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昌
早在3年前朝鮮初次核試爆的時候,許多專家學者們就紛紛議論,認為朝核試爆顛覆了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秩序并有可能促使東北亞安全架構在未來發生演變。這次朝鮮的二次核爆無疑加深了這種認識。尚不知東北亞何時能夠出現‘多極均勢的局面,但謀求“多極均勢”下東北亞地區的穩定與和平似已成為一個大趨勢。針對這樣一個大的趨勢,重新思考對朝鮮戰略定位很有必要。
首先,朝鮮想成為“一極”,這源于它的既定國策。朝鮮強調的是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個“強盛大國”,朝鮮推行的是“先軍政治”,成為名副其實的核國家是它一直追求的目標。朝鮮作為一個在思想上“自主”的國家,它的戰略意志完全有可能不為外界的任何干擾所變動。對于它來說,正面成功的例子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反面的例子有伊拉克的薩達姆。堅持有核的反倒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保住了自己的國家,實際上無核倒讓美國給滅了。作為一個國家在總結世界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的時候,自然會得出一個符合本國利益的結論,無論別人怎么勸,怎么罵,怎么嚇,恐怕都無濟于事。
其次是美國一直無視朝鮮的安全訴求最后導致朝鮮擁核。朝鮮認為擁核了也就向世界的一極跨近了一大步。朝美間半個多世紀依然處于“停戰”狀態,這不能不說是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觀。將停戰協定轉換為和平協定,實現朝美關系的正?;恢笔浅r方面的安全訴求。在多年的六方會談中,朝鮮也一直要求在討論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的同時,解決朝鮮半島的和平機制問題。朝鮮關注的是朝美間能否建立互信并消除美國對于朝鮮的安全威脅。美國更感興趣的是它的全球和東北亞的安全戰略。在東北亞保持適度的緊張有利于美國對于韓國和日本的控制,有利于鉗制中國,有利于美國的國家利益。但先行棄核再談和平協定的要求難以說明美國的誠意,更難以得到朝鮮的相信。
就這次對朝鮮核爆的反應來說,表示“堅決反對”的是中國,表示“嚴重關切”的是美國,主張給韓國和日本核保護的還是美國。朝鮮的二次核爆,完全是美國近年來繼續實施敵視朝鮮政策的不給出路的結果。美國的對朝政策最終將朝鮮引到了擁核“一極”的地位。
一個穩定而不是動亂的朝鮮有利于我國東北地區的發展。朝鮮需要穩定。穩定是針對動亂而言的。一個進行核實驗試圖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能說它不穩定。而要想維護朝鮮的穩定,就必須慎重對待朝鮮擁核。朝鮮想成為擁核的“一極”,美國將朝鮮引到了擁核“一極”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逆其道而行之嗎?有必要改變對朝鮮戰略定位嗎?中國人注重地區安全,深感朝鮮核爆可能帶來的空前危險。但如果我們過分看重朝鮮擁核對自己的安全影響,進而改變對朝的現行政策,引發中朝關系的惡化,朝鮮擁核就可能成為對中國的威懾力量,這種后果所帶給中國的影響將更加嚴重。
中國的對朝政策不能因為朝鮮擁核而變調。維持中朝間的傳統友誼,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穩住朝鮮,仍然是我們的首要選擇。要堅持通過和平的方式加以解決并滿足朝鮮的安全關切和一定的物質需求,反對過度制裁和武力威脅。在美國不急于解決朝核問題的情況下,中國亦沒有必要表達急切解決的意向并應密切注視美國未來對朝鮮擁核事實政策的可能演變?!ㄗ髡呤莵喬珜W會朝鮮半島研究會研究委員。)
環球時報20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