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雷
貪污賄賂犯罪案件證據的收集是指司法工作人員為查明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事實真相,依照法定程序調查、發現、取得和保全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材料的活動。由于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的取證工作難度較大,因此辦案人員必須采用正確的偵查策略和方法,才能保證客觀全面地收集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奠定基礎。
一、重視立案前的初查工作,針對具體案件尋找突破口
查處貪污賄賂犯罪時,立案前的初查工作極為重要。如果初查工作不當,就可能打草驚蛇,影響后續偵查活動的進行;反之,如果初查工作適當,則會迅速打開偵查工作的局面,為最終查清案件事實奠定基礎。根據個罪的不同情形和不同特點,可以從不同方面選擇突破口,即選擇易被攻破的案件薄弱環節,以迅速偵破案件。如在貪污案件中,可以依案情從審查會計資料,或者從證人、其他知情人,或者從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親友等方面尋找突破口;在受賄案件中,一般可以從行賄人、介紹賄賂人、其他知情人、受賄人及其家屬、親友等人入手選擇突破口。
二、審查會計資料,發現線索,獲取書證
查處貪污賄賂犯罪時,作案手段和犯罪金額等是需要查明的重要內容,而許多貪污賄賂犯罪活動往往在會計資料中有所反映。因此審查會計資料是收集證據的一條重要途徑。審查會計資料主要包括審查會計憑證和審查賬目兩方面。審查會計憑證時,要注意審查憑證的內容、形式要件、原始憑證的真偽、記賬和原始憑證是否相符等內容,以查明會計憑證中的破綻,發現并收集犯罪證據。審查賬目時,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第一,審查總賬與明細賬以及其他有關聯的賬目之間是否相符,即收支是否相等,金額是否一致等。
第二,審查賬面現金與庫存現金是否相符。根據有關規定,各單位、企業必須設立“現金日記賬”,對現金收支業務進行序時登記,通過查點庫存現金的實有數額,可以證實庫內現金是否被非法侵占。
第三,審查賬和實物是否相符。依財務和物資管理制度規定,有物必有賬,賬物應當相符,通過核對賬面物與庫存物,可以發現犯罪事實是否發生。
第四,審查本單位賬目與外單位賬目是否相符。凡是涉及兩個單位的賬目,兩個單位的原始憑證上的編號必定相同,而有經濟往來的雙方都要根據原始憑證作賬,所以可以相互校對。通過審查兩個單位的賬目是否相符,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掌握線索。在清查會計資料時,應注意掌握和選用科學的查賬方法,主要有:①核查法,即將一種會計資料同另一相關會計資料進行查對復核,如上述查對總賬與明細賬、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是否相符等。②審閱法,即審閱憑證和賬目是否符合會計原理,是否真實、合理、合法。③普查法或抽查法,即根據具體情形對發案單位財會業務全面或局部審查。④順查法或逆查法,即視案情需要依會計工作順序查賬或者逆向查賬。⑤詢查法,即在查賬的同時向有關單位和有關人員調查詢問,核實情況。⑥外查法,即對外圍業務和經濟往來單位的會計資料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從而獲取相關的書證等證據。
三、適時搜查、扣押,獲取物證、書證
搜查作為一種偵查手段,在查處貪污賄賂犯罪過程中,對于發現和收集與犯罪有關的物證、書證等具有特殊意義。搜查獲取的證據,如大量現金、大宗物品、犯罪所得錢物的記錄、存折密碼記錄等,往往能夠起到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或印證其他證據,進而偵破整個案件的作用。根據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經驗,要做好搜查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掌握好搜查的時機。搜查時機因案而異,但一般情況下,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察覺時進行突擊搜查效果較好。這時犯罪嫌疑人尚無心理準備,也來不及轉移、偽造或毀滅證據,搜查易獲得成功。對于犯罪嫌疑人有準備的案件,要在分析案情,掌握一定證據的基礎上,把握搜查時機,有時還可以反復搜查,以免遺漏有關證據。
