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偉
目前以公路為主的云南國際大通道建設支持乏力,甚至已陷入難以為繼的投入困境。而對于“編織亞洲公路網”和“云南大發展”等愿望來說,似乎一切都還剛開始,言利尚早。
“去年政府宣布通車的時候,我們以為溫家寶總理會坐車從寨子前經過。”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橄欖壩的傣族老人巖猛說,“但是溫總理沒有來。”
傣族老人所講述的背景是:2008年3月21日,昆(明)曼(谷)國際大通道中國段全線貫通儀式在昆明舉行,當時當地人都興奮地傳說,溫總理將作為嘉賓坐汽車從云南進入老撾,然后出席在老撾萬象舉行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三次領導^、會議。
但想象中的場面并未出現,溫家寶總理與老撾、泰國等國領導人一道,在萬象參加了昆曼公路老撾段的通車儀式。溫總理對昆曼公路評價很高,在出席剪彩儀式前曾說,昆曼公路是“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性工程”。
2009年3月30日,記者乘車進入了昆曼公路小磨段。在景洪市勐罕鎮五鄉的勐寬平交路口,那里被當地群眾稱為“吃人的路口”。“這一帶出車禍死傷了許多人,我們非常害怕,一直要求政府再修一座人行天橋、地下通道,或者安裝紅綠燈。”曼列新寨的巖臘說。
沿途一些后期工程仍在繼續,工人們表示要趕在雨季前完成。而當地許多老百姓認為公路沒有完全修好就通車,成為了安全隱患。
由于小磨公路正好從橄欖壩農場五分場的橡膠林地穿過,將一條由分場部通往兩個生產隊和兩個村寨的生產、生活便道截斷,而這些地帶每日有上千名職工、村民上山割膠,還有上百名孩子上學要從這條便道經過,公路下方卻僅有一個人行通道。當地人就將公路兩邊的隔離欄各截開一個口子,方便村民、車輛出行。
“高速路修通好是好,就是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安全卻沒有保障了”,每當有外人去了解情況,當地人都會這樣說。他們多次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了要求,由于沒有得到肯定的答復,當地村民先后幾次上公路堵車阻斷交通。
“大通道”一再被堵
“盡管2008年3月21日舉行了昆曼國際大通道中國段全線貫通儀式,但是許多人都不清楚,那一天其實公路并沒有真正通車。”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一名知情人士回憶,“公路是修好了,但是有許多修路的工人堵在藤密山隧道和勐遠一帶的路上,所以汽車根本走不了。”
“堵路的情況的確是存在的,發生在貫通儀式前幾天,先后持續了大約20多天。”小磨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相關人員表示,“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的部分包工頭在剛剛完成工程后,就想拿到全部工程款,他們擔心貫通以后拿到工程款的周期太長,所以采取極端方式,組織部分民工和社會閑雜人員用堵斷公路、阻撓通車的方法,來達到擴大影響面,索要工程款的目的。”
堵路討要工資的事件迅速引起了云南省、西雙版納州和公路建設部門的重視,各方迅速出動人員到現場協商解決,但是雙方一直沒有達成共識,工人們和他們搬來的許多水泥板一直停留在路面上。
云南省交通系統的一名有關人士透露,以往類似的國家重點公路建設項目,除交通部給予一定支持外,大部分資金由省交通廳負責統貸統還。由于交通廳作為政府職能部門,所以銀行一般都愿意供給資金,2006年5月云南省進行了公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成立了云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隨后負責云南省內所有公路建設項目,而省交通廳不再直接負責具體項目,只實施行業管理。
“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是很慎重的,云南省公路投資開發公司是一家企業,顯然比不上云南省交通廳那么可靠了。”云南省一家商業銀行的信貸人員表示,“我們自然需要更謹慎地評估貸款的風險,以及各種公路工程的效益回報大小與周期。”
他透露,由于了解到云南省在2006年前后同時開始了多條公路建設,資金缺口非常大,也預示著云南省公路投資開發公司將同時承擔巨大的經濟風險,所以銀行決定暫緩或者停止對其發放貸款。
