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的意義
美國《時代》(6月1日)

白宮不僅是奧巴馬的舞臺,它同樣也是第一夫人米歇爾的舞臺。米歇爾被視為新的美國偶像。仿佛隨著她的到來,全球范圍內8年來的反美情緒將煙消云散,黑人中產階層的地位將得以提升,家庭價值觀將得以強調。現在的問題就是米歇爾會計劃怎么做,來回應外界對她的期待。
關于伊朗的一切都是錯的
美國《新聞周刊》(6月1日)

在奧巴馬向伊朗民眾發表波斯新年祝詞講話,重申將無條件與伊朗對話的承諾之后,很多西方評論家都沒有注意到,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在他的長篇回應講話中提出了“如果你們改變,我們的舉動也將改變”的說法。這也是哈梅內伊在美伊關系上首次使用“改變”這一字眼。
印度來的好消息
英國《經濟學人》(5月23日)

在剛剛結束的印度大選中,國大黨贏得了國會545席中的206席,以此契機主導政黨聯盟,穩定占據國會多數席位優勢,實在輕而易舉。這一局面能讓國大黨不必像過去五年中那樣,在安撫盟友中耗費太多的精力。不過,國大黨還沒到慶祝的時候,辛格總理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和國大黨領袖索菲亞·甘地一直強調,要讓各階層都能享受到印度經濟發展的成果。但問題在于,印度政府的預算赤字已經很高,如果經濟復蘇,政府大量借貸將給利率形成巨大壓力,而削減基礎設施建設開支的做法則無異于是自絕于各地選民。其實更好的辦法仍然存在,比如說削減只讓富人和地主受益的浪費嚴重的燃料和化肥政府津貼,或是修改印度滯后的勞工法,就看國大黨有沒有勇氣來處理這些棘手問題。不管怎樣,國大黨應該明白,他們需要作出實際行動。
日產汽車的致命傷
日本《要素》月刊(2009年6月)

現在在日本能夠賣得出去的車,只有混合動力車一款。豐田有“普銳斯”、本田有“茵賽德”,價格都在14萬人民幣左右,賣得火爆。但日產則沒有這種車。目前日產正在開發的車輛,售價都在30萬人民幣以上。如今日產在經營上出現了2337億日元赤字,想要開發混合動力車,為時已晚。
左派與國安局
德國《明鏡》周刊(5月25日)

1967年夏,柏林自由大學學生上街示威,反對伊朗國王到訪柏林。當時警察與學生發生沖突,一名叫庫拉的警察開槍致一學生斃命。警察槍殺學生事件導致西德左派學生運動走向極端和激進,從而也影響了西德政治。42年后,通過檔案調查發現,庫拉是東德統一黨成員并服務于國家安全局。
掌權者的網絡
法國《新觀察家》(5月21日)

法國“22俱樂部”,它的解散喚起了人們對它存在的注意。這個組織成立50年來每個月聚會一次,它的成員是國家元首、總理、議員以及其他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去年年底,這個組織自動解散了。這個成立于1958年的組織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網絡,圍繞著一個利益共同體的封閉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