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明
【摘 要】森林防火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需要,是加強生態建設,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的需要,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需要,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安定的需要,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森林防火 警鐘長鳴
一、基本情況
大埔縣屬于山區縣。全縣15個鎮(含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58個村委會,總人口527745人,其中農業人口416500人,占78.9%。全縣總面積244296.2公頃,其中林業用地193308.6公頃,占79.1%,森林覆蓋率為74.3%。
二、森林防火形勢嚴峻
去冬今春以來,我縣森林防火形勢嚴峻,防火任務重。縣委縣政府在大力發展林業的同時,非常重視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主要是落實領導責任制,做到獎罰分明;加強宣傳,不斷提高群眾防火意識;加強野外火源管理,消除山火隱患;培訓撲火隊伍,提高撲火隊員的撲火能力。經過全縣上下努力拼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火災發生,把森林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取得顯著成績。據統計,2008年冬至2009年春,全縣發生山火36宗,過火面積101公頃,其中受害森林面積50公頃。
據調查,我縣森林起火原因主要發生在光德、茶陽、百侯、大東等7個鎮,這7個鎮森林火災占全縣發生山火總數的69%。引發山火的原因,主要是農事活動、丟煙頭、掃墓用火、
小孩玩火,其中以燒田坎草引起的山火較多。
三、存在問題
1.林內可燃物增多
近年來,大埔縣認真開展“綠滿梅州”,積極創建生態縣的行動,一手抓造林一手抓封育。造林面積不斷增大,林下植被不斷增加,這些可燃物的積累,潛在的火險系數越來越大。一旦引發森林火災,火勢猛、燃速快,撲救難。
2.防火力量不足
當前,大部分地方僅靠當地林業站和防火部門的人員從事野外火源的控管工作,力量單薄,往往是查到東邊、火煙又冒在了西邊,防不勝防。同時,由于山林承包到戶后,山林所有者、經營者往往不是生態效益的直接受益者,護林積極性不高,對違章用火行為不制止,放任自流,再加之自身的森林火災防范意識不強,造成火源控管難度進一步加大。
3.山區人為活動頻繁
隨著旅游業發展步伐加快,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旅游度假人員明顯增多,加上城鎮返鄉祭祖和農村上墳祭祖等活動增多,使得野外火源越來越復雜,給森林防火帶來很大壓力。
4.對山火肇事者處理偏輕
山火破案率低,打擊力度不夠。正是由于對事故責任人打擊處理不力,缺乏有力的制約和教育手段,各鎮對森林防火工作在思想上就難以重視,措施就難以落實,就難以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四、防火措施
1.加強宣傳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面廣,社會性、群眾性、季節性很強。各鎮(場)要采取固定宣傳與流動宣傳相結合,重點宣傳與面上宣傳相結合,集中宣傳與日常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宣傳陣地、宣傳工具,大張旗鼓地宣傳森林防火法律法規,鄉規民約,好人好事。宣傳不但要到圩鎮,更要深入到偏僻的小山村。全方位多形式宣傳防火,擴大工作影響力,以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和強大的壓力,不斷提高全民防火意識和林區群眾的家園意識,激發愛林、護林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自覺履行森林防火職責,減少山火的發生。
2.營造混交林
從近幾年的森林火災分析,凡是針葉林,林種結構單一,植被為茅草,蕨類植物叢生的林分,自御能力極差,容易成災;竹林、經濟林、喬灌木混交的闊葉林林分,一旦發生火災,林火蔓延相對緩慢,給撲火工作留有一定的時間,即使有火也難成災,過火后木本植物死亡率不會超過30%,不需要更新造林,就能夠恢復林分生產。因此,在造林時要做到:①改造針葉林,大力營造闊葉林,以提高林分抗御山火的自救能力。②在針葉林中營造生物防火林帶,以在發生山火時起到隔火作用。③山腰、山腳,村莊旁大力推廣種植經濟林,以增加經濟收入又能減少林下易燃物。
3.建立消防隊伍
實踐證明,專業撲火隊伍是撲救森林火災的主力軍。結合林區實際,建立不同形式的撲火隊伍。縣成立50人的森林消防大隊,各鎮成立以民兵應急小分隊為主的(30人)森林消防中隊。森林消防隊在撲救山火時,承擔急難險重任務,沖鋒在前,充分發揮突擊隊和主力軍的作用。發生山火時,做到小火由各鎮森林消防中隊負責撲滅,大火由縣森林消防大隊和組織有關鎮負責撲滅。為提高撲火隊員的素質,首先要抓好撲火隊員一年二次的業務培訓,加強撲火安全教育,提高撲火技能。另外,要配齊備足撲火工具,并確保性能完好,以保證撲火救災的需要。再者,撲火隊員要嚴陣以待,充分做好撲火救災的一切準備工作,以便接到火情,迅速奔赴第一線,以達到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災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4.加強野外火源管理
森林山火一旦蔓延開來,難以有效控制。所以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狠抓野外火源的管理。為了嚴格控制野外火源,各鎮(場)要根據林種的分布,劃出重點防火區域,將鎮(場)干部固定到森林防火巡查區域,實行定人、定點、定責任,定獎罰。特別節假日,加強巡山護林,做到見煙就查,對違章用火者依法從嚴查處。只有這樣,森林防火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5.科學組織撲救
在林火撲救中,做到及時發現火情,快速報告,迅速調動人員,快速出擊,務求一次全勝,把火災消滅在初發階段。指揮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親臨火場第一線,實行科學指揮,努力提高撲火作戰的科學性、有效性、靈活性和安全性。在火災撲救中,首先發揮森林防火大隊的尖兵作用,作為第一時間、第一隊投入。其次利用森林消防中隊作為第二隊跟進鞏固并擴大戰果。然后,群眾基于森林消防隊的第三隊負責清理和看守火場。
6.切實做好值班工作
森林防火期內,縣防火辦及鄉鎮辦公室工作人員要盡責盡職,堅持24小時全天侯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通訊暢通,及時處理各種火情信息,做好上傳下達,調度指揮工作。要嚴格執行森林火災報告制度,對因報告不及時,貽誤撲火戰機,造成嚴重損失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7.嚴厲打擊山火肇事者
堅持依法治火,嚴厲打擊山火肇事者,是促進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手段。森林公安要把森林火災案件查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提高火災破案率,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對山火案件,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從嚴從快懲處山火肇事者。通過嚴厲打擊山火肇事者,起到教育群眾,震懾犯罪的作用。
林區,是廣大群眾世代生活的家園,森林火災是威脅林區群眾生產生活的最大災害。為此,我們要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火災的各項預防和撲救措施貫徹于全年的工作之中,警鐘長鳴,常年抓、常抓不懈,為廣大群眾安居樂業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作者單位:廣東省大埔縣西河鎮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