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智
[摘 要]本文針對拳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存在的問題,從拳擊運動員的心理調適、專項技術訓練和體能訓練等方面,分析了多樣性與個性化訓練的技術要領,提出科學訓練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拳擊運動員;心理調節;專項技術;體能訓練
我國拳擊運動自1986年重新恢復以來,拳擊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拳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筆者作為一名專業隊教練員,多次參加了全運會及全國拳擊錦標賽和冠軍賽,始終關注著中國拳擊運動的發展。目前,我國拳擊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心理壓力大,心理狀態不穩定,關鍵場次表現失常;拳擊專項技術不鞏固,在比賽中經常被裁判員判罰;體能儲備不充分,關鍵回合頂不住,反被對手擊點超出。本文就拳擊運動員的心理調適及專項技術和體能訓練問題進行了探討,以便為拳擊運動員科學訓練提供參考依據。
一、拳擊運動員的心理調適
在現代競技體育運動中,隨著重大比賽的日益臨近,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和身體機能狀態都會逐漸趨于穩定,到大賽前一般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此階段運動員心理的變化卻可能會導致競技狀態的大起大落,直接影響比賽結果。實踐證明,競技水平越高,競爭越激烈,運動員的心理壓力相對就會越大,所以,現代競技體育越來越重視參賽運動員心理壓力的系統調節和積極應對工作。
1.拳擊運動員心理壓力的表現特征。心理壓力是一種動態情境,是個體面對已經發生的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時,感知和體驗到的一種情緒反應。心理壓力過大可導致人體交感神經系統整體被激活,使肌體處于緊張和警覺狀態,肌體釋放的能量被抑制并積聚在體內,內臟器官也會出現過度反應。拳擊運動員屬于社會高應激人群,心理壓力過大會導致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賽,在比賽中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情緒不穩、記憶力減弱、注意力不集中、身體敏感不適、害怕失敗等表現特征。
拳擊運動員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過高的社會期望、過于強化的金牌指標、新聞媒體的過分關注等,都會使運動員承受一定的心理負擔,甚至一些有實力的運動員在比賽中也會出現患得患失,不能果斷應對,進而影響正常發揮的情況。另外,運動員相互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自身對比賽結果的期望程度也常常會給運動員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
2.拳擊運動員心理壓力的調節。(1)積極應對逆境,培養良好的心理彈性。渴望比賽成功是每個拳擊運動員的夢想,然而要實現這種成功并非易事。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對自己不利的情況,如對手強壯、打法兇悍,連續比賽疲勞、受傷病困擾,比賽過程中出現超過預期想象的情況等。運動員要清楚地認識到,在比賽中遭遇逆境是正常的,順利才是例外。在此認識基礎上,積極掌握和運用一些心理調節技能和方法,如喚醒水平調節、注意力集中、表象演練、自我暗示、自我談話、參賽行為程序和對策庫應對等方法,就能做到在各種逆境情境下游刃有余地應對。另外,在面對逆境時不應采取回避問題的解決策略,要直接面對問題,及時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或尋求教練和心理專家的幫助。這些方法都有助于及時調節心理壓力,獲得最佳比賽心理狀態。(2)開發音樂功能,享受音樂心理調節。現代神經心理學研究證明,音樂對神經系統,特別是對大腦皮層狀態有直接影響。不同功能性的音樂會對心率、血壓、皮膚電位、肌肉電位、內分泌和體內生化物質以及腦電波等產生不同的影響,音樂的節奏還可以明顯地改變呼吸速度、心率等,從心理學來看,音樂能表達情感,并通過心理作用影響運動員的情緒狀態,從而達到緩解和消除心理壓力的目的。因此,運動員可以根據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的功能性音樂,在享受音樂中實現對心理壓力的積極性調節。(3)借助先進儀器設備,積極開發心理壓力的調控潛能。由于人都有在一定條件下對自身肌體感覺的生理閾線,所以運動員有時對自己內在心理壓力和緊張水平的變化可能難以覺察和控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已經可以借助先進儀器設備突破日常生理閾線的限制進行自我監測和調控,從而積極地開發自己對心理壓力調控的潛能。目前國內外運動員應用較多的是生物反饋調節方法。
生物反饋調解方法是利用現代心理生理科學儀器,通過將人體不易覺察到的內在生理信息信號放大,實現可視和可控性心理調節訓練,使運動員經過訓練后,能夠有意識地用“意念”調控自我心理。生物反饋調節可以捕捉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的興奮點和最佳表現能力,以及比賽應激反應等能力,矯正運動員的不良行為習慣和賽前焦慮等,起到緩解心理壓力和疲勞,塑造運動員的良好情緒狀態和行為模式的作用。目前,適合運動員使用的生物反饋儀器有運動員自我操作的皮電、心率變異等簡易型生物反饋儀器,也有由專業心理人員操作的更全面、精確的進行生物反饋心理調節訓練的設備。
二、拳擊運動員的專項技術訓練
“專項技術”在競技體育運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運動訓練學專家給出的定義是“能充分發揮運動員肌體能力的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也就是說能夠幫助運動員完成這個項目并達到高水平成績的特定動作。良好的“專項技術”是有效發揮運動員身體能力,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的重要保證,是運動員在大賽中穩定發揮水平的前提條件和保持高水平運動壽命的必備因素。
1.正確認識拳擊項目的特點,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拳擊運動員在學習和訓練每一個技術動作之前,首先要了解拳擊的技術概念和動作結構,建立正確的形象思維。每一項技術動作的形成和掌握都是在人的意識支配下由運動器官來實現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技術概念,就會形成不正確的技術動作,特別是形成不正確的技術定型后,糾正起來相當困難。