二要確定搜查范圍。辦案人員要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嗜好、交往范圍等進行調查分析,確定可能藏匿證據的地點,不能只局限于犯罪嫌疑人的住處和辦公地點。根據具體情況,對重點關系人(親屬、朋友、情人等)有時也要列入搜查范圍。
三要做好搜查前的準備工作。在搜查前,要制定搜查方案,明確搜查的目的和重點,摸清被搜查處所的環境,同時做好搜查人員和物資準備。對搜查中可能發現的情況要提早預測,相應地做好準備,防止出現意外。
四要運用搜查技巧。搜查時要注意查看被搜查處周邊的情況,要把搜查與觀察相結合,注意在場被搜查人的表情神態,察言觀色,確定搜查重點,提高搜查的有效性。扣押多數情況下是伴隨搜查進行的,也有在勘驗和其他應急情況下進行的扣押。扣押前必須就扣押物品、文件的證明力進行審查,如不能證明有關犯罪事實,則不得進行扣押,如果已經扣押,應及時返還有關單位和個人。對一時難以判斷的物品、文件,可以先行扣押,扣押后及時進行清理、查核,能夠證明有關犯罪事實的,繼續予以扣押,不能證明有關犯罪事實的,及時返還有關單位和個人。
四、適時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
強制措施是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保障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殺,或隱匿、偽造、毀滅證據,或互相串供,或繼續犯罪。在查辦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中,對于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適時采取不同的強制措施,對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對于犯罪后有畏罪心理,企圖逃跑或自殺以逃避法律制裁的犯罪嫌疑人,在掌握一定犯罪事實的摹礎上,應及時予以拘捕,以避免因其潛逃而給偵查工作造成阻力,或因其自殺而使偵查工作難以繼續;對于自恃官高權重,態度蠻橫或者心存僥幸的犯罪嫌疑人,及時采取強制措施,可以打擊其囂張氣焰,打破其僥幸心理,起到震懾作用。對心存顧慮,不愿或不敢作證的知情人,可以消除其顧慮,促使其證實犯罪。而對于認罪態度較好,有悔罪心理的犯罪嫌疑人,為鼓勵其主動交代犯罪事實,可以視情況不采取或不輕易采取強制措施。
五、利用公開與秘密相結合的方法收集證據
隨著反貪污賄賂斗爭的不斷深入,貪污賄賂犯罪的手段越來越狡猾,作案方式越來越隱蔽,訂立攻守同盟、串供,毀滅、偽造、轉移證據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如果公開進行偵查,往往會打草驚蛇,引發反偵查活動,增加偵查難度。因此準確合法地使用秘密偵查手段可使辦案人員掌握偵查的主動權。目前秘密偵查手段主要有跟蹤盯梢、守候監視、化裝偵查、內線偵查、秘密獄偵、郵電檢查、秘拍秘錄等。如果偵查活動已被犯罪嫌疑人覺察并緊鑼密鼓地開始反偵查活動,辦案人員可以有意“放虎歸山”,適當“敲山震虎”,調動犯罪嫌疑人自我表演,表面造成案件已經了結的假象,暗地秘密跟蹤、守候監視或秘拍秘錄等,以獲取證據。在某些情形下,可以采用“內線”貼近或化裝偵查等方式,打入犯罪嫌疑人內部,獲取證據。必要時還可依法到郵電部門、金融機構查詢電報、匯款、存款等,獲取證據。在采用秘密偵查手段獲取證據的同時,還應注意運用公開偵查方式獲取證據。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有效地獲取證據。
六、運用訊問、詢問藝術,獲取言詞證據
言詞證據是定案的重要證據之一,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是查明貪污賄賂犯罪事實,印證案件中其他證據材料的重要途徑,辦案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時必須講究訊問、詢問藝術,運用有效的策略方法。訊問或詢問前,要了解犯罪嫌疑人或證人的基本情況和心理狀態,并盡可能掌握部分其他證據,做到知己知彼,以便取得最佳訊問、詢問效果。訊問及詢問時,應堅持實事求是、依法辦案的原則,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嚴禁刑訊逼供。□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