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近年來,電視新聞制作和傳播技術的迅速發展,這對節目制作方式和節目質量的影響越來越大。由于節目人員與技術人員自身發展的步伐、節目的創造性發揮技能與現代化的傳播技術嚴重脫節。有業界人士認為,這種脫節的狀況已成為制約電視未來發展的最大障礙。培養全方位、高質量人才已成為電視傳媒的當務之急。急需培養一批既要精通新聞專業知識,又能掌握采、攝、編、播的基本技能和各項新技術,以及熟練運用電腦和網絡的技巧的電視人才。不但如此,電視要發展還需要這樣的人才。
首先,具有開拓能力的策劃型人才。策劃是電視新聞發展的根基,中國電視事業自身發展需要策劃。我國的電視事業起步比較晚,在計劃年代它走過了一段“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根本沒有自己的東西。隨著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步伐的加快,使得中國的電視事業開始認真地為自身的發展進行策劃。中國的電視事業在為自己的發展策劃著一個最優路線和方向。在媒體間激烈的競爭中,“尚屬年輕的中國電視”更需要策劃:一方面,中國電視面對強大的境外競爭對手和迅速發展的網絡以及其他媒體間的強烈競爭,想在競爭中取勝它迫切需要知識和理性的指導,迫切地需要實力發展策劃和競爭策略策劃;另一方面,我們的電視領域已從國內拓展到了國際,要樹立國際超級電視媒體形象,迎接新世紀更加嚴峻挑戰的時候,更需要智能力量,從而力爭能夠“運籌帷幄、知己知彼、決勝于外”。
其次,具有創新精神的操作型人才。電視是實踐性很強的一個行業,對有創新精神的操作型人才有著特殊的需求。研究表明,人的才能可以分成再現型、發現型、創造型這樣三種類型。而這三種才能在電視實踐中卻是不可或缺的,擁有再現型才能的電視人,無論在哪個崗位,都會盡職盡責,都能勤勤懇懇地完成自己所承擔的工作和各項任務;擁有發現型才能的電視人,善于在前人經驗和業績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并使自己的事業有所突破。而具有這兩種才能的記者、主持、編導、編輯,哪怕是做燈光、音響、化妝、道具的,他們都是電視人中的佼佼者,因為他們是電視事業發展進步的基石,任何一家電視媒體都不能忽視他們的存在和生產力,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但相比之下,當前我們電視業更需要的,是擁有創造型才能的電視人。創造型人才最大特點,就是在工作中不斷地創新、突破、勇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只有擁有這樣一批高素質專業群體,電視傳媒才會立于不敗之地。
那么,當今的電視媒體怎樣才能擁有這樣的最佳的“團隊”呢?
1.最佳的人力團隊。組成一個部門(團體)的人員集體中,在年齡上一般總是有老、中、青三個階段的人員組成,這是歷史發展必然,也是事業發展所需要的,是繼往開來,承上啟下,保證事業連續發展所必須的。不同年齡的人,有著不同的智慧和能力。有的工作要由老同志來做,有的則需要中、青年專業人員來完成。合理的人力團隊,應由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及年富力強的中年人和具有創造精神的青年人組成,構成一個具有合理比例的團體,并不斷平衡其發展的動態。
2.合理的知識團隊。知識團隊,是指知識水平高低層次的配合。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受眾的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等也隨之發生了變化,這就對電視傳媒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個部門(團體),專業人員的知識總是不完全相同,他們的知識有多有少,有高有低,有深有淺。因此一個部門(團體)應該由各類高、中、初級專業人員,中專以上學歷,甚至高中學歷的人員,按一定的比例組成一個完整的團隊,并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事業建設不斷發展的需要,予以調整。
3.健全的專業團隊。對于電視人才來說,他應該是“雜家”,也就是要有廣泛的知識面,而且還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可以通過他的各種知識的相互啟發、借鑒,融會貫通而產生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一個部門(團體)同樣如此,根據部門的工作對象和工作性質以及工作崗位,需求的各類專業人員是多種多樣的,只有不同專業人員構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體,那么這個專業性強大、配置合理的團隊,才能更好地擔當起部門的工作,完成好任務。
4.互相配合的能力團隊。工作能力是個人事業發展的基礎,是一個團隊總體素質的基石。人的能力表現是多方面的,如學習能力、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觀察能力、記憶能力、組織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等,每個人的各種能力的發展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懸殊。能力的高低與提高工作和管理的效率是相互密切聯系的。
從上述四點來看,不是年齡越年輕、知識水平越高、專業能力越強等“單一”的人才就是一個最佳的團隊體。從人才互補的原則看,各要素互相間的協調、互補構成的團體,才是最佳的團體。
總之,今天的電視事業發展急需真正的人才。無論哪家電視傳媒,若想持續發展,并在今后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就必須制定出科學的實際的人才戰略,真正做到識才、辨才、知才、養才、用才,真正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樣,才會讓電視人才發揮出最大的創造力,從而推動電視傳媒不斷向前發展。□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