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波
[中圖分類號]G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9)02-0169-01
電視節目主持人品牌是電視觀眾對節目主持人持有的印象或情感,描述傳者和受者關系的全部體驗。一個成功的節目主持人必然會擁有自己的觀眾,確立自己的品牌。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中通過認知、體驗和信任形成感情。對主持人產生期待。在不斷收看這些主持人的電視節目的過程中,主持人能夠提供他們看重的信息和價值,這種印象經過不斷演化并加深,就形成了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品牌。這個品牌至少具有幾個特征:
一、獨特性
目前,全國已有數萬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想在這么一個龐大隊伍中脫穎而出,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凸現出個人的與眾不同,也就是獨特性。比如,劉儀偉在中央二套雖然主持的是一檔不在黃金時間播出、時間也不長的烹飪節目,但是很快就以其風格的獨特性,被全國的觀眾記住。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敬一丹用她那學者的風度,淵博的知識給人思想深刻、知書達理、富有內涵的感覺,她的節目吸引一大批高知人士觀看。學生味十足的知性女主持魯豫把她與名人之間的對話表現得十分吸引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獨特僅僅做到與眾不同是不夠的。塑造品牌不同于簡單地美化形象,單純追求外表的獨特是不會有生命力的。更重要的是主持人要理解觀眾的需要,并盡量滿足觀眾的收視需要。這是一種對知識領域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開掘、不斷地深化的結果。獨特不是曲高,而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所認同的那種風格,這不僅僅是需要能力學識更需要勇氣和擔當才能被大家所接受,一個節目主持人風格獨特,并不是說他離經叛道,而是要符合社會主流的、堅定的個人價值觀,這是獨特性的前提和基礎。節目主持人的價值觀要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符合主流社會的價值取向,而不應是邊緣的、反社會的。價值觀決定了面對同一新聞事件,你看重的是什么?也就是決定把什么放在優先位置。個人品牌之所以獨特,其根源在于個人不同的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主持人的所思所感,一言一行。觀眾通過主持人的行為,判斷行為背后的原因,這些判斷形成他們對主持人的印象。從樹立品牌的角度說,這個印象越獨特越好。
二、外部相關性
獨特性能夠讓觀眾過目不忘,這還遠遠不夠。節目主持人要在節目中體現出的東西要與電視觀眾具有相關性。他不是脫離生活的,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就是說,主持人要樹立平民的心態。要讓觀眾覺得,你和他一樣是一個活生生的生活在同一社會中的人。能幫助觀眾說出想說而沒有說出的事實真相,幫助觀眾解決想做而無法做的事情。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說“一種真正相似的感覺會產生喜歡,而喜歡會增加相似的感覺。”。主持人想讓觀眾喜歡,就要和觀眾的生活融入一起,他首先要關注生活,和觀眾命運緊密相連,心態放平,同時,又要講究技巧。技巧就是一種能力。崔永遠在做《實話實說》節目時,就是要“塑造一個真實主持人的形象,這個形象與普通人沒有區別。”他做到了,他成功了。所以,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首先要考慮到,要從思想上、情感上與觀眾產生相關性。其次還要考慮到如何讓所要報道的內容和觀眾產生相關性。
三、可持續性
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光有獨特性和相關性是不行的,還要把這種魅力持久下去就必須要有始終如一的表現,這是節目主持人贏得“信譽”長久生存的保障。某省級電視臺一位著名主持人,就是一個反例。這位主持人具有豐富的主持經歷,在將近十年的時間里,她不僅先后主持過綜藝節目、大型晚會、文化類、娛樂類專題節目、游戲節目、談話節目、新聞節目等幾乎所有各類電視節目,而且還演過電視劇、拍過電視廣告。應該說這是一位綜合素質相當高,具有相當主持藝術水平,不可多得的主持人,也受到當地觀眾,乃至全國觀眾的喜愛。但是,一直沒有樹立起一個強有力的個人品牌。分析其原因,就是始終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意識,各種類型的節目都做,在每個節目中的表現又有所不同,獨特性和相關性一直在變化,于是,很難讓觀眾形成一個固定印象。所以,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是知道自己的特點和所長,把自己鎖定在觀眾的收視期待里,用知識和能力來延續自己的價值和魅力。尤其要結合觀眾的期待指數不斷地豐富自己,開掘自己的價值和影響力。從而,樹立屬于自己的權威的品牌的節目主持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