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勝
[摘要]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觀雖然是在《共產黨宣言》中系統闡述的,但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表述。他立足于主體,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產主義”;提出一切勞動產品應該歸勞動者自己所有并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提出批判;提出無產階級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力量并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的重要目標等。當然,其中所闡述的共產主義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
[關鍵詞]共產主義;異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中圖分類號]A1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2-0019-02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第一次初步闡述了共產主義思想。這些共產主義觀念與他的異化勞動理論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異化勞動理論在這里成為了馬克思共產主義觀的出發點)。雖然這一時期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還未完全成熟,對理想中的、現實中的與政治的共產主義還沒有明確的區分。明顯帶有過渡性和不成熟性,但在這一時期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已經包括了許多科學的邏輯思維。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集中論述“共產主義”思想主要是在筆記本Ⅲ當中。從已有的手稿可以看出,這一部分是對筆記本Ⅱ的補充。對其有關“共產主義”理論的基本內容簡評如下:
一、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產主義”
“粗陋的共產主義”是赫斯提出的,是指巴貝夫式的共產主義。粗陋共產主義的基本觀點是否定私有財產,沒有從主體看私有財產的本質,雖然要求否定私有財產,實際上不過是要求私有財產關系的普遍化,把公有制只看成物質財富在一切社會成員中的平均分配;平均化欲望嚴重,自己得不到的就不讓別人得到,寧可大家都受窮,都過最低限度的生活;主張共產共妻,用公妻制來反對婚姻。
粗陋的共產主義在馬克思看來就是一種對物質化的“私有財產”觀念的普遍性的認同。這種“共產主義”主張共同體對物質的占有關系,而否定了人的個性、才能的存在。最終淪為動物式的無思想的庸俗共產主義。而強調每個人的無差別的占有,實質上是空想的平均主義,是非自然的簡單狀態的倒退。馬克思批判這種共產主義者“不僅沒有超越私有財產的水平,甚至從來沒有達到私有財產的水平”。對“粗陋共產主義”的批判考察,馬克思在《手稿》中沒有具體指明這種共產主義的表現。后來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禁欲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是這種學說的第一個表現形式。”恩格斯提到的,包括有農民戰爭時期的閔采爾派、英國革命時期的平等派、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巴貝夫等。馬克思的結論是:粗陋的共產主義根本沒有理解私有財產的本質,它對私有財產的最初的揚棄“不過是想把自己設定為積極的共同體的私有財產的卑鄙性的一種表現形式”。馬克思對粗陋的共產主義學說的批判考察,為自己從主體上考察共產主義奠定了基礎,超越了同時代人的各種共產主義思潮。
二、提出一切勞動產品應歸勞動者自己所有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提出批判
馬克思認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由此,馬克思把自由自覺的活動——勞動——規定為人的本質。這是在哲學層面、人的主體性角度確立克服異化揚棄私有財產實現共產主義的核心內容。但是,以往的共產主義理論則從社會客體討論共產主義,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
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一個基本事實,即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其自己就變成越廉價的商品)。這不符合人的本質的要求。作為產品的創造者,產品不屬于其創造者工人支配而且工人反過來還要受制于產品,那么,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事實上就處于異化的狀態。對此馬克思指出:“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本來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活動。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活本身卻僅僅成為生活的手段。“異化勞動把這種關系顛倒過來,以至人正因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本質變成僅僅是維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馬克思指出,盡管“資本主義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生產資料卻被私人占有,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者不是從事生產的勞動者而是占有工人勞動和勞動產品而獲得剩余價值的資本家。這樣。生產的社會化的客觀要求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和沖突,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性和無限擴張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導致社會生產力受到破壞,企業倒閉,工人失業。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的集中表現。這樣以來“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容納不了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而作為消除異化勞動的共產主義當然把對私有制的揚棄作為其核心內容。
在馬克思看來,私有財產的本質在于異化勞動或人的本質異化,這種共產主義把對私有財產的占有當做目標,并沒有解決人的本質異化,人還沒有達到對自己本質的占有,歸根結底還是受私有制的統治和支配。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決不是倒退到私有財產不發達之前的狀態。共產主義從根本上說,是人本身的解放,人的主體本質、主體活動的解放而不是單純追求對物的占有。只有人和人的自身活動的解放才會有人對于對象世界的真正占有,即占有關系的解放。
三、提出無產階級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力量并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的重要目標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還初步提出了無產階級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力量。馬克思認為勞動不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勞動者肯定自己、獲得幸福、自由地發揮自己體力和智力的手段。勞動者在勞動中和在勞動外一樣都應該是感到自在而幸福的。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活動變得和動物的活動沒有什么差別了,人成了一種失去了自主性的會說話的機器。馬克思說:“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工人生產出一個跟勞動格格不入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同這個勞動的關系。工人同勞動的關系,生產出資本家(或者不管人們給雇主起個別的什么名字)同這個勞動的關系。從而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關系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后果。”“社會從私有財產等等的解放,從奴役制的解放,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表現出來的,而且這里不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為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類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整個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產的關系中,而一切奴役關系只不過是這種關系的變形和后果罷了。”在這里馬克
思看到了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和勞動關系之間的對抗性質。并認為工人解放是克服這種對抗的必然途徑:“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賴以生產和占有產品的基礎本身也就從它的腳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產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經濟事實的分析,進一步闡述共產主義發生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說:“不難看到,整個革命運動必然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即在經濟中為自己既找到經驗的基礎,也找到理論的基礎。”這就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找到了一個支撐點,扭轉了用人的本質來論證共產主義。
另外,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也強調了人的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馬克思認識到,在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的支配下,人不僅失去了外部世界,而且失去了他自身,失去了自由與自己的本質。只有結束異化勞動,人才能不受異化勞動的局限和束縛,人的本質才能得以重建,人才是一個完整的全面占有自己豐富的本質規定的人。而人的全面發展還意味著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人與自然的高度統一。因為在資本主義世界,自然界是人與人之間相異化的媒介,人的異化正是在對自然界的爭奪中表現出來的。另一方面,由于人們無節制地掠奪自然界,使自然界無法促進人的本質的實現,人就成了自然界處于異化狀態的根源。但在共產主義時代里,人與自然將按照“共產主義人道主義”規律存在并發展著,人與自然的矛盾將得以真正解決。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最后還強調了共產主義社會將是由自由全面發展的個人組成,而社會的全面發展將建立在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個人與社會將達到高度的統一。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同時使用了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概念。一般情況下這兩個概念是可以互代的,意思沒有原則的區別。只是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才提出劃分兩個階段的思想,即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
總之,通過本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為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乃至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的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觀雖然是在《共產黨宣言》中系統闡述的,但早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表述。當然,其中所闡述的共產主義觀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比如他對私有制的批判不是從它和歷史的發展規律矛盾的角度批判的,而是僅從它與人的本質的要求相矛盾的角度出發進行批判的;對異化勞動的批判也是以人的絕對自由的、超越歷史的、應有意義上的勞動作為標準的。
責任編輯:王興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