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凌
期刊文章的標題是構成期刊整體質量諸因素中一個相對獨立的重要方面。期刊文章的標題,對作者撰寫論文能產生很強的規范和控制的作用,它是編輯修改加工稿件的重要依據,對讀者的閱讀實踐則具有提示作用、激趣作用和檢索作用。如何找準標題制作的切入點,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在編輯工作中,大量的原稿中普遍存在著標題制作的缺欠,在閱讀報刊的過程,會看到有些標題的制作也是不盡如人意的。在大量來稿中,內容豐富倒很豐富,但在標題中就沒有反映出來,很容易被編輯忽視。
特別是專家型作者的來稿。由于角度不同,專業不同,角度和標準不同,經常會出現分歧,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而這些問題恰恰是編輯關心的細節和要點。要求較高的讀者會對一些文章嘩眾取寵的標題嗤之以鼻,但應該說,僅從純粹技術的角度看,一些標題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當編稿過程中如何處理?要正視它,一方面在專業知識方面要尊重專家,弄不懂要虛心求教,對文稿內容的把握要盡可能準確到位,不外行;另一方面,也要在把握文稿內容的基礎上,使標題的制作既要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又要能深入淺出使普通人讀得懂,能接受。而這也是提高編輯業務能力的難得的機遇。
筆者認為:期刊文章標題制作應兼顧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體現自己期刊風格。吸引讀者閱讀興趣,是編輯工作中首要任務。一份報刊、一篇文章,如何吸引讀者、使讀者有興趣,一個好的標題起的作用不可忽視。在這項工作中讀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以吸引讀者具有視覺沖擊力為標準,作為選擇制作標題的原則,這應該是個共識。視覺沖擊,強調的是一個主動性,是指要讓讀者看后有感覺,或眼前一亮,或心頭一痛,或精神一振,總之,心里不平靜。
二是鮮明、生動。現在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少有讀者把文章還當“讀文件”一樣了,簡潔、醒目成了第一要求。在此前提下,只有把握好選題保險單,才能起到好的效果,達到預期的目的。所以期刊文章的編輯過程中,標題的制作和修改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應引起高度重視。標題抓住事物的本質,提煉出讓人一目了然的觀點,用一個清楚的視覺符號提示人們所要讀的文章。期刊目錄的標題往往是讀者視覺的驛站,標題的提示作用,會直接影響到期刊的宣傳效果,所以不能隨意標出,要反復琢磨,抓住最本質的東西再立題。
三是標題要具有概括力。能夠準確反映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文章大標題,引題,小標題用了許多,效果往往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要簡潔。風格上簡練、明快,便于讀者閱讀。從標題的獨立性來看,標題本身也能表達完整意思。由于它是文章內容的集中體現,展示文章的精華部分,既可提攜全文,又凝聚文章要義。所以,讀者只讀標題就可以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必再讀文章。或者文章內容并不是自己需要的,而標題做得好,可以拿來當格言警句用,對自己的思想也有啟發。
四是標題要具有雙向交流功能。標題的雙向交流功能是一種層次很高的感情交融。首先作者不是自我陶醉,隨心所欲,他在考慮如何概括文章內容的同時,還要把讀者的情感通過標題調動起來,與自己一起去感受。文字是平面的、靜態的,如果賦予動感、跳躍感,就會活起來、動起來。讓人一看就對文章發生興趣,產生閱讀的欲望。但是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娛樂性報刊,為了擴大影響力、發行量,夸大其辭,甚至惡意炒作的做法則是應該堅決摒棄的。
五是標題制作也有時代感的要求,要有時代特色,和文章及期刊的總體風格渾然一體。情感類的報刊在標題制作上要考慮情感的因素,其顯著效果是好壞、善惡、美丑分明,從而激起人們的愛憎。生活類的要活潑;新聞性、政治性較強的期刊的標題則要嚴謹、準確,讓人信服。
六是標題制作要力求巧妙。具有藝術美感,巧妙新穎不落俗套的標題,更能抓住讀者的閱讀心理,提示文章的主題。整齊均衡會給人以美感;參差不齊、搖曳多姿,又給人以變化的多彩的美感。讀來順暢,易于記憶,便于傳誦,給人以美的享受。
七是美化版面功能。如果作為文字的標題字號大于刊名字號,就是一種違規行為。但是應該客觀考慮的一個現狀是,辦刊理念不斷更新的現代期刊人,早就把標題文字作為視覺藝術的一個元素符號,與色彩、圖片版式等諸多設計方式組合在一起了。
八是市場賣點功能。期刊總是要面對市場的,要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兩個效益從發行量上來,發行量從讀者的購買欲中來,讀者的購買欲從對期刊標題瀏覽后的選擇上來,也就是說標題的特點就是期刊的賣點。標題做得好,賣點就高,市場銷售就火爆;標題平淡無味,賣點就低,雜志就賣不出去。
九是審美功能。標題的審美功能與美化版面功能不同,它主要指標題本身的文化含量所散發出來的美麗和欣賞價值。往往一個好的標題本身就是一條格言警句,一條值得玩味的人生道理。
試想如果標題制作沒有把握以上要點,誰還會想看它的文章呢?
總之,標題的編輯制作要考慮諸如文體,載體(指報刊),與時代風格要求及在使讀者閱讀方便上下大工夫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在工作中靈活掌握,不拘一格,才能制作出好的標題。□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