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梅蘭芳除了輝煌的京劇事業,也有不少有業余愛好,并且同樣投入、認真地對待,因而雖為“業余”也成就不凡。
養鴿子 練明眸
梅蘭芳幼年時眼睛微帶近視,眼皮下垂,有時迎風還要流淚,眼珠轉動也不靈活。演員的眼睛,在五官中占著極重要的地位。親戚朋友對梅蘭芳這雙眼睛非常顧慮,梅蘭芳自己也常發愁。想不到因為喜歡養鴿子,會把梅蘭芳眼睛的毛病治好了,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一件事。
梅蘭芳在17歲的時候,偶然養了幾對鴿子,后來興趣越來越濃,竟樂此不疲地成為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工作了。梅蘭芳從幾對鴿子養起,最多的時候,大約養到150對。內中有的是中國種,有的是外國種。那時候梅蘭芳還住在鞭子巷三條,是一所四合院。院子的兩邊,搭出兩個鴿子棚。里面用木板隔了許多間鴿子窩。伺候這群小飛禽可不大容易。天剛亮,梅蘭芳就起來打開鴿子房,把它們的小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喂食,喂水,都是照例的工作。
鴿子飛得高,人要用盡目力來辨別這鴿子是屬于自己的還是別家的,梅蘭芳天天這樣做,一對眼睛不知不覺地治過來了。此外,手上拿著很粗的竹竿來指揮鴿子,增強了臂力。梅蘭芳到晚年穿厚重的戲服演戲,仍然能輕松駕馭。
種牽牛花 出新品種
梅蘭芳養過各種花,最感興趣的要算牽牛花了。民國五年,梅蘭芳在蘆草園典了一所房子,比舊居是要寬敞得多了,也有條件種花了。那年初夏的一個清早,梅蘭芳去找齊如山先生商量一點事情,在他的院子里看見有幾種牽牛花的顏色非常別致。一種是赭石色,一種是灰鼠皮色,還有各種混合的顏色,滿院子里五光十色,看得梅蘭芳眼睛都花了。他一下子就聯想到在舞臺上頭上戴的翠花,身上穿的行頭,常要搭配顏色,大自然提供各種千變萬化的色彩搭配。梅蘭芳養牽牛花的初意,原是為了起早,有利于健康,想不到它對審美觀念也有好處。
梅蘭芳養過了兩年的牽牛花,對于播種、施肥、移植、修剪、串種這些門道漸漸熟練了。品種也一天天多起來,大約有三四十種。
學習繪畫 提升審美能力
1915年前后,梅蘭芳的朋友當中有幾位是對鑒賞、收藏古物有興趣的,梅蘭芳看到他們收藏的古今書畫、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從這些畫里,梅蘭芳感覺到色彩的調和,布局的完美,對于戲劇藝術有息息相通的地方,對繪畫越來越發生興趣了。空閑時候,梅蘭芳就把家里存著的一些畫稿、畫譜尋出來,不時地加以臨摹。
后來他向王夢白先生學習,又認識了許多名畫家,如陳師曾、金拱北、姚茫父、汪藹士、陳半丁、齊白石等。與畫家的交往,梅蘭芳增加了不少繪畫方面的知識,也提高了化裝術和服裝搭配的能力,甚至他的舞臺的亮相動作也多取材于名畫。
梅蘭芳繪畫的興趣越來越濃,興之所至,看見什么都想動筆。那時,梅蘭芳正養了許多鴿子,揀好的名種,梅蘭芳把它們都寫照下來。這時有一位老朋友對梅蘭芳提出警告說:“你學畫的目的,不過是想從繪畫里給演劇找些幫助,是你演劇事業之外的一種業余課程,應當有一個限度才對,像你這樣終日伏案調弄朱粉,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上面,是會影響你演戲的進步的。”梅蘭芳驚然有悟。從此,對于繪畫,只拿來作為研究戲劇上的一種幫助,或是調劑精神作為消遣,不像以前那樣著迷了。
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梅蘭芳蓄胡明志,倒曾經在上海以賣畫為生。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