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俊
[摘 要]在倡導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今天,政府門戶網站作為電子政務實施的窗口,在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推動政務信息化建設,加快電子政務事業發展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電子政務;政府門戶網站
回顧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歷程,可以看到,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的電子政務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我國政府信息化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各類政府機構IT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當完備,網絡建設在“政府上網工程”的推動下已獲得了長足的進展,大部分政府職能部門如稅務、工商、海關、公安等部門都已建成了覆蓋全系統的專網。 70%以上的地市級在網上建立了辦事窗口,政府網站已經多達3 000多個。
電子政務是我國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技術在政府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大力發展電子政務,實現政府管理的電子化和網絡化,實現電子政府,促進政府部門的政務公開,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效率,是我國政府管理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電子政務的實施——以政府門戶網站為窗口,助力于電子政府建設
2009年1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承辦的“第七屆(2008)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分別是以信息公開指數、 在線辦公指數, 公眾參與指數這三個指數來進行評選的)。
1.部委級政府網站前15名:2008年部委網站綜合績效排名前15名依次為:商務部、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水利部、海關總署、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中國民用航空局。
在這三大功能上,商務部網站的公眾參與尤為突出,與其他部委都拉開了相當大的距離,不僅設有公眾留言、公眾信箱還有服務熱線,征求意見等。方便了大眾,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在商務部的網站上,公眾用戶只需要進入,就可以了解到辦理很多手續的信息,并設置了公眾留言版,每一個提問都會及時得到網站管理員的回復,非常方便。
2.省級網站前15名:省級網站前15名分別是: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海南省、陜西省、廣東省、安徽省、四川省、福建省、湖南省、天津市、江蘇省、黑龍江省、云南省、吉林省。
黑龍江省政府門戶網站《中國黑龍江》獲國家2008年省級政府網站績效排名第十三名。黑龍江省政府網站的最大特色表現在公眾參與類欄目的建設上,特別是“省長信箱”欄目,能夠公開一些信件的處理意見,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自2005年5月正式開通以來,“省長信箱”始終以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決難事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行政首長信箱便民、快捷、高效、務實和公開透明的特點,扎扎實實地為群眾解決大量的實際困難和熱點、難點問題,獲得了群眾的好評。各地市、各部門都高度重視省長電子信箱郵件的辦理工作,及時妥善地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目前政府門戶網站存在的值得高度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幾方面問題
盡管政府網站取得了不少的進步,但調查也顯示,用戶滿意度不盡如人意。從三大功能來說,公眾參與、政務信息公開、在線辦事滿意度依次遞減。跟公眾、用戶的期望值差距非常大。
1.圍繞政府網站的運營機制普遍不健全。目前在機構設置、經費支持、管理與激勵等方面不少地區還不到位。這也集中反映出政府在運用政府網站的觀念、思路、工作方式上還不適應。
2.整合遠遠不夠。政府網站的信息孤島現象還比較明顯,各個部門網站之間、部門網站與門戶網站之間存在大量相互封鎖的現象,彼此不能互聯互通,更不能實現互動,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穩步推進。
3.外部制約因素日益明顯。隨著電子政務的深入發展,制約因素也越來越突出,有些地方電子政務已經開始觸及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不能單靠技術和政府信息化建設機構就能推進了。這些制約因素有傳統體制的慣性、法律制度的缺失、部門協調的困難和信息環境的不良等,實際上是反映傳統管理和體制對政府網站的運營不適應,因為政府網站的發展必然要求信息資源的整合和業務機構的重組。
4. 形象網站:光注重外包裝,不重實效。政府門戶網站雖然不完全等同于電子政務,但確是最基本的政務工具,它可以直接反映公共服務型政府綜合水平。信息長時間不進行更新,注重表面,根本沒有真正服務于百姓。
三、解決途徑
1.加快建設政務內外網平臺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中國政府網的開通帶動了各地方各部門政府網站建設和網上公共服務的創新。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級政府網站參照中國政府網的模式相繼改版,山東、青海兩省按照中國政府網內容架構新建各自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外交部、國防科工委、鐵道部、交通部、商務部等部門和地方政府積極在欄目、服務方式等方面與中國政府網對接,為中國政府網的服務創新提供了內容保障。
完善的內容管理: 隨著政務公開和信息透明的要求,各級政府和部門也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公開自己的信息。政府網站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整合政府機關可以公開的信息及時發布出去,推進網上的政務公開,實現廣泛的信息共享。
2.整合服務資源,發揮政府門戶網站的龍頭作用。統一政府監管與服務平臺,整合所屬部門網站內容和辦事職能,形成以政府門戶網站為樞紐、政府部門網站為節點的樹型網站集群體系。比如新華社就為中國政府網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新聞資源。這就是非常典型的部門之間信息共享。
3.強化交流互動,發揮政府門戶網站的橋梁作用。要知道公眾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留言板,信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溝通交流方式。
總之,電子政務是轉變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一場革命,從我國電子政務工程啟動以來,已經經過十幾個年頭了,政府的網站建設也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架子有了,如果服務跟不上,就失去了電子政務的意義。要建立一個服務大眾的政府,因此加強功能服務是電子政務網站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個真正意義的電子政府。□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