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亮
過去幾年,雀巢中國的業績都在飛速增長,因為經營需要,雀巢中國近幾年平均每年都會凈增加1000名左右的員工。截止今年5月,雀巢中國的總人數達到了13000人。此次雀巢中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并不大,在人力資源方面承受的壓力也相對較小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及培訓總監陳云雀建議】

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企業可以先考慮采取鼓勵員工休假或降薪等措施,以節約成本,這樣不會馬上造成員工失業,帶來相應的社會問題。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大規模裁員,需要有一個整體的策略,這時候不能光考慮裁員的問題,還要考慮企業整體的社會形象問題,考慮如何和員工溝通,如何與客戶及消費者溝通,重點是如何與被裁的員工溝通。
企業應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并控制員工增加的速度。對于不得不裁員的企業,企業應積極幫助被裁員者找新的工作。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及培訓總監陳云雀近期參加了多個論壇,在這些研討企業人力資源策略的論壇上,如何應對當前的經濟危機,企業應該采取怎樣的人力資源策略,應該如何裁員,始終都是熱門話題。陳云雀一邊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其他企業出主意、想辦法;一邊暗自慶幸,此次雀巢中國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并不大,在人力資源方面承受的壓力也相對較小。
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與飲料企業,盡管經濟低迷,但今年一季度雀巢在全球仍然取得了3.8%的有機增長率。陳云雀解釋,相對于IT等行業企業,食品企業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較小,因為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消費者可以暫時不購買電腦,但食品是生活必需品,消費者不可能放棄購買并消費食品。
當然,雀巢也不可能將經濟危機完全阻擋在門外。這個時候,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會發生變化,比如原來打算購買高端產品,現在受收入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改為購買相對便宜的產品。“這就要求雀巢在營銷策略方面做一些調整。在這種環境下,企業要更小心地去經營自己的品牌和市場,注意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陳云雀告訴《中國新時代》記者。
相比發達國家常見的大包裝袋或大包裝罐的產品,多年以來,雀巢一直在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小容量、小包裝的產品,這有助于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購買雀巢的產品。雀巢中國的銷售人員發現,在經濟不景氣時期,這同樣有助于提高雀巢產品的銷量,雀巢繼續堅持了這一營銷策略。與此同時,雀巢還積極研發新產品,以便讓中國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些中國消費者對于在本地生產的部分食品信心有所下降,轉而去購買進口產品。雀巢中國通過積極努力,很快重獲消費者的青睞,市場銷售得以恢復。
中國經濟受危機的影響相對較小,再加上政府出臺了4萬億投資的經濟刺激計劃,已經出現了復蘇的跡象。雀巢中國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面向中國本土的消費者,雀巢對于今年在中國市場進一步提高銷量信心十足。
不能一味增加員工
雀巢已有142年的歷史,作為一個“百年老店”,雀巢更關注長遠利益,而非短期利益,因此其制定的經營策略也都是長期的。“雀巢在人力資源方面也傾向于制定長期策略,不會隨意改變,這樣才能對社會、對員工負責,不會因金融危機出現大規模裁員的情況。”陳云雀說。
事實上,過去幾年,雀巢中國的業績都在飛速增長,因為經營需要,雀巢中國近幾年每年都會平均凈增加1000名左右的員工。截止今年5月,雀巢中國的總人數達到了13000人。近幾年,雀巢中國增加的人員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是由于市場擴大,雀巢中國需要更多的人去從事銷售和客戶服務工作;二是為了生產更高品質的產品,雀巢更加強調品質管理,購買了更多的質量檢測設備,這些設備需要人來操作,因此增加了負責品質管理的人員。
陳云雀介紹,雀巢近兩年一直在考慮將人員增加的速度降下來,這并非是受經濟危機的影響,而是希望能夠優化組織架構,讓組織結構更趨合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一味地增加人,意味著一旦市場形勢出現變化,就必須裁員,這對企業和對員工而言都是不負責任的。
雀巢中國采取的措施包括檢視工作流程,投入自動生產設備,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與此同時,雀巢中國還將生產的非核心部分,如產品的包裝工作、工廠的餐廳后勤服務等,進行外包,交給專業的外包公司去做。
雀巢中國通過這些措施,把生產的核心部分留在了公司內部,這樣核心員工的工作就能得到保障,而且也有利于增加現有員工的技能。技能增加了,薪資也會有所提高,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繼續做好人才儲備
雖然不希望員工增加過快,正在控制員工增加的速度,但雀巢中國還是會根據公司的長遠發展,做好必要的人才儲備工作。陳云雀介紹,雀巢中國今年仍然會招聘必要的工作人員,但新增加員工人數會少于往年。
