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匯涓
胡錦濤總書記在西柏坡的講話中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飽含深情的樸素語言,道出了黨中央領導集體堅定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思想和熱愛人民、關懷人民、始終不渝地為人民謀利益的真摯情感,申明了共產黨人的權利觀、情感觀、利益觀。
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堅持立黨為公,權為民所用
當前,全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認識到,社會主義國家領導權力來源于人民,領導者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是受人民委托,代表人民行使權力,因此要把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高度統一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
立黨為公,權為民所用,就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權要為保障人民的權力而存在。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一切領導活動的根本目的。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使我們的決策能夠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立黨為公,權為民所用,就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隨著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利益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廣大人民的民主參與愿望普遍增強,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民主權力,引導人民群眾更好地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參與領導決策,參政議政,群眾的需要是我們的第一選擇,群眾的利益是我們的第一考慮,群眾的滿意是我們的第一標準”。
二、樹立正確的情感觀,關心群眾疾苦,情為民所系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黨優良的傳統和作風,是我黨戰勝敵人、戰勝困難,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因此,在新的歷史階段,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親近群眾,熱愛群眾,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情為民所系。
關心人民疾苦,情為民所系,各級領導干部首先要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要了解群眾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還有什么困難,他們需要領導干部幫什么……要堅決克服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和表面上轟轟烈烈、走過場、擺花架子的形式主義作風。愛民,首先必須知民。知民,才能激發愛心和同情心,并轉化為責任感和使命感。
關心人民疾苦,情為民所系,尤其是要關心那些生產生活遇到困難的群眾,要深入到貧困地區、困難企業中去,深入到下崗職工、農村貧困人口、城市貧困居民等困難群眾中去,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脫貧致富,這是我們領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幫助他們堅定擺脫困難的決心,又要正視他們面對的實際困難,在緊急情況下,暫時性的給予錢物支持,進行“輸血”是必要的,以解燃眉之急。立足長遠,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科技文化水平為核心,靠提升人的素質提升經濟的發展,促其貧困面貌的改變。
三、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利為民所謀
我們共產黨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始終不渝地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來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利為民所謀,首先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改革開放,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這才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根本所在。
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利為民所謀,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落實到關心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而不能停留在口號和一般號召上,要圍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來落實,把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戰略目標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階段性任務統一起來,把實現人民的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結合起來。
四、“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黨的先進性的本質反映
胡錦濤總書記精辟的提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歷史新時期更具體、更準確、更精練的要求。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都應銘記在心,用以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在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情感觀、利益觀的過程中,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也使自己凈化了靈魂,錘煉了黨性。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為人民服務中也從人民群眾身上學習到許多東西,如他們的勤勞、節儉、寬厚、大度、助人為樂、嫉惡如仇、充滿著同情心和正義感等等,時時激勵、感染著領導干部們,使他們深切體會到人民群眾的可親可敬,可愛可依。對照廣大群眾的傳統美德省察自己,從而促進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思想進一步同化,認識進一步深化,感情進一步密切,黨性進一步增強。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情感觀、利益觀,大興親民、愛民、為民、利民之風,為黨和政府樹立了更加光輝的形象,使各級領導干部受到了教育,增強了黨性,使廣大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燃起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之情,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進一步加強,不斷把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好局面和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編輯/李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