由于銀行對云南公路建設貸款緊縮,使得云南省公路投資開發公司融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導致不能根據工程進度順利、按時、足額撥款給各公路建設指揮部,這樣的情況一節節往下轉移,致使建設單位無法及時支付給施工單位,所以后來10多條公路都不同程度出現資金鏈斷裂。“這些情況是大家都不愿意面對的,但是也很難迅速解決。”小磨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相關人員表示。
小磨高速公路堵路事件發生時,整個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成,但當時到位資金只有40.23億,還有20多億的缺口,“所以22個土建合同段、5個路面合同段及后期施工單位、統一招標采購材料供貨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欠款問題”。
隨后,建設指揮部緊急與施工責任方之一的中鐵二十二局聯系,后者也積極派出人員,安排了490萬元資金協助解決堵路事件,云南省公路開發投資公司也千方百計籌集了數百萬元資金支付給堵路人員。最后,在耐心細致,長達10多天的艱苦努力和勸說下,堵路人員同意先撤離,但是時間已經過了20多天。
西雙版納州一名跟蹤報道昆曼公路的記者介紹:“小磨高速公路原定2007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車,但由于各種原因一再被推遲。2008年3月21日,昆曼大通道貫通儀式后,由于部分路段仍在進行掃尾工程,由勐侖至勐遠40余公里的路段還不能通行,其余路段的附屬設施也還沒有完全建成完工,因此,小磨路至2008年6月還沒有對社會車輛正式放行。”
小磨的難題
然而新的意外卻發生了,公路再度被堵。原來,小磨高速公路在試運行兩月間已發生交通事故20余起,奪去了21條生命,數十人受傷,僅2008年明19日至28日10天內,連發10起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8人受傷。隨后,沿線的景洪市橄欖壩部分少數民族群眾和農場職工,3次上路堵車阻斷交通,要求相關部門采取保證公路沿線群眾出行和生活安全的措施,昆曼公路再次陷于尷尬。
由于北京奧運會即將召開,影響到國家形象,云南方面不敢怠慢,派出大量人員迅速處理后期事務,恢復了正常通車秩序。
2009年3月30日,當記者進入小磨公路時,發現事故多發地段并未增設天橋等設施。小磨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相關人員表示,施工是按照設計進行的,在不具備條件的地方增加天橋、地下通道顯然不現實,但建設指揮部已經專門進行了一系列“人性化”設計,例如在全線新增了7座人行跨線天橋,對現場存在的80個平交道口進行了優化,同時對12個大的平交道口增加了左轉等待車道、專項渠化設計,在所有平交路口增加震蕩減速帶和黃閃燈等安全設計措施,力圖從建設方面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
目前小磨公路的資金仍然有近14億元的缺口,其中主要是欠施工單位的工程計量
款,另外還有一部分材料款、銀行貸款利息和征地拆遷包干經費,其中包干使用的2.8億征地拆遷款還欠地方政府2000多萬元。
由于中央政府要求各地逐步取消二級公路收費,小磨公路已經被列為云南省第一批取消二級公路收費的項目,所以在2009年4月20日前,建設指揮部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在加班加點,按照上級要求完成工程結算工作,待審計完成后移交政府,“之后資金的問題就是政府統籌了,指揮部的建設管理的主要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
相關人員表示:“目前資金缺口仍然是大問題,沒有拿到全額工程款的人還有許多,他們肯定還會想辦法請求上級盡快落實資金,采用極端手段的隱患依然存在,但是近期堵路的情況應該不會再發生,因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已經做了大量工作。”
尷尬頻發
事實上,云南多條公路的建設面臨這樣的問題。
2009年3月31日下午,在蒙自縣新安所鎮旁,“蒙新高速”(新街至蒙自,出境連通越南河內)的入口處被障礙物阻擋著,身著路政制服的工作人員守護在欄杠后,只是偶爾有一些工程車輛及辦理了《通行證》的特殊車輛能夠進入。
路政人員對記者說:“由于一些后期工程還沒有完成,尤其是一些交通標志還沒有安裝結束,所以還不能通車。”
