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冬娜
當你對朋友不滿的時候會怎么做呢,繼續忍受,還是大膽地告訴,又或者是向其它人來抱怨你們之間的種種矛盾。也許你是因為害怕失去這個朋友,也許你害怕引起更大的矛盾,又或者也許你害怕傷害到朋友……不論如何,別在心里的牢騷并不會消失,反而會越積越多,直到法忍受。
說不出口的抱怨
抱怨主角:小梅
對象:從同事演變而來的朋友
內容:別使喚我
林楠是一個很保護朋友的人,因為她先進公司,有什么事情她總是首先沖出來維護我,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也會義不容辭幫助我。但是她總是一副“老大”的派頭讓我很受不了,喜歡在聚會的時候提一些我的糗事,告訴大家她如何幫助過我。這些都常常讓我感到很尷尬,而且她老是使喚我,“小梅,幫我拿一下飲料。”“小梅,能順便幫我買下東西嗎。”“小梅關下門,行不。”……
癥結
懶得改變現狀:我們能夠原諒一直強勢的人做出冒犯自己的事情,但是對于向來溫和的人突然發脾氣就接受不了,會覺得她怎么了。也許正是出于這種顧慮,我們懶得去建立新的相處模式,認為既然接受了成為朋友就要忍耐他的“壞毛病”。但是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友誼也要在磨合中進化。
抱怨主角:小艾
對象:大學時期的親密伙伴
內容:你到底是不是故意的
從大學開始的長達6年的友誼:大學時期的好友裴娜跟我最合拍,但是她卻老是金錢上有些糊涂,有時候借了錢忘記了還,或者吃飯時總不知道要主動出自己的那一份錢。但是出于禮貌或者說對于友情的維護,我又不好意思說,只是心里默默地忍受著。終于后來因為一筆比較大數目的錢,讓我開始懷疑了,并且開始慢慢地疏遠裴娜,但卻始終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想的。
癥結
溝通的盲點:友情的產生往往從溝通開始,如果兩個人連溝通都有問題了又怎么會變成朋友呢?但是有一些問題我們覺得不好意思溝通,例如對對方的不滿。有時候我們覺得,我了解她的人,她就是這樣,想如此安撫自己,其實只能縱容對方的行為,時間長了這個定時炸彈還是會爆發。
抱怨主角:秋林
對象: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內容:你就不能改一改嗎
可可什么都好,性格也很溫和,可是不守時這個習慣讓我難以忍受,時常讓我等上一兩個小時,可是每次又都有這樣或那樣千奇百怪的理由,一次我忍不住對她發了火,她卻委屈地說,平時工作已經夠累了,為什么跟朋友見面還要這么多要求,就不能輕松一點嗎?后來我就只能一直耐著性子等她。
癥結
過于維護友情:相比親情,友情似乎要脆弱一些,因為朋友可以選擇,當然我們自己也面臨著被選擇的問題,所以我會害怕自己的行為讓別人產生厭惡的情緒,因此格外小心。對朋友抱怨自己的不滿意很有可能讓朋友感覺你是變相地責備他。
自我壓抑的4種原因
以上的例子都是在友情當中經常發生的,要么我們默不作聲,把這些抱怨藏在心底,要么在碰壁過后又乖乖退回到原來的位置,老問題還是讓我們煩惱,為什么無法說出口呢?
自卑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態,但如果自卑感過強,人就會喪失自我價值感,從而覺得自己不重要。在這種心態下,面對朋友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時,一方面很生氣,一方面又會懷疑自己,覺得是否是自己造成這個結果。尤其當朋友在某方面比自己優秀的時候,更會對自己價值觀跟判斷產生懷疑。
絕對化的信念
是朋友就不能說自己的不同意見,說了就不是朋友了:是朋友就要喜歡她,就要完全接納她,這就是絕對化信念。其實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段友情也是獨一無二的,并不是好朋友就要接受對方的一切,也沒有什么關于好友誼的完美定義,這完全在于兩個人相處。如果你覺得現在的相處讓你感到不適,那就應該做出調整,而不是一面通過的壓抑,一面催眠自己。朋友就是要這樣”。
恐懼矛盾
問題還沒有爆發出來,我們習慣去忽視它,一切都小心翼翼,生怕觸到那個地雷,希望維持現狀。但是這種緊繃的情緒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就好像減肥一樣,越告誡自己要節食,就越容易聯想美食。在面對朋友的時候,我們越想要去刻意地包容或者忍耐,就越容易注意到她這個缺點。
處世技巧匱乏
造成處世技巧匱乏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心態,在自卑、恐懼和矛盾的心態下,人的注意力會狹窄,學習能力將會受到抑制。同時,我們不擅長在這種情況下去總結和學習,總會覺得自己委屈,或者找家人或者其它朋友來抱怨自己受到的委屈。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友情
人不能沒有友情,友情是幸福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友情,應該擁有怎樣的友情觀才對我們的人生有益呢?
