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老人連續9年參加國慶大典
80歲的楊志新如今在河北石家莊居住,他曾經連續9年參加國慶大典,其中包括開國大典。1949年楊志新身為中央警備團的文化教員。10月1日,楊志新與其他20余位戰友作為觀禮代表參加開國大典。此后4年他又擔任國慶大典的專職保衛人員,負責觀禮臺上領導人的安全。從1954年開始,楊志新又以驗證軍官的身份連續參加了4年國慶大典。他檢驗過金日成、胡志明、米高揚等中外領導人的證件,還曾見過劉胡蘭的母親和卓婭的母親手挽著手,從他身邊經過。
(摘自《燕趙晚報》)
北京老游客引發海南“環保風波”
70歲的北京退休老人劉駿致信海南省省委書記,對海南環境的臟亂差提出批評。經過一段時間調研,海南省委將這封來信公開,因勢利導,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規模清掃整治行動,集中治理臟亂差,呵護綠色寶島。 (摘自《人民日報》)
上海五百老人挑戰染發世界紀錄
8月16日,上海市500位中老年人齊聚一堂,使用專用染發頭梳進行現場染發,500人順利完成染發,其中最快者用時1分鐘完成染發過程,最慢者用時9分01秒。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代表以及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代表核實,現場500人完成染發,創下世界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人數最多染發吉尼斯紀錄。
(摘自《新民晚報》)
各地老人各顯神通迎國慶
大連55歲的孫士奇制作完成了長約5米、高2.2米的特大型軟翅類風箏,以迎接新中國60周年大慶。今年83歲的赤峰老人楊文金親手制作了一個微型的天安門城樓,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長沙的七旬藝術家涂世訓創作《開國大典》剪紙長卷獻禮國慶。這幅作品是根據油畫家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進行臨摹創作的,他為此花費了60多個日日夜夜。在四川省巴東縣,土家族老人呂啟文在竹席上將毛澤東詩詞編織成冊,捐獻給博物館,為新中國60周年大慶獻禮。 (本刊綜合)
湖北八旬獨臂翁獲稱“最牛農民”
近日來,湖北省大冶市81歲的郭邦春老人被網民稱為“最牛的農民”。他僅存一只手臂,卻能操持五六畝莊稼地,一輛自行車,既沒有剎車也沒有踏板,他卻能把車騎得穩穩當當,在僅30厘米寬的河堤上來去自如,在大冶市舉辦的老年人自行車賽上屢屢獲獎。有時他要到街上去買點東西,路過一條小河沒有橋,只有一根長約60米,直徑約40厘米的鋼管。老人常常肩扛自行車或農產品,走鋼管過河。30多年下來,老人走鋼管已是如履平地。老人幾個子女條件都不錯,都想接老人去享福,可老人說啥也不愿閑著。
(摘自《楚天都市報》)
音樂家谷建芬74歲寫博客
音樂家谷建芬最近開通了自己的網上日志,博客的名字叫《新學堂歌》。2004年秋的一天,谷建芬碰到吳儀同志,她說:“中央剛開過會,關于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有時間就多給孩子們寫些歌吧!”谷建芬想,曲子創作出來,孩子喜歡嗎,能經受時光的考驗嗎?于是她在網上開通博客,征求網民的建議和意見。谷建芬坦言,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有雷同處,也絕不重復別人唱過的歌,為此晚年的谷建芬“寫得瘋狂,忘乎所以,讓家人害怕”。
(摘自《廣州日報》)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