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陳潔現年23歲的陳潔無疑是當代古典樂壇最令人激動的新星之一。近期在美國權威音樂網站KDFc評選的2008年全球30歲以下30位最杰出的古典明星中,她與朗朗、李云迪同在其列,成為亞洲新一代女性鋼琴家的代表。
自她18歲時的比賽現場錄音被“千島湖”唱片公司成功推出后,又應邀與現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唱片公司“納索思”合作,錄制推出了備受好評的《中國鋼琴名曲集》。這是陳潔多年來渴望把中國音樂帶入世界主流曲目的重要一步,同時也使她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以全部本國音樂為主題錄制專輯,并被國際重要唱片品牌發行的女鋼琴家。
何謂“經典”?這個在當今推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時代里被多少濫用了的詞,無可奈何地磨褪了它原有的清高與特殊,身不由己地披上了一件艷俗的外衣。也許在你還沒反應過來時,她已不成文地變成了“出色”、“漂亮”等詞的替身。相信大家每次路過書店,都難免會被許許多多“xx經典散文集”、“xx年度經典語錄”等書籍吸引著眼球。而拿音樂界來說,媒體、海報、節目單上,無數“xx年最經典的演出”、“xx跨時代經典錄音”等標題更是撲面而來。
難道我們已進入了“經典”的時代?
按照字典的說法,“經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權威性的、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最能表現本行業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經典和精品,也是有區別的。精品只是針對指某作品的高質量,而并不具備“經典”所據有的其他特性,
對于我來說,這個詞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涵蓋的時間性?!敖浀洹币欢☉遣荒贻p的,像淘金者篩阿里的金沙那樣,經過歷史的沖刷篩選而沉淀,最終價值永存并被后人珍惜。更重要的是,它擁有一些永恒的,不局限于當時那個時代的靈魂一拿中國文學舉例,從遠古的《詩經》到《論語》,一直到《紅樓夢》、《三國演義》……無不是以其自身的文字張力與穿越朝代的人生哲理活到今天的?!凹t僂”里的人情事故,“三國”中的斗智斗勇,都可在現今社會里找到呼應??杀环Q為經典的作品,不是當時定位的結果,這些經典著作都是穿越了長長的時空隧道和密密麻麻的樊籬,仍然魅力絲毫不減當年地感動著我們。
能在一個領域里成為“經典”已極其不易,能夠橫跨文學與音樂這兩種人類主要的溝通與流傳方式的經典作品則更是屈指可數?!读荷絺兣c祝英臺》、《白蛇傳》、《柳毅傳書》、《董永與七仙女》,因流傳最為寬廣、影響最大,而被稱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它們和其他民間傳說故事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而這四個傳說又全都是愛情故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真摯感情的認可與向往。其中最有悲劇色彩的《梁?!穭t更加成功地以包括中國古典戲曲、西洋配器、舞蹈、電影等各種手法而深入人心,而其膾炙人口的同名小提琴協奏曲則經過50年的考驗,依舊牽扯著我們的心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典”之作。
大約一個月前,剛從墨西哥巡演回美的我接到一個深夜來電。雖然三月的墨西哥還沒有爆發豬流感,但之前的頻繁演…安排與行程奔波讓我對4月初的幾天空白日子感到無比奢侈。“抱歉!一定把你吵醒了巴?有點急事需和你商量……”電話那頭是我在北京的經紀人,“今年5月27號《梁?!氛Q辰那天,國家大劇院要舉辦一場隆重的慶祝《梁?!?0周年紀念音樂會,并想借此機會上演《粱?!返匿撉賲f奏曲。你那天有檔期嗎?”這下我清醒過來了,“時間應該可以,但怎么好像沒聽說過《梁?!返匿撉侔姹景?”“說得沒錯!其實在1985年許斐平先生第一次演奏過,之后在10年前李堅先生在《梁祝》40周年慶祝時也演奏過。但原作者陳鋼老師一直覺得這個鋼琴版本還不夠成熟,所以也一直沒有出版。他希望你能一起參與創作,和他一起把這部作品最后完善”
放下電話后,我久久不能入睡,在50周年音樂會這個特殊的日子被選為《梁?!返匿撉僭忈屨撸⒂谖覈罡咭魳返钐谩獓掖髣≡貉莩?,無疑是個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榮譽,但同時我也清楚地看到這與面臨的挑戰是成正比的。畢竟小提琴的版本已在人們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了根,經過50年眾多大師的演繹,人們一提到《梁?!?,腦海里就會浮現小提琴家那時而如哭如訴,時而激情似火的演奏畫面。我有把握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給大家帶來一個耳目一新,并有足夠說服力的鋼琴演奏版本嗎?
在海外從留學到職業演出這十年來,我深深體會到一個國家的音樂作品對其在世界音樂領域地位的重要性能稱之為主要學派的如德奧、法國、俄羅斯等,無不是有著豐厚的曲目文獻作為支撐的。作為經常旅行各國的演奏家,我常常會因不能更多地通過祖國的音樂讓世界和我們交流而感到遺憾。近幾年我一直在盡可能把中國音樂編入我的獨奏會曲目,并錄制了《中國名曲精選》專輯,希望能將我國美好的音樂帶給世界,能讓外國的演奏家也把中國曲目列入他們的節目單中。我一直渴望著能有更多的選擇,特別是協奏曲方面,岡為這是一個最好的能讓許多國外樂團通過合作,以互動的形式學習了解中國的音樂語言。我越想越激動,這正是個能為推廣祖國音樂盡力的方法啊!當即立斷我訂了兩天后回國的機票,時間實在是非常緊迫了,雖然結果被人們不接受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我依然決定盡我所能,全力以赴!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幾乎每天只睡4小時,首先把所有能找到的版本聽了一遍,特別是比較小提琴版與原有的鋼琴版,我發現前者完美地運用了小提琴特有的“鉆心”特點,以滑弦、揉弦、跳弓等手法把嫵媚婉轉、瀟灑活潑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而后者相比之下則沒有把鋼琴的音色特點與演奏優勢完全發掘出來。我認為如果只是想通過鋼琴把小提琴的東西演奏出來,那么不管怎么彈也只是一個漂亮而蒼白的拷貝而已。弦樂的發聲特點讓演奏者在一個長音里就能表現出七情六欲,而鋼琴從機械角度來講是個打擊樂,也就是說它的一個音發出后就開始走向死亡,所以鋼琴在旋律的表現上達不到弦樂的淋漓盡致的效果。于是我開始著重于設法加入豐富的織體、豐滿的和聲,突出鋼琴的音域跨度、多變音色、力度與彈跳性等優勢。同時加上頻繁地與陳鋼老師切磋交流,我更學到并加入了許多特別的音色語言,像如何通過雙手小二度震音來模仿悲慘的哭泣,以及“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重要性與特殊魅力。
首演的日子在一天天靠近,這部“鋼琴梁?!笔欠褡罱K能如我所愿,成為中國音樂曲目里的棟梁作品要等大眾與時間來決定。我衷心感激能成為這部經典作品歷史中的一分子,并有機會以我的知識與鋼琴演奏經驗為之注入新的生命。雖然表現形式與手法有所差異,但不論用戲劇、鋼琴,或是小提琴、舞蹈,我們最終都在用不同的語言講述著同一個不朽的故事,延續著同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