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來的孫女患上奇病
2005年1月20日下午,61歲的李勝居沿著河南民權縣城商貿大街一路撿拾廢品,當他走到十字路口時,一個碎花棉布做成的包裹映入他的眼簾,他趕緊走過去,赫然看到包裹里有個圓臉蛋的嬰兒,正撲閃著大眼睛打量他。李勝居想也沒想便把孩子抱回了家。
回到家里,家人給嬰兒洗澡換衣服,卻發現嬰兒的生殖器位置有一個血紅透明的肉疙瘩,還不斷地往外冒著血水,看上去觸目驚心。這下,李勝居家人的心都涼了:準是父母嫌棄這孩子殘疾才把她拋棄的,我們撿了也是個累贅,哪兒撿的還放哪兒去算了!可李勝居卻堅持收養了這個孩子,取名李愛華。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愛華的血疙瘩越長越大,而且一碰就流血不止,疼得小愛華整天哭鬧。很多醫院都無法弄清小愛華患的是什么病,直到2007年3月,小愛華才被鄭州一家醫院確診為女孩,患的是世間罕見的“完全膀胱外翻”,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現在小愛華的膀胱及生殖系統都嚴重畸形,手術起來特別復雜,風險也很大,國內尚沒有醫院能做這種手術,治療費用至少要上百萬之巨,李勝居只好把孫女帶回家。
2008年春節后的一天,李勝居接到一個讓他重新燃起希望的電話,民權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焦仁祿告訴他,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附屬醫院阿爾瑪哈姆教授將要到民權縣人民醫院義診,讓他趕緊帶孩子過來。
焦仁祿大夫曾經為小愛華看過病,由于縣醫院醫療條件有限,他讓李勝居帶著孫女到鄭州大學一附院找張雪培教授就診,張雪培覺得小愛華的病世間罕見,就告訴了鄭州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美國兒童泌尿外科權威專家哈姆先生。
63歲的哈姆教授熱心國際公益事業,經常來中國進行義診。他得知小愛華的病情和可憐身世后,很快坐飛機來到了鄭州,并輾轉來到了民權縣。
哈姆教授檢查完小愛華的病情后,眉頭蹙得緊緊的。他行醫幾十年,從未見到過像小愛華如此罕見的病情。這種病的手術只有到世界一流的兒童醫院,由多方面的權威專家協作完成,手術費用至少需要20萬美元。
得知需要這么多錢,李勝居很絕望,他牽著孩子的手就想往外走。
哈姆教授趕緊讓翻譯告訴李勝居,說他會幫助小愛華治病,回國后他就著手籌集費用。
大洋兩岸愛心接力
哈姆教授回到美國后,很快創立了“愛華基金會”,他在自己的個人網站貼上小愛華的照片,撰文介紹中國小姑娘愛華的可憐身世及罕見奇病。他拿出4000美元作為基金會的第一筆捐款,并尋求好心人的資助。
在哈姆教授的發動下,他身邊的朋友紛紛捐款響應。接著,哈姆教授又到自己工作的辛辛那提大學附屬醫院募捐。
由于美國受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嚴重,響應募捐的人并不多,哈姆教授很著急,他又向美籍華人積極宣傳他的“愛華基金會”,得到了熱情響應。不到兩個月時間,哈姆教授的“愛華基金會”募捐到5萬多美元,但離手術所需仍相差很遠。哈姆教授決定把自己的房子賣掉,可他委托了多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因為美國房地產市場極度頹敗,賣房廣告登了半個月,卻沒有買家來聯系。
哈姆教授又想到貸款這個方式,可他跑了多家銀行都碰了壁,因為此時美國各家銀行銀根緊縮,對放貸非常謹慎,哈姆教授貸款是為了幫助身患重病的中國女孩,銀行只能對他亮紅燈。
