目管理機制,把責、權、利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和利益主體上,是提高施工企業的活力和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一、項目管理機制的含義
項目法施工;即施工企業對工程項目實行項目管理,要求施工企業的生產要素能夠在各施工頃目閭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而這要求在企業內部建立起一種長期有效的管理調節機制,即項目管理機制。
施工企業項目、管理機制指施工企業內施工生產要素管理,即以施工項目為核心所形成的企業內部施工生產要素管理關系的總和,包括人才管理、勞動力管理、物資供應管理、設備租賃管理、資金管理等。
二、施工企業項目管理機制的建設及運行
每個具體的工程項目都是一次性的、暫時的,所以項目組織也是一次性的、臨時的,這是項—目組織區別于企業組織的一大特點。參與市場競爭,承接項目,要靠企業的整體力量;為了使企業領導層能夠對整個企業的人、財、物進行統籌安排;建議大型建筑施工企業采用矩陣組織形式。
矩陣組織結構富有彈性,有自我調節的功能,能更好地適合于動態管理和優化組合,適合于同時承擔許多項目的施工。
1.人才管理機制的建設及運行。我們所說的人才指的是企業內部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項目經理是完成項目施工任務的最高責任者、組織者、管理者,他對整個項目經理部以及整個項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項目經理關系到項目的成敗,企業應該十分注重工程項目經理的選擇、培養和任命,將它作為企業發展戰略之一。
項目經理實行聘用制。企業根據所承接的具體項目的特點,在合格的項目經理人員中擇優聘用。項目經理一經聘用,即成為企業法人代表在該工程項目上的全權委托代表人。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項目經理負責施工全過程的活動,直至竣工,辦完決算,寫出總結;項目經理部解散,項目經理也自動解聘。企業對此項目和項目經理進行評價并存檔。
項目經理部的其他人員,由項目經理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從各專業職能部門聘用,實行雙向選擇。聘到項目經理部工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其工資由項目經理部支付,獎金與項目的效益掛鉤,接受項目和所屬專業職能部門的雙重領導。人才管理應該是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
2.勞動力管理機制的建設及運行。企業勞動力管理就是將作業層人員統一劃歸企業的專業公司管理;專業公司內包括施工工長、技工和農民工,并且按照工種配備,形成建制的專業班組(作業隊)。
項目經理部根據項目的進度計劃,排出勞動力的使用計劃,交專業公司準備。項目經理部對專業公司提供的人員,有權進行挑選。專業作業人員也有權挑選項目經理部。專業公司輸出勞動力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分散地供應作業人員,根據人員的業務素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另一種是以承包的形式承攬施工項目的某部分工作。輸出勞動力的期限根據項目的需要;由項目經理部確定。輸出期限內各工種人員歸項目經理部管理使用,輸出期限屆滿,回專業公司待崗。
3.物資供應管理機制的建設及運行。由于工程項目生產過程的不均勻性,建筑材料的品種和使用量在施工過程中大幅度的起伏;材料費用占施工項,目費用的一半以上。因此,能否將需用的材料按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數量供應到正確的地點,并降低材料成本消耗(如采購費用、運輸費用、倉儲費用等)是影響項目施工進行的重要因素。
由于施工企業施工項目分布地域較廣,可以按區域工程分布情況成立若干物資供應公司,作為企業材料的管理部門,專門負責企業的所有施工項目的物資采購和供應,即在企業內部建立物資供應管理機制,實行物資采購一倉儲一現場供應一條龍服務。對外,物資公司專門從事物資采購,隨時隨地監視跟蹤本地區、全國及全球市場行情的最新變化,從各面獲得信息,建立廣泛的聯系。依托企業的整體優勢,實行批量采購,直接從生產廠家進貨,質量有保證,價格比較低。對內,物資公司以內部轉移價格將材料按項目經理部提出的材料需求計劃按時、按量、按品種規格運送到工地。這樣,避免了各個施工項目自己小規模采購材料的不經濟和分散精力,使項目經理得以專心致志地將精力放在項目的計劃、組織、控制等管理工作上。對若干項目的材料供應,采取統一的到現場的內部轉移價格,便于企業考核項目的經濟效益,考核項目經理的組織管理能力。
4.設備租賃管理機制的建設及運行。企業設立設備租賃公司,就是通過租賃公司對企業所有的機械設備、周轉材料進行統一管理,作為企業內設備租賃的供應方。企業的所有機械設備及周轉材料由租賃公司統一購買,建檔。對大中型機械設備,由租賃公司負責維修、保養,并配套提供專職操作人員。項目經理部作為設備租賃市場的承租方,根據項目施工的需要和進度安排,綜合各方面因素,向設備租賃公司租賃項目施工必需的機械設備和周轉材料,有償使用。因非正常使用而導致的設備損壞應賠償。
5.內部資金管理機制的建設及運行。建立企業內部資金管理機制就是要成立內部銀行,把銀行機制引入企業管理,加強企業的內部經濟核算。遵循“集中管理,按實結算,以收定支,有償調劑”的管理原則,發揮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合理撥付,靈活調度的功能。企業所屬各專業公司、各項目經理部均在內部銀行開立賬戶,實行存貸計息,統一使用內部支票結算。內部銀行的管理和實施由企業的財務部負責。內部銀行通過對資金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實行存貸計息,促使各內部經濟實體在管理上下工夫加強經濟核算,減少不恰當的資金的占用和耗費,活化各環節資金存量,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率。
三、深化改革是企業生存之路
筆者認為建立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機制,確立企業內不同利益主體的責、權、利關系,不斷完善內部管理的運行規則,使之符合經濟規律要求,是大型施工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保證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