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這種事情發生在身邊,我絕不會相信一對花甲夫婦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而縱容兩個女兒“傍款”吃“青春飯”!
五叔、五嬸是我的遠房親戚,均已年過花甲,膝下有三個女兒:大女兒遠嫁海南;二女兒和三女兒在城里夜總會打工。土里刨食的五叔五嬸是典型的莊戶人,一輩子省吃儉用。但進入晚年后,二老突然“抖”了起來:房子罩上了瓷磚,院中砌起了高大的圍墻,家里更是三天煎魚、五天燉雞,新衣服一件接一件。不過,鄉親們都知道,五叔、五嬸之所以能夠老來“風光”,是借了城里打工的兩個女兒的“光兒”,她們源源不斷地給父母送來驚喜。
漸漸地,人們從各種渠道獲悉:五叔的兩個女兒在城里一家夜總會當“服務員”。再老實巴交的農民也明白夜總會“服務員”的含義。于是,風言風語便在村中傳開了。傳言飄進五叔、五嬸的耳朵,二老非但不生氣,反而逢人便辯解:傍大款有什么不好?那也是一種能力!再說了,女孩家不趁著年輕時多賺點錢,七老八十了去哪掙錢?只要孩子過得舒服如意,孝敬父母,就行唄!
今年春,五叔的二女兒居然領著一位“款爺”來到鄉下“認門”。這位“準女婿”不但給五叔家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還買了臺新彩電,樂得二老合不攏嘴,連夸“準女婿”孝順!——五叔的二女兒33歲,“準女婿”已年過五旬,與五叔僅差6歲。看著這對“忘年戀人”,鄉親們背后都指指戳戳,恥笑五嬸的女兒敗壞門風。二老則很不以為然,認為鄉親們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純粹的嫉妒心理。
可惜,五叔臉上的笑容綻放沒多久便收斂了——二女兒因涉嫌色相詐騙而被警方“請”了進去,單留下三女兒依然在夜總會“行走”。對于寂靜的鄉村來說,這類消息絕對是“爆炸性新聞”。鄉親們都認為五叔及其女兒是咎由自取。
西方有兩句諺語:“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一時的虛榮能毀掉一生的功名”。作為年長者,不可不慎思,不可不慎行啊!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