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敬
我國現有的保肝降酶藥物難以數計,主要含有五味子丙素、水飛薊素、甘草酸等化學成分。這些藥物可以使血液中超標的轉氨酶迅速降低,獲得肝功檢查一個重要項目的復常。但是對于乙肝患者來說,單純的轉氨酶復常只是解決了表面問題,對于疾病的實質沒有幫助;大量使用“降酶藥物”有可能掩蓋病情,貽誤抗病毒治療時機。乙肝治療的核心問題是抗病毒,只有乙肝病毒被消滅或抑制,病情才能獲得根本性好轉。遺憾的是不少乙肝患者把有限的錢財用在“降酶藥物”之上,滿足于暫時性的轉氨酶正常,導致生命和財物的雙重浪費。
國內外不少學者認為,保肝降酶藥物的療效未經證實,有的還可能有促纖維化作用。多數藥物都要經肝臟分解、轉化、解毒,過多使用保肝藥無疑會增加肝臟負擔,有時甚至誘發藥物型肝炎。治療乙肝應以抗病毒藥為主,這是控制病情的關鍵;保肝藥只能作為輔助措施。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合用保肝藥。肝臟病用藥是有嚴格臨床指征的,適合別人的藥不一定適合你,任何不遵醫囑的用藥都是極其危險的。即使病情允許應用保肝藥,種類也不宜多。常用的保肝藥有維生素類、促進肝臟解毒、促進能量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脂肪肝及抗纖維化的藥物等。應選擇那些針對發病機制發揮作用,而且臨床證明確有效果的藥物。切不可迷信保肝藥廣告中列舉的功效,不加節制地使用。對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保肝藥沒有治療效果,不必應用。脂肪肝患者也應慎用保肝藥。
轉氨酶是細胞中的一種催化劑,肝細胞中含量高,血液中含量低,肝臟受損時釋放入血。在肝功能各項指標中,轉氨酶能夠靈敏地反映肝細胞損傷及損傷程度,但不能反映造成傷害的具體原因。在沒有查清原因的情況下,單純使用降酶藥物有可能掩蓋疾病的真相。即使已經確診為病毒性肝炎,單純降酶而不是抗病毒,也只會造成轉氨酶正常的假象,以至延誤治療。如聯苯雙酯是應用非常廣泛的降酶藥,目前對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損傷引起的丙谷轉氨酶升高作用顯著。然而隨著臨床應用病例的增多,觀察到它對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的作用有明顯差異,并不斷有聯苯雙酯導致肝損傷加重的報道。進一步觀察證實,聯苯雙酯僅對降低谷丙轉氨酶有效,而對谷草轉氨酶的作用不明顯,甚至使其有所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聯苯雙酯對重度慢性肝炎降低丙谷轉氨酶的作用也較差,對肝硬化患者的丙谷轉氨酶升高無效,谷草轉氨酶的平均值卻比治療前明顯惡化。
既然降酶藥物有如此多的弊端,為什么各種降酶藥物還會大行其道,種類越來越多呢?
一是臨床需要迅速地將轉氨酶降下來,盡快獲得臨床治愈。長期以來,我國治療各種類型的肝炎,觀察的最主要指標就是轉氨酶的下降程度;只要轉氨酶降到正常,就可以劃歸臨床治愈。醫院和醫生自然要使用降酶藥物,以求得較高的臨床治愈率。
二是各種體檢要求轉氨酶必須正常。我國各種體檢,包括考公務員、上學、招工、入伍等,首先要求轉氨酶正常;如果轉氨酶檢查異常,一票否決。因此,轉氨酶升高者,盡快降低轉氨酶水平是第一要務。
三是眾多藥廠以生產“降酶藥物”為生,如果大量減少降酶藥物的使用,有可能導致藥廠關閉。這是我國特有的現象,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
四是乙肝治療長期形成的陋習一時半會難以改變。迄今為止,國家的乙肝治療權威指南并沒有對于保肝降酶藥物提出明確使用方法和限制,臨床醫生只要見到轉氨酶升高,100%都會加用一些降酶藥物,以求盡快見效。但是國際權威乙肝治療指南并無保肝降酶藥物之說,也就是根本不認可所謂的保肝降酶藥物。
廣大乙肝患者必須清楚地認識治療乙肝的根本舉措是抗病毒,不要將有限的資金浪費到所謂的保肝降酶之中。不消滅病毒,一味保肝,肝臟最終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