去年9月,當時經濟危機已經席卷全球,雀巢中國卻仍然堅持進行校園招聘。去年校園招聘的大學生,今年已畢業入職。雀巢中國將為這些人安排為期兩年的培訓。
兩年中這些儲備人才將會去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工作。例如,銷售人員需要去不同的銷售渠道和不同的銷售環節實習,學習如何做產品陳列,如何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等。兩年的培訓,將讓他們具備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并且知道市場前端的工作流程及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對于從社會招募的有工作經驗的員工,雀巢中國給他們提供的培訓期要短一些。按照雀巢中國的文件《工作在雀巢》中的規定,對這些員工的培訓,第一是要讓他們熟悉雀巢的業務流程;第二是要告訴他們雀巢強調團隊的重要性,以及在雀巢中國的溝通方式;第三,身為雀巢人必須具備相關的營養學知識。
雀巢中國新招聘員工的薪酬是否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陳云雀表示,新招聘員工的薪酬沒有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今年雀巢中國校園招募的儲備人才起薪與去年相比,甚至還有少量增加。與同行業企業相比,雀巢中國新招聘員工的工資也是具有競爭力的。
不強調用最高薪留才
據了解,雀巢中國員工的工資未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雀巢中國每年1月1日統一調薪,今年員工平均工資增加了7%,當然,雀巢中國會根據績效考核來決定每位員工增加工資的比例。
陳云雀介紹,雀巢中國決定每年是否增加工資,以及增加工資的比例是多少,有三個參考因素,第一是雀巢長期的市場表現和當年的市場表現如何;第二,別的快速消費品行業企業薪酬調整的情況;第三,物價上漲的情況。雀巢中國每年10月會將增加薪酬的計劃上報總部。去年全球遭遇經濟危機,但雀巢總部還是批準了雀巢中國的增加薪酬計劃。
“我們不會像一些IT行業,企業今年效益好的話,一年就增加兩位數的工資比例。我們會做行業的薪酬調查,以保證員工工資的增長具有競爭力。”陳云雀說。
雀巢中國去年的員工離職率是13%,工廠員工相對穩定,離職率不超過5%。業務團隊離職率比較高,最高達17%左右。陳云雀表示,雀巢中國并不擔心員工合理的流動,而是看重雀巢中國想要留下來的人才是否留下來了。
陳云雀稱,雀巢不強調用最高薪去留住人才,雀巢的優勢在于企業美譽度高,有很好的品牌,并且對自己的品牌有信心。雀巢強調員工的價值觀要和企業的價值觀相吻合,并且給員工提供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與企業共同成長。而且雀巢能寬容犯錯誤的員工,對于犯錯誤的員工,只要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仍然可以通過長期績效表現,獲得升職的機會。
面對經濟危機,雀巢中國并沒有降低培訓成本,目的在于讓員工持續地擁有成長的機會。雀巢還積極幫助員工制定職業規劃,更多地參與公司事務,以便將合適的人才留在公司,讓他們在恰當的時候承擔更多的職責。
裁員要承擔社會責任
陳云雀有20多年的從業經歷,在以前的工作中她曾多次遇到過企業大規模裁員的情況。
她強調,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企業可以先考慮采取鼓勵員工休假或降薪等措施,以節約成本,這樣不會馬上造成員工失業,帶來相應的社會問題。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企業必須大規模裁員,需要有一個整體的策略,這時候不能光考慮裁員的問題,還要考慮企業整體的社會形象問題,考慮如何和員工溝通,如何與客戶及消費者溝通,重點是如何與被裁的員工溝通。
陳云雀曾經在臺灣地區的一家美資企業工作,這是一家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廠,效益不佳,面臨關閉工廠并裁員的局面。由于提前和員工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員工都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知道企業不賺錢,所以關閉工廠的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當然,陳云雀也承認,能平穩解決裁員問題的機會并不多,特別是在經濟危機時期。陳云雀建議,這個時候公司應該根據整體策略,召開集體說明會,宣布裁員決定和公司的整體政策,然后安排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人員與被裁的員工溝通交流,最好是一對一的交流,對于員工提出的問題,最好能提前準備好統一的答復方案。
陳云雀說,員工這時會提一些很細節的問題,如失業后各類保險的延續性,公司應積極予以答復,對于無法當時解答的問題,可給他們提供一個電話,一旦遇到問題可打電話咨詢。
公司還可考慮給員工“謀職假”,臺灣地區有謀職假,一旦某位員工得到通知,將被裁員,在離職之前,他每星期可以獲得兩天謀職假,去填寫簡歷,發履歷表,參加面試等。
陳云雀建議,企業在這時,應積極幫助被裁的員工找新的工作。企業可以和周邊的公司聯系,看是否能給這些員工提供新的工作崗位,如果實在不行,也可以去找中介公司,向中介公司推薦一些員工,請中介公司為這些員工找工作。
在這方面做得好的企業,甚至會為被裁員工提供第三方心理咨詢,幫助被裁員工度過心理危機。心理咨詢經常也可以起到企業和員工溝通的橋梁作用。
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定,企業一次裁員超過20人,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就必須向政府備案。有工會的企業,裁員時還應與工會溝通。陳云雀強調,企業應重視培訓工作,教給員工更多的技能,增加員工的市場競爭力。員工的技能越多,找到新的工作也就越容易,這樣被裁的員工才能后顧無憂地離開,開始新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