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莫 凡 本報特約記者 羅山愛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新開幕的第48屆巴黎航展在民用飛機領域表現平平,而關于軍機的競爭卻倍加激烈。從戰斗機、教練機到無人機,本屆航展上不再是以往“美俄爭霸”的局面,而是迎來了“美歐共治”的時代。
戰斗機,俄羅斯霸氣不再
《環球時報》記者這幾天在布爾歇機場感受到,本屆巴黎航展開幕后,機場上空各種發動機的咆哮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借助主場之利,歐洲幾大軍火公司推出的“臺風”、“陣風”戰斗機和“虎”式武裝直升機每天都要進行精彩的特技飛行表演,風頭壓過數量眾多的美國軍機。16日法國向公眾開放了全部參展的戰機與直升機,觀眾可以零距離接觸“陣風”和“幻影2000”戰機,甚至還能坐進“陣風”座艙里體驗駕駛戰機感覺。
盡管美國空軍各種型號戰機幾乎全數到來,但對于美國軍火巨頭而言,這次航展似乎壞消息不斷。美國“猛禽”宣布缺席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另一種隱身戰斗機F-35也在航展期間接連傳出負面消息。由于F-22即將停產,希望購買新一代隱身戰斗機的國家只能把希望放在F-35身上。美國在參展的F-35模型的機腹特意畫上有意購買該機的多個國家的國旗,以宣揚它獲得多國青睞的賣點,但這招顯然并未生效。法國媒體在航展期間透露,由于美國始終控制著F-35戰機的核心機密,而且該機單價可能由3000萬美元上漲到600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確認將購買。報道稱,澳大利亞已準備放棄購買F-35而改為引進F/A-18,日本也不肯接受美國強行推銷的F-35,反而更青睞歐洲的“臺風”和“陣風”戰斗機。
巴黎航展曾一度是俄羅斯向西方展示自身新型航空武器的最好舞臺,但這次俄羅斯展出的設備卻極為低調。主打的蘇-35和米格-35兩款戰斗機早已展出多次,歐洲媒體也并不看好俄羅斯戰斗機,認為它們在機動和火控領域與西方差距明顯。倒是首次在國外露面的“超級噴氣-100”式客機每天在航展上空盤旋,為這個航空大國挽回一些顏面。
中國展臺面積的逆勢擴大,讓幾家主流法國媒體都打出《北京意欲征服天空》的標題。不過曾在珠海航展上大出風頭的殲十并未露面,讓很多人大失所望。一名法國記者認為,殲十的機動能力較好,性能應該和美國的F-16、俄羅斯的米格-29以及法國的“陣風”戰斗機等接近,在執行國土防空、空戰格斗時能有上乘表現,價格優勢更不容忽視。但他認為,殲十依然使用俄制發動機,這限制了殲十在國際市場上的推廣。
無人機引領時代潮流
世界航空界早已做出“無人機的時代即將到來”的判斷。由法國達索公司領頭,6個歐洲國家參與開發的“神經元”無人戰斗機在航展期間獲得相當高的關注。由于省去駕駛員座艙,“神經元”隱身性能具有先天優勢。它可掛載投放激光制導或GPS制導航空炸彈,或由地面指揮系統通過實時指令遙控發射巡航導彈等防區外打擊武器,實施超視距精確打擊。
美國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則用最新型“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來吸引歐洲的采購欲望。該機能搭載先進的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可360度不間斷搜索跟蹤地面和空中目標。這只翼展達35米的“鷹”全球航程2.6萬公里,續航能力達42小時。不過,美國希望對歐兜售“全球鷹”的目的,并非為加強盟國軍事實力,而是借機掌控歐洲軍事主導權,這又從一個側面刺激了歐洲發展無人機的熱情。航展上首次亮相的“巡邏者”無人機由法國和德國聯合制造,長航時是它最大特點。另一種吸引眼球的“梭魚”無人機則是歐洲研發的最大型無人機。
低端戰機重受歡迎
不過無論是歐洲的“臺風”還是美國的F-35戰斗機,或者是“神經元”無人機,它們的單價都高得驚人。為了爭奪可能的用戶,各國軍火公司不約而同推出多款“實惠”版軍機。
美國《防務新聞》15日稱,美國和新加坡準備尋找T-38高級教練機的替換機型,所需要的數量高達數百架,未來全球高級教練機的需求可能更大。在本屆航展上,意大利的M-346高級教練機、俄羅斯的雅克-130高級教練機和中國的“獵鷹”高級教練機也因此成為眾多參觀者比較的對象,特別是M-346和“獵鷹”都展出了訓練模擬器,能更好地讓用戶了解兩種機型的操作性能。據介紹,這三種教練機都采用兩臺發動機的設計,能提高安全性能,而且也都具備改裝為攻擊機的潛力,因此對很多囊中羞澀的國家而言具備相當大誘惑力。但比較起來,“獵鷹”獨有的超音速性能讓它更好地模擬新型戰斗機特性。▲
環球時報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