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田
回文聯,又稱“倒順聯”、“卷簾對”,即上下聯皆可倒讀成文的對聯,所謂“聯成可倒讀,倒讀可成聯”。它是我國對聯修辭中的一朵奇葩。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
回文聯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下聯順讀倒讀同為一聯。如“我愛鄰居鄰愛我,魚傍水活水傍魚。”順讀倒讀意思一樣。河南境內有一座山名叫雞公山,山中有兩處景觀:“斗雞山”和“龍隱巖”。有人就此作了一副回文聯:斗雞山上山雞斗,龍隱巖中巖隱龍。順讀倒讀意思一樣。另一種是上下聯倒讀后便組成新的一副對聯。如“風送花香紅滿地,雨滋春樹碧連天?!蓖ㄟ^倒讀便成“天連碧樹春滋雨,地滿紅香花送風”,這意思就和原聯意思不大一樣了。再如“橋對寺門松徑小,巷當泉眼石波清?!蓖ㄟ^倒讀后則成:“清波石眼泉當巷,小徑松門寺對橋?!弊置骐m沒有變化,但內容卻翻新了。
回文聯所對甚難,故在聯苑中占據格局較小,一些廣為流傳的回文佳聯,可謂字字珠璣,是聯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廈門鼓浪嶼魚腹浦,地處海中,島上山巒疊峰,煙霧繚繞,海淼淼水茫茫,遠接云天。于是,一副饒有趣味的回文聯便應運而生:“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贝隧樧x倒讀同為一聯,巧借回文,繪聲繪色地寫出了此處的山光水色,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從字面上看,上聯以“頭”為中,下聯以“尾”為中,兩邊的漢字相互對稱,形成結構之美,頗富情趣。云南通??h有一座秀山,又名“青山”。有人也曾借此處風物題寫過一則膾炙人口的回文聯:“秀山青雨青山秀,香柏古風古柏香?!贝寺撆c魚腹浦回文聯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上聯中“青”又可作“輕”解,下聯中“古”又可當“鼓”解。仔細吟味,自會覺得此處山明水秀,活色生香,不免心向往之。這種回文聯,其上下聯都只有一句,以句子正中的一個字為對稱軸,凡對稱位置的字均相同,顛來倒去起著強調作用,韻味十足,使人身臨其境,深刻感受到山清水秀的美景,古柏香風的雅趣。
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飯館叫“天然居”,乾隆皇帝曾就此作過一副有名的回文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此聯逐字倒讀,引人入勝,頗有情趣。上聯是說,客人上“天然居”飯館去吃飯;下聯是上聯倒著念,意思是沒想到居然像是天上的客人。它產生了這樣一種奇妙意境:客人來到“天然居”用餐,儼然成了天上客,豈不令人叫絕!乾隆皇帝想出這副回文聯后,心里挺得意。即把它當成一個上聯,向大臣們征對下聯,大臣們面面相覷,無人言聲。只有大學士紀曉嵐即席就北京城東的一座有名的大廟——大佛寺,想出了一副回文聯: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上聯是說,人們路過大佛寺這座廟。下聯是說,廟里的佛像大極了,大得超過了人。紀學士的下聯,想得挺不錯,和乾隆皇帝的聯,組成一副如出一口的新回文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這副回環相扣、平中見奇的回文聯,富有語言美和情趣美,一直被人們傳誦。
回文聯中有幾副頗為難得的人名回文聯,也極為有趣。明末江南名妓柳如是,能詩善畫,曾以自己的名字撰一回文上聯,與人續對:“柳如是如柳?!甭撜Z一出,不知難到了多少江南才子,一時竟成絕對。說來有趣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副總統華來士來我國訪問,此公姓名引起一家報紙的興趣,遂登出上聯“華來士來華”公開征答。這自然而然使人們想起了柳如是的絕對,兩者合在一起,柳與華,一女一男,一中一外,一古一今,剛好合成一副佳聯妙對,被傳為一時佳話。以后又有人以“馬歇爾歇馬”對“華來士來華”,也堪稱妙絕。馬歇爾是美國國務卿,抗戰勝利后也曾代表美國政府來中國插手中國事務。另外,還有人對以“霍去病去霍”,也可見幾分巧思。解放前有人作過一聯:“張學良學張,劉師亮師劉。”著名抗日將領張學良,字漢卿,少年時非常敬慕漢初開國功臣張良(張學良的名字包含的意思就是“漢卿學張良”之意);而抗戰時期四川名人、諷刺大師劉師亮,年少時曾在家鄉內江拜一姓劉的老塾師求學。此聯取材巧妙,渾然天成。
(編輯思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