各種努力碰壁后,哈姆教授只能利用自己在醫學界的人脈資源,到各大兒童醫院積極游說,希望醫院能免除或減免小愛華的醫療費用。最終,辛辛那提兒童醫院被哈姆教授的博大愛心所感動,他們同意除了為小愛華進行免費手術外,并免費為她提供護理。至此,哈姆教授總算長舒了口氣。
2008年8月底,李勝居接到了哈姆教授的邀請函,對方提供他和小愛華及兒媳赴美的往返機票,讓他趕緊去辦理簽證和護照。
就這樣,連省城都很少去的李勝居,帶著兒媳、孫女坐上了從北京飛往大洋彼岸的國際航班。
重病幼女迎生機
按照術前要求,小愛華到辛辛那提醫院做了全面檢查。醫院聯合骨科、泌尿外科和婦科等多個方面的專家會診后,決定手術分三步進行:先把小愛華分離的恥骨合攏,以便其重新接納外露的膀胱;第二步,放置外露的膀胱;第三步,修復其畸形的泌尿生殖器官。
美國當地時間2009年2月3日上午7點45分,辛辛那提醫院的11名專家開始為小愛華做手術,手術室外,哈姆教授通過監控錄像掌握手術的進程。
就在小愛華手術過程中,手術室外卻發生了一樁意外的事情:小愛華的養母姜冬梅因精神高度緊張,突發心臟病而暈倒。醫生給她檢查后發現,姜冬梅患有異常棘手而兇險的法格氏回聯癥先天性心臟病!而在辛辛那提市卻沒有擅長此病的醫院,哈姆教授立即與中國駐美大使館聯系,大使館通過中國駐英大使館聯系到了英國圣馬克醫院。隨后,辛辛那提醫院派出10多名醫護人員陪同姜冬梅乘飛機前往英國治病。
2月3日晚7點45分,經過12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小愛華終于被推出了手術室,手術十分成功,李勝居激動得老淚縱橫,跑到醫護人員面前再三致謝。三天后,另一個消息傳來,姜冬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被送回辛辛那提醫院。短短幾天內,李勝居老人經歷悲喜兩重天,雖然身在異國,但處處遇到好人相助,讓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感激的心情。
手術結束后,小愛華需要在美國接受4個月左右的康復治療。哈姆教授把李勝居一家安置到醫院附近的“麥克唐納之家”(專門為貧困病人家屬提供住宿的慈善機構),此后,他經常來看望康復中的小愛華,小愛華只要見到哈姆教授,總會叫著“洋爺爺”撲到哈姆老人懷里,那種親昵之情讓人忘掉血緣、種族的差別,唯有一種大愛在胸中蕩漾。
小愛華術后恢復神速,比原定計劃提前兩個月回到了國內。
2009年4月20日,一直牽掛著小愛華的哈姆教授再次來到了中國。他在張雪培教授的陪同下,驅車200多公里,來到了河南民權縣褚廟鄉袁莊村小愛華的家。
當哈姆教授乘坐的汽車停在小愛華的家門口時,聞訊而來的鄉親們將車團團圍住,氣氛十分熱烈。
見到小愛華時,哈姆教授一把抱住了她,親切地與她握手、逗她開心,小愛華也不住地喊著“爺爺”。雖然語言不通,但彼此之間的默契與感應化作簡單的問候和親切的擁抱,喜極而泣的他們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而人們最多地還是把尊敬的目光投向了哈姆老人。
哈姆教授再次為小愛華檢查后,他欣慰地對李勝居說,小愛華術后恢復得很好,這孩子將來結婚、生育都不會有問題了。聽到哈姆教授的話,村民們自發地鼓起掌來,李勝居一家再次流出了感激的淚水。
帶著欣慰和喜悅,哈姆教授回到了美國。不過,他現在又多了一樁心事,就是回國后重新發動新一輪的募捐,幫助愛華的養母姜冬梅籌集做心臟移植的巨額費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方面也表示,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姜冬梅解決醫療費用。
關心小愛華及其家人的人們有理由相信,小愛華的媽媽姜冬梅將會在新一輪中美兩國間的愛心接力中獲得新生!讓我們贊美這超越血緣、地域、民族、貧富的人間大愛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