朋友需要心理平等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指的是相同類別的人和物總是會不自覺地聚集在一起,那么在友情的過程當中,相同的人更容易成為朋友,因為相同,會擁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和生活方式,交流中也會有更多的體會和共鳴。除了不要低看了朋友之外,也不要過于仰望朋友,因為你自身也有許多吸引她的魅力和優點。
要朋友,而不是某個朋友
如果只有一個朋友,那么你更容易陷入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中,要么非常的苛求,要么非常縱容。把友情分化投射到更多的不同的人當中去會好一些,你不能強求和某人成為深交,但要爭取和更多人成為淺交,這樣不但可以釋放友情的壓抑,建立廣泛的友誼,還能讓你的朋友互補,滿足你的不同友情需要,比如有唱歌的朋友,有一起逛街的朋友,等等。這樣經營友誼,朋友可以在你的朋友圈里不斷的進入和退出,維系著友情支持系統,同時還可能大浪淘沙出幾個知己。
要各類朋友,而不是某類朋友
有時候你發現自己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們總是一起出現,或者一起消失,因此仍然會在處理友情時出現一些極端的情況。不要局限于一個圈子里交朋友,試著去接受一些跟自己或者以往的朋友很不一樣的新朋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給這些不同的朋友分層次和類別,有因為喜愛而重點交往的,也有因為有業務往來或者有某些共同愛好而偶爾交往的。總之,有個核心的朋友圈,同時又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朋友。
盡景融合每位朋友
每個人都在期待友情間更大的融合度,但這就跟我們追求完美一樣,永遠有可能更好,但永遠沒有最好。人與人之間,再好的朋友都不可能完全融合,朋友間一定會存在差異,乃至分歧。很多人以往的期待,朋友間就要如膠似漆,不分彼此,甚至不能允許有差異,這是對友情不合理的信念,最終會導致更大的分歧。對于朋友,盡量的融合,盡量的經營好友情關系就足夠了,絕不能強求。
表達不滿有方法
在友情問,遇到自己不能接納朋友的做法,或者朋友的有些言行
觸及到自己的底限時,該如何溝通,如何說出自己的不滿呢?
常見的溝通原則有四種:
溝通的經常性原則
很多人可能都覺得,朋友間沒什么事情的話,最好不要說彼此的矛盾和問題,除非等到大家有很深的隔閡后再彼此交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那樣的溝通是救火式溝通,即使溝通好了,往往效果不理想,彼此心目中留下負面創傷。溝通不好,可能導致誤會加深,最終形同陌路。平時多和朋友交流,可以就你們關心的事發表不同的看法,交換不同的意見,如果是朋友自己的事,你也可以不針對朋友本身,而是針對具體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種溝通氛圍中,朋友會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了你的個性、準則、價值觀,那么在和你相處的過程中就會注意你的感受,基本不會做出特別讓你不滿的言行出來。
溝通的小分歧原則
很多人會覺得,朋友一旦對自己形成了一些小的侵害就忍忍吧,但前提是,你真的能寬心嗎?如果不能寬心邁過這個坎的話,那就是個大問題,溝通不清楚,絕對會影響你們的友誼,如果你還想交這個朋友,一定要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告訴朋友,如果對方還拿你當朋友的話,他一定會表示用心改正。當然,這里面還有溝通矛盾的方式方法問題,千萬要對事不對人,只對這件事進行評價,而不要有責怨朋友的言論。只要溝通得好,朋友間越來越了解對方,融合度更好,友情也會更加深刻。
溝通的好氛圍原則
在表達自己對朋友不滿的時候還有點特別需要注意,那就是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來向朋友表達自己的意見。一般選擇在朋友狀態好,心情佳的時候,因為人在心態好的時候,自信心也比較強,有更大的肚量面對不同意見和批評。再加上你對事不對人的交流方式,朋友不但能夠改變自己原先的言行,甚至還為你能給他指出自己的問題而對你表示感激,還加深了你們之間的友誼呢。
真誠性原則
前面說到,友情關系是一種平等關系,是平等關系就要真誠,真誠是友情關系的核心要素,沒有真誠,看上去匹配度再好的友情關系也不會長久,往往很多友情的破裂都是源于方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真誠了。在向朋友表達自己不滿的時候,真誠是前提有真誠之后你的意見和觀點才會產生作用,如果你沒有讓別人感覺到你的真誠,就算你說得再好,溝通的效果會減半,甚至朋友還會有一種被你控制和利用的感覺,友情關系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會拉大了。真誠最有力量,是一切良好溝通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