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高 山 本報特約記者 羅山愛
中國民企騰中重工收購美國通用汽車旗下的悍馬品牌八字還沒一撇,美國政客就急匆匆將該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擔心收購案會影響美安全,并高調澄清,美國不會把軍用悍馬技術轉讓給中國。但分析人士認為,軍用悍馬與民用悍馬區別很大,所謂“中國收購威脅美國安全”純屬杞人憂天。而且,軍用悍馬已不再代表軍車頂端技術,在美國也正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即使美國主動出售軍用悍馬,中國也未必接受。
被臺軍長期閑置
騰中重工要收購悍馬消息傳出后,美國陸軍發言人隨即在陸軍網站上發表了聲明,稱不會向中國出售軍用悍馬。美國陸軍發言人馬丁·唐尼表示:“我們要對士兵和公眾澄清發生的一切,我們清楚民用悍馬車和軍用悍馬車的區別?!蹦敲矗裼煤否R與軍用悍馬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寧博(化名)是一位曾在臺軍服役的臺灣軍事專家。6月8日,寧博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臺灣陸軍早在1987年就引進了第一代悍馬軍車,他曾親自駕駛悍馬參加過兩次漢光實兵演習,除了被軍用悍馬“無路不走”的性能深深震撼外,更是被其“油老虎”和“機件提款機”的特性所嚇倒。兩次漢光實兵演習中,寧博都大發感慨“用不起”:1加侖的油跑不了二十幾公里,機油、火花塞、電池三濾、正時皮帶等耗材都得用AMG提供的軍標品,“當官的實在沒辦法,只好讓越戰時代的M151吉普車頂替悍馬,悍馬倒成了軍營里的‘大養馬?!?/p>
由于悍馬過于昂貴,多數采購悍馬的國家和地區都或多或少地降低技術門檻,甚至干脆要求AMG使用民用零部件,這成為后來AMG主動開發悍馬民用版的重要原因。1999年轉手通用后,民用悍馬更是向舒適、奢華方向發展。
在寧博先生看來,軍用悍馬與民用悍馬的最大區別是軍用悍馬不計成本地強調可靠與耐用,并應用了防彈玻璃和裝甲技術,而民用悍馬主要增設了空調、音響等豪華設備,內涵“更加溫和”。 針對“中國收購悍馬威脅美國安全”一說,寧博認為,如果中國在獲得民用版悍馬技術情況下“硬要做軍用化改造”,基本也沒太大困難,但問題是成本高得離譜。況且中國企業欲收購的是民用悍馬的品牌和組裝生產線,廣大零件生產廠應不在收購之列,悍馬“民轉軍”不現實。
經常遭地雷“修理”
讓軍用悍馬一鳴驚人是美國入侵巴拿馬之戰。1989年,美軍第82空降師用架設在悍馬車上的導彈擊毀巴軍主力“2000營”的裝甲車,徹底摧毀了巴拿馬抵抗意志。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近萬輛悍馬車承擔多國部隊的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一度得到高度評價。
2001年,拉姆斯菲爾德就任美國防部長后,他的“輕型部隊理論”使悍馬車大行其道,許多原本使用M1A2主戰坦克和M2布雷德利步戰車的重裝師被改成以悍馬、斯特賴克系列輪式車為主的輕裝快反旅。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許多美國部隊為實踐拉氏“輕裝部隊更適宜作戰”的軍事學說,把重型裝甲車輛丟在本土,在伊拉克前線駕駛悍馬橫沖直撞,42天直搗巴格達。
但隨著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進入持久戰、游擊戰狀態,美軍從“日行千里、直搗敵巢”的野戰奇兵變成被敵對勢力包圍的占領軍,只有簡易裝甲的悍馬車就顯得弱不禁風了。悍馬車經常被路邊炸彈或地雷“修理”,據美國國防部統計,至少20%在伊拉克喪生的美國軍人是被炸死在保護力不夠的悍馬車內。
美軍準備“換馬”
可怕的油耗和零部件消耗,弱不禁風的裝甲,導致悍馬正面臨著被美軍淘汰的命運。美國《軍事時報》5月18日報道稱,美國軍方正在加緊研發新一代的“聯合輕型戰術車輛”(JLTVs),并且至少生產10萬輛,以全面取代悍馬。
根據美國軍方的規劃,JLTV車族將根據載重量以及任務類型分為三大類變型車:戰場感知型、力量運用型和聚焦式后勤型。針對悍馬車裝甲防護力較弱的問題,JLTV將根據危險級別搭配不同的裝甲設置,分為A級和強化后的B級。B級裝甲可以抵御地雷、炮彈破片和RPG火箭攻擊。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和研發團隊宣布參與競標JLTV項目。通用動力公司正向美國海軍陸戰隊推薦一種編號為RST-V的輕型車輛,每個車輪都配有一個電動發動機,這意味著即使一個車輪被毀,車輛仍能行進。英國BAe系統公司和洛·馬公司也參與了競標。
據《軍事時報》報道,目前美軍方和軍火商就未來新型戰車的重量產生了分歧。軍方擔心車輛太重而不能被CH-47、CH-53和C-130戰術運輸機運載。但是不管怎樣,悍馬的淘汰已是必然。這些軍火商都清楚,誰能拿下美軍的“換馬”大單,誰就是未來數十年美軍地面武器采購的“龍頭老大”?!?/p>
環球時報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