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中華全國總工會決定,在全國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省、市工會也都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企業的號召,那么,工會組織在創建和諧企業中應如何開展工作呢?筆者結合企業實際,通過研究和探索認為,在構建和諧企業中工會應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要圍繞企業中心工作,開展有益的勞動競賽,把職工引導到為企業創效上來
構建和諧企業物質基礎是前提。一個長期虧損的企業,一個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一個沒有發展的企業,也就失去了和諧的基本條件。因此工會組織要把促進企業發展作為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工作,通過促進企業增收創效,保證員工的最基本利益。
一是要圍繞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各類勞動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能。勞動競賽要與日常的生產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競賽的內容應該是企業的重要生產過程,競賽的結果是要達到促進職工勞動技能的目的。
二是要組織和動員職工積極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應該看到,職工長年工作在生產經營第一線,其建議大多數針對性強,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是積極組織職工開展技術創新、發明創造活動。企業的競爭核心是人,競爭的最有利武器是掌握核心的技術、擁有最先進的產品。作為工會組織,我們應該積極組織職工開展各類技術研發活動,組織職工學技術、用技術,要為職工技術發明、技術創新創造最有利的工作環境,讓職工不斷成為高素質的技術人才,要通過提高職工整體技能,促進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提升。
二、要站在職工的角度,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協調,努力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工會是勞動關系的產物,協調勞動關系是工會的使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企業改革、改制的不斷深入,企業建立起了新型的勞動關系,這種新型的勞動關系,反映了目前企業資產與勞動、管理與經營的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是過去國有企業中不曾發生過的。要保證企業健康發展,促進企業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就必須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一是做好集體合同的簽訂工作。簽訂集體合同,是企業勞資雙方就企業發展、企業用工簽訂具有企業內部法規性質的合同,集體合同明確規定了勞資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既規范了企業管理,也保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是調整和規范企業勞動關系,調動和發揮職工積極性的有效機制。工會要認真組織好與企業的平等協商,認真研究制定集體合同的文本和條款,協調好勞動關系,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是組織引導職工簽訂好勞動合同。工會要維護好職工合法權益,形成平衡對等的勞動關系,就必須從勞動合同入手。首先,工會應積極參與制定勞動合同文本;參與勞動合同的管理,建立科學有效的勞動用工評價、考核機制;參與制定單位的人事制度和人事政策,對涉及勞動者培訓、晉升等事項,提出工會的意見和建議。其次,工會要幫助和指導職工簽訂好勞動合同。
三是監督企業實施和執行合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都是企業形成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制度的保證。應當看到,推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制度在企業中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在實際工作中效果并不樂觀,集體合同流于一般形式,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工會要從代表職工利益的角度,加強與企業主的溝通和協調,督促企業認真履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所規定的合同條款。同時工會也要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加強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各項制度間的有機銜接,注意發揮工會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訴訟中的作用。
四是在企業對員工處理過程中發揮好監督職能。要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就必須在用工中保持科學、合理和相對穩定的用工制度。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維護者,要特別注意企業對職工的處分、處罰和辭退的處理工作。要關注企業對職工處理的理由是否充分,處理的方式是否得當。要認真聽取職工的意見,對情況比較復雜、爭議比較大的要及時深入群眾調查了解,對企業處理不當的,要及時提出意見。對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和有關合同,工會應理直氣壯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職工認為企業處分不當而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工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
三、要圍繞企業經營,積極參與企業管理,保證職工民主管理企業的權利
企業民主管理,在穩定職工思想、協調勞動關系方面起著“協調器”和“穩定閥”的作用。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者,當然要積極主動地維護職工民主管理企業的權利,支持企業努力發展生產經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保證職工的利益。
一是要堅持和完善以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的企事業民主管理制度”,明確指出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是企業的基本民主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根據這一要求,積極建立和推行企業職代會制度是工會組織的重要責任。工會作為企業職代會的工作機構,要充分發揮職工民主參與企業管理的作用,監督企業執行職代會有關決議的情況,在企業中形成黨政工團結協作,各負其責,相互支持,促進企業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互利雙贏的和諧科學的管理體制。
二是積極推行和開展廠務公開工作。廠務公開是近年來黨中央大力提倡和推廣的加強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步驟,也是工會組織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重要形式。通過廠務公開,把企業的規章制度、管理方式、經營模式、用工制度、分配標準以及企業的發展方向都置于職工民主監督之下,真正體現了職工群眾的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作用和意義。通過廠務公開工作,實現企業經營者與職工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促進企業管理逐步走上科學管理的道路。
三是積極開展“創建學習型工會組織,造就高素質職工隊伍”活動,加強企業科學管理?!皠摻▽W習型工會組織,造就高素質職工隊伍”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企業的科學化管理,離不開高素質的職工隊伍。企業工會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開展好“創爭”活動,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素質,促進企業管理逐漸走向科學化、規范化。
四、從構建和諧班組、和諧家庭入手,創建和諧企業文化,確保職工身心愉悅
企業的發展不僅靠嚴格的規章制度,也要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這種管理充分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心愛護和互相幫助。在企業中只有企業經營者與勞動者的關系和諧,干群關系和諧,同志關系密切,才能在企業中建立起和諧的勞動關系,和諧的工作環境,大家才能同心協力,為著共同的目標奮斗。工會工作的著力點就必須在企業中建立和發揮“調壓閥”的作用。
一是要努力構建和諧班組、和諧家庭。班組、家庭是職工工作和生活的第一場所,他們是否和諧將直接影響職工工作,只有班組、家庭這種小集體和諧了,我們企業這個大集體才可能和諧,企業和諧了,社會才可能和諧。工會要發揮貼近職工生活的優勢,更多地深入到職工中去,要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要把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構建和諧企業的最主要的手段,使企業中每個細胞都參加到構建和諧企業的活動中來。
二是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業管理層和職工群眾關系的和諧。現在我們國家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企業面臨著許多需要改革和創新求變的地方,作為工會組織,在促進和諧企業建設中,需要工會深入細致地做好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職工群眾正確對待利益關系的調整,理解企業的各項改革。企業工會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動員職工群眾支持、參與改革,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穩定和諧的新型勞動關系,依靠職工群眾,努力保護和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職工群眾的創造性,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
三是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先進經驗。職工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他們是企業文化形成的基礎,他們在生產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許多經驗,工會組織要善于從他們身上發現閃光點和共同點,不斷豐富企業文化。
四是要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文體基礎設施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工會組織要在企業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自覺地發揮好管理作用。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對職工文體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以優化,努力創建讓職工群眾滿意的文化娛樂場所,并組織開展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愿意參加的各種文化體育活動,使職工文化體育設施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發揮,從而使企業文化的基礎得到加強。
由于工會組織直接面對職工群眾,處在促進企業發展、協調勞動關系的第一線,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國家有關保障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都需要通過企業工會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貫徹落實。工會組織必須牢牢把握住這種大方向,才能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企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出自己的力量,從而實現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共同目標?!?/p>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