2.抓好基本技術,沖擊高新技術。拳擊技術的學習與提高是無止境的,但所有新技術的學習與掌握都是建立在基本技術之上的。良好、扎實的基本技術是拳擊運動員達到高水平并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因此在專項技術訓練中,首先應長期、系統、堅持不懈地抓好基本技術訓練,在此基礎上再去學習、發展高新技術,即使是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也不例外,因為二者是緊密結合、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
3.專項技術訓練要與實戰緊密結合。拳擊技術的專項技術訓練一定要切合實際,內容要樸實、簡練,要講求實效、經濟和明確的目的性,特別要注重與實戰緊密結合。任何訓練效果最終都要通過比賽來體現,所有訓練內容最終都是為在比賽中創造好的成績而服務,否則就失去了訓練的意義,所以要把專項技術訓練與比賽的需求結合起來,并幫助拳擊運動員掌握臨場運用的能力。
4.因人而異,建立符合個人特點的技術風格。拳擊技術有其統一規范的動作要求,這些標準都是在多年的運動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是專項技術訓練中應該遵循的,或者說是理想化的動作模式。由于運動訓練過程是一個非平衡的發展過程,每個運動員在身體條件、素質、形態、機能、心智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與能力,因此除了要遵循一般的訓練規律外,還要注意個人特點,把規范化技術與獨特的甚至是超常的競技能力相融合,才能實現挖掘運動員最大運動潛能的目的,發揮他們最大的運動才能。
5.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不斷提高專項技術訓練的時效性。在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的今天,運動訓練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專項技術訓練要充分運用各種科技手段,不斷提高訓練的科學化、現代化水平,增強訓練的時效性。例如,許多先進的圖像軟件具有反饋快速、及時的特點,非常符合現代化運動訓練的節奏與需求,可以有效地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技術狀況。
三、拳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
1.拳擊運動員要正確認識速度性訓練。在變幻莫測的拳擊比賽中,反應敏捷、應變及時是拳擊運動員發揮速度的先決條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拳擊運動員取勝的重要手段。良好的速度是在比賽中取得時間和空間優勢的重要因素,最能體現個人進攻的威脅性、防守的可靠性和防守反擊的及時性,所以速度已日漸成為攻守戰術能否奏效的決定性因素。
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訓練應盡可能模擬比賽實況,在滿足比賽需要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和動作速度。發展位移速度或動作速度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用最大強度重復完成練習,既要提高位移速度和動作速度,又要專門提高反應速度。
2.拳擊運動員速度訓練與力量訓練的結合。國外拳擊運動員的力量訓練重點強調速度和力量,尤其是在力量訓練中要突出“快速”的特點。力量訓練中要特別注意神經系統和肌肉的協調性問題,處理好力量和動作速度的關系。肌肉的力量和速度對于運動有重要的影響,拳擊運動中的組合拳動作都是在高速中完成的,肌肉收縮速度快時,不但可以快速完成動作,而且可以產生更大的力量,這與肌肉絕對力量的大小沒有必然的聯系。
在拳擊運動員肌肉力量訓練中,負荷的安排比較難掌握,尤其是在專項力量訓練中,負荷量和強度的搭配以及重復次數和組數,在發展某一種力量訓練時都有所不同。在力量訓練開始階段肌肉增長主要是神經中樞的調節,所產生的神經肌肉作用能更好地增強爆發力。運動負荷和動作速度變化大的力量訓練對肌肉力量和爆發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益處,但需要進行較好的身體監測。
3.拳擊技戰術與體能的新概念。拳擊比賽的專項特征對拳擊運動員的體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沒有體能保障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就無從談起。技戰術水平相近的兩名運動員,體能水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比賽結果。拳擊運動的體能訓練必須與技戰術水平同步,只有在技戰術達到一定水平時,運動員體能水平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僅僅堅持超負荷的體能訓練,而忽視體能訓練與技戰術的結合是不會達到理想效果的。
拳擊技戰術與體能是緊密結合、相互聯系的統一體,現代拳擊體能訓練的發展方向就在于發展“拳擊比賽的體能”。拳擊運動的特點決定了技術、戰術、心理、體能等方面訓練的不可分割性,要在提高技戰術訓練質量的同時發展體能訓練。另外,在強調體能訓練的同時應盡可能多地融進技術,把技戰術訓練放在高強度、高速度的實戰對抗中,使拳擊技術更具活力和實戰性。
4.拳擊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必須創新。近幾年,通過各種比賽和交流學習,我國拳擊教練員體能訓練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能夠及時了解世界拳擊強國體能訓練的新技術和新思想,并將先進的體能訓練技術逐步運用到拳擊實踐中。然而,學習先進體能訓練的理論和方法不能一味地效仿,要結合我國拳擊運動員的特點進行體能訓練手段和方法的創新,教練員和科研人員應協調配合,根據拳擊運動員的不同特點、不同打法制定不同的體能訓練方法,調整好運動員的體能狀態,為運動員取得好成績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運動訓練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水平運動員培養良好的競技狀態所需要的時間明顯縮短,從高強度的訓練和競賽負荷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疲勞中恢復過來所需要的時間也明顯縮短。因此,優秀運動員越來越多地采用多周期的年度訓練安排模式。拳擊項目特點的不同、比賽系列安排的不同、運動員現實狀態的不同、教練員執教風格的不同都對運動訓練的安排有重要的影響,尊重運動訓練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專項競技和運動員個體的不同特點,設計并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將為我國的拳擊運動員在重大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張力為,毛志雄.運動心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佟立生.現代拳擊教程[M].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