也許情況并沒有這么簡單。早在2007年明,一支由20多名川籍婦女組成“太太討薪隊”就曾趕赴蒙新高速公路建設工地,討要200多萬元的欠薪。雖飽嘗辛酸,甚至被打,但經媒體披露、各方協調,終獲解決。但蒙新公路上資金困難的情況卻并沒結束。
4月1日,知情者對記者表示:“由于工錢不到位,許多施工單位都在磨磨蹭蹭,所以根本不知道工期哪天是盡頭,另外還出現一些情況,即對當地農民的征地賠償沒有達成共識,有的是沒有到錢,有的是沒有拿到全額的錢,有的人則被別人冒領了錢。”于是經常有農民為了土地賠償問題跑到公路上堵截工程建設車輛,多的時候達到數百人,少的時候也有數人。
蒙新公路最大的問題出在建設指揮部本身。2008年3月前后,原指揮長潭光榮由于涉及經濟犯罪被司法機關抓捕,新指揮長張汝文接任,此事件令這條公路的建設狀況遭到了重創。
“以前的指揮長潭光榮行為非常惡劣,吃拿卡要樣樣精通,隨便開個會,也要求每個施工單位交數千元的‘會務費,我們都對他又恨又怕。”蒙新公路上的一名包工頭說,“而在資金撥付方面他更是肆無忌憚,沒有好處根本不做事情,出問題是必然的,工程根本不可能正常進行。”他表示,現在各項工作變得規范起來。
對于具體的通車時間,蒙新公路指揮部的工作人員表示“原計劃2009年4月通車,之前曾經有媒體多次報道過通車時間,但都不準確,應該說準確時間目前仍然沒有決定”。
一名長期在云南省內進行工程承包建設的老板對記者表示:“這并不奇怪,因為目前所有的工程建設都是需要承包方先墊資才能進行,建設方只會逐步撥款,工程結束結算后才會全部付款。如果一項工程完成兩三年后能夠拿到大部分工程款,已經是比較好的情況了。”現在承包方和民工們也“越來越聰明”,有了對付建設方的各種方法,總之拿不到工錢他們就會想辦法怠工、拖工期,逼迫建設方就范。
蒙新公路上出現的資金困難,與小磨公路如出一轍。尷尬頻發的原因,首先在于云南屬于西部欠發達的省份之一,地質情況復雜,工程建設難度大、建設成本高,車流量小。云南省交通系統的一名專家建議:結合云南的實際情況,修公路只能是政府投資,而不能像沿海發達地區一樣完全走商業化運作模式。
言利尚早
盡管云南方面一直有打造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的雄心,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似乎總是很大:除了早已經在使用的昆瑞公路外,騰密公路通車一年多來成績平平,小磨公路上則麻煩不斷,蒙新公路何日通車則不得而知。
一名剛從老撾境內駕車回中國的駕駛員則告訴記者,昆曼公路老撾境內段由于雨水、地質等原因已經損壞很嚴重,而相關的維護工作并沒有跟上;同時,由于泰國清孔與老撾會曬之間的跨湄公河大橋尚未建成,車輛、人員過河仍需使用輪渡,盡管大橋計劃于2011年完工,但是這條南北走廊能不能真
作為承擔云南全省90%以上的高等級公路的建設和管理的云南公路投資公司,對資金嚴重跟不上建設步伐的困境感受更深。2009年4月1日,該公司一名有關人員對記者表示:“2006年公司成立之初,歷史遺留的負債率已接近警戒線,由于建設資本金供給嚴重短缺,絕大部分建設投資要靠借貸融資,同時云南高等級公路通行費年收入僅達到銀行貸款年利息的一半左右。僅靠公路收費難以支撐建設和發展,通行費收入遠不夠償還銀行利息。”
他強調外界對云南公路投資公司有著許多不了解甚至誤解,“云南省公路開發投資公司成立近3年來,共籌集建設資金600多億元。其中,用于支付銀行貸款本息多達400多億元,以確保云南公路建設的資金鏈不斷,投入公路建設的資金不足200億元。這是造成云南公路建設項目資金不到位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拖欠的根本原因。”
“目前云南公路收費偏低,比如2007年全省高等級以上公路收費合計僅20多億元,還不如東部地區一條路的收費。”他說,“國家應該考慮到云南這些國際大通道的特殊性質,在貸款政策、公路建設專項補助等方面繼續給予云南幫助。”
西雙版納州的一名官員也表示,“作為國際大通道,修建這些公路是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不能半途而廢。”
曾經,“中國正在編織以自己為重心的亞洲公路網”一直是西方觀察家們注意的焦點,他們普遍認為中國的動作具有很強的前瞻性。但就云南省幾條國際公路上目前所發生的各種不盡人意的情況來分析,目前以公路為主的云南國際大通道建設支持乏力,甚至已陷入難以為繼的投入困境。對于“編織亞洲公路網”和“云南大發展”的愿望來說,似乎一切都還剛開始,言利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