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福
一、前言
籃球運動是學生十分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它不僅具有獨特的健身性、競技性和娛樂觀賞性等特征,還在于它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攻守對抗的集體運動項目,能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籃球課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較系統地學習和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的技戰術方法,使其不僅具備一定程度的組織能力,又能參加院系各級舉辦的多種形式的籃球競賽,從而推動學校籃球運動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為此,在具體的籃球課教學過程中,要依據體育教學理論和教學規律,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對象,在有限的教學時數內,運用最佳的教學方法,結合籃球運動的教學規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場地、器材設施和各種教學設備,運用簡潔而實效性的學習方法,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籃球技術的興趣。經過刻苦努力學習,掌握所學的籃球運動理論知識和技能,有效地提高籃球課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水平,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改善學生健康水平。
二、重視籃球課的教學質量的措施、手段與方法
1.運用系統化程序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和方案。在教學計劃中,要分清教學內容的層次、重點和難點。以籃球運動最主要的動作和最關鍵的技術為教學重點,形成一個教學中心,圍繞其開展教學,循序漸進。教學計劃以教學大綱為基礎,以單元計劃為實施步驟,扎實穩固,不趕進度,在課時教案中,要以單元計劃為基礎,在實施教學計劃過程中應突出計劃中必須完成的重點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重點教學內容的教學熟練掌握所學的技術。
2.充分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和機會,提高學生對學習籃球技術的興趣。利用籃球運動宜開展的特點,在課前讓學生提高溫習要學的教學內容與主要教學方法及具體練習形式。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的增加學生做練習的次數與時間,并掌握適宜的運動量和練習強度,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教學課中用最佳的精神狀態完成練習的量與強度。然后來刺激肌體對所學技術產生效果反映,使學生在練習中盡快地形成完善的技術輪廓,產生動力定型。同時課后給予學生一定量的作業,以鞏固和加強所學的技術,這樣才能有效地延伸和拓展教學的時限和場景,形成一個不斷環式教學結構,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3.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示范動作要規范,設計、使用的練習方法要簡明有實效,并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和器材,大量地采用分組練習法、循環練習法、興趣法來刺激練習量和強度。通過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和時間達到學習和最終掌握動作的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始終是主導作用,采用積極有效的巡回式輔導,用語言或手勢提高學生的練習準確度,并適時地采用集中、單組、單人進行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確保學生做練習的密度在80%,組織學生定期按時地觀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影像資料,變單純的語言講授為生動而有試聽效果的音像教學。
4.提高學生認識,確保籃球教學的順利進行。要不斷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目的和學風的教育,以自身的優良形象及過硬的專業技術感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氣氛和練習環境,使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逐漸學會和掌握規范的技術動作,戰術運用的方法及常規而簡潔有效的教學步驟和手段,為提高學生專項基礎,全面促進身體素質的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此外,還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比賽,檢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學的技戰術的效果,檢驗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也可以在比賽中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實際組織競賽的工作能力。
三、結論與建議
1.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教學環節最佳的方法和手段。考核標準的建立,應根據多年來學生學習和掌握教學計劃中的內容為基準,采用科學的方法來檢驗學生通過學習能否真正達到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學生潛在的技能和未來拓展的能力評價。
2.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根據本校操場、器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籃球運動的特點及其運動的規律,篩選可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用科學先進的教法措施,突出籃球課的教學重點,觸類旁通,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和教學設施,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優化教學環境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和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
總之,教師要有步驟有計劃地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嚴謹的教學態度,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拓學習的空間,增加學生在課中的練習時間,減少常規教學法中煩瑣、復雜的教學步驟和環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與糾正錯誤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完成籃球教學任務。□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