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姸
改革開放三十年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十年,也是我縣環保事業迅速發展的三十年。在這三十年里,面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突出環境問題,面對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環境要求,面對生態城鎮建設新任務,面對環境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環保機構尚不健全、自身建設出現問題等一系列情況,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我縣各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和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分析形勢,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突出重點,明確目標,扎實推進,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取得了顯著成就。
第一,環保地位從無到有并逐步提升,近年來得到高度重視。1973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標志著中國環保事業進入起步階段。但我縣環保工作尚未啟動,直至實施改革開放后的1983年上半年,泰來縣人民政府決定在泰來鎮政府內設環境衛生隊,當時只有幾名員工,但是它的意義非常大,可以說實現了我縣環保地位從無到有的跨越。1994年成立環衛處,升格科級單位。機構的演變充分說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工作愈加重要,環保主管部門也在不斷變化和加強中。特別是在“十五”期間,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都把環境保護工作擺上了重要位置,生態省的戰略部署,齊齊哈爾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做出了建設生態市的目標,由此,我縣形成了上下重視、統一協調的生態城鎮建設指揮系統。縣人大常委會多次專題聽取市政府有關生態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匯報,還組織了多次環保執法大檢查。特別在“十五”期間,環境保護已經成為與政治、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焦點問題,全社會關注環保、參與環保、支持環保的熱情空前高漲,環境保護工作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十一五”開始,污染減排工作成為各級領導干部所高度重視。
第二,環境保護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并在近年實現大幅度增長。在改革開放初期,環境投入僅僅是企業進行污染治理,而且很多時候是在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或者重大糾紛后才著手實施。1978年至1991年期間,共計投入環境綜合整治資金248.9萬元,在此后的幾年,投入逐年有所增加,環境綜合整治資金投入在“十五”期間達到了一個高潮,全縣圍繞生態城鎮建設,相繼開展泰湖整治工程、污水處理工程、垃圾收集處置等重點項目,開展區域環境污染整治和企業治污設施的更新建設。這些環境保護的工程、項目,在資金投入上呈遞進式增長,在投入方式上逐步呈現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融資的特點,建成和完善了一批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大大改善了我市的生態與環境面貌。“十一五”期間,這些工程項目共計投入資金近1.4億元。
第三,環境總體質量多年保持平穩,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改革開放后我縣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接踵而至,并在近幾年出現集中反映出來,在此期間主要有兩方面問題嚴重影響環境。一是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但污染整治沒有緊緊跟上,在較長時期內對環境造成污染。1978年,我市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1981年至1990年,經濟繼續快速發展,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14%,工業經濟比重進一步增加,1994年至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38.05%。在這段時期內,環境保護事業剛剛起步,污染整治工作還處于形式單一、力度薄弱的階段,致使之后的整治工作面臨巨大壓力。二是城鎮快速發展,但是環境保護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緊緊跟上,生活源對環境影響延續至今。城鎮人口1978年為18.5萬人,到了2008年,城鎮人口增至33萬人。但是一直到2008年末,我縣污水處理系統才投入運營,面對這樣的實際困難,我縣堅持以加大環境污染整治力度為總線,堅決打擊取締小熔煉、小制革、小褪色等“十五小”場點為重點,整頓治理污染行業,加快污染防治設施建設,使我縣的生態環境沒有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而惡化,全縣整體環境質量基本保持在穩定狀態。空氣環境質量一直比較平穩,三十年來總體符合功能區要求;
第四,扎實推進生態建設,生態城鎮創建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03年啟動生態城鎮建設以來,經過全縣人民共同努力,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于2007年建成省級基本達標生態縣(市)。2008年建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進入試運行階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進一步完善,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得到妥善處理;完成省、市、縣環保重點監管區年度計劃整治任務;主要農、水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從2004年底的44.7%提高到目前的46.9%,森林覆蓋率達到44.8%,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2.67%,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16平方米,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從2004年底的81%提高到目前的95%,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第五,不斷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環保隊伍有了進一步發展壯大。1983年泰來縣環境衛生隊,1994年2月變更為泰來縣環衛處之后又通過幾次行政機構改革,完善了科室的職能,大大提高了環境監察能力。至2008年底,我縣的環保系統工作人員總數達到35人,其中具有大專文化程度以上110人,本科以上65人,中級職稱以上33人,高級職稱的5人,中共黨員74人,在壯大隊伍的同時,加強了隊伍管理,不斷強化黨建工作,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內部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程序,不斷深化政務公開,開展文明單位的創建工作,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