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英
摘要: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近年來,中國外出就業農民工人數驚人,在國家大力倡導下,各級政府針對農民工參加各種社會保障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制度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總體上看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問題依然嚴重,勞動合同訂立不規范,社會保障與福利待遇差,各種保險參保率低,參保范圍窄等問題的存在嚴重阻礙著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發展。要切實解決上述問題,加速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提出了一些列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民工權益;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F32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9-09-0082-02
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必須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要繁榮發展農村文化、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民工是農村經濟建設的主體,目前,全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人數驚人。據有關統計顯示,全國農村勞動力每年外出務工人數超過1.5億人,其中進城務工的超過1億人,跨省就業的超過7 000萬。巨大的數字背后是大量的農民工在農閑和農忙之間往返流動于城鄉之間,并在企業與企業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由于種種原因頻繁地變換工作崗位。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機械化的推廣、工業建設對耕地的“蠶蝕”、“侵吞”,農村富裕勞動力不斷增多,全國外出務工的農民逐年增加,務工方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這些務工農民很難享受到完善的社會保障。而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解決不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使廣大農民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宏偉目標就很難實現。
一、農民工社會保障現狀
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顯示,近幾年,中國每年外出務工人員接近1.5億人,絕大部分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倡導下,各級政府針對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總體上看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勞動合同訂立不規范、社會保障與福利待遇差、參保率低、參保范圍窄等問題依然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現象依然存在,拖欠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無論打開何種媒體,都有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消息。隨意瀏覽就會發現很多清理工資拖欠的案子。例如:北京勞動監察部門2007年共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違法案件8 979件,為5.3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8 515.2萬元。類似案子不勝枚舉。
2.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合同訂立不規范
在勞動力嚴重供大于求的不均衡狀態下,很多勞動合同都是企業單方面制定的,農民工只是被動接受者,合同明顯存在霸王條款。據調查顯示:在一些正規企業務工的農民工,只有近70%的農民工和企業簽了勞動合同,但這其中只有45%的勞動合同是經過雙方協商簽訂的,這說明勞動合同簽訂率雖然較高,由于合同中單方面規定的“霸王條款”太多,即使農民工手里握有合同也形同虛設。
3.農民工享受社會保障與福利待遇低甚至沒有
城市向來以主人的身份看待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從來沒有把農民工看做自己人,農民工和城市人之間毫無平等可言。由于不被城市認可,因此農民工也被排除在城市福利之外。在那些私營小企業、國有改制企業、酒館飯店打工的農民工,除了每月應當得到的一點點薪水以外,享受不到生活補助,沒有勞動保護,沒有帶薪休假,沒有住房補貼,沒有午餐補助,在計件工資的掩護下甚至沒有節假日。在社會保險上,除非國家強制執行,沒有幾家私營企業主動為農民工辦理養老、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的。在廣大內地企業,農民工的參保率不到30%,他們與城市居民有相同的工齡,更高的技術水平,更好的管理能力,卻拿不同的工資,更低的獎金。對于住房,公費醫療,子女教育福利更談不上。
4.農民工參保率明顯偏低
國家明確規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一樣要參加各種社會保險,要求用人單位無條件為單位職工辦理。但是,由于監管不到位,真正為職工辦理所有保險的并不多。主要表現為:(1)工傷保險:個別行業和地市農民工參保率高;(2)養老保險:“參保”率低,“退保”率高;(3)失業保險:全國參加失業保險的不到1%,和巨大的農民工群體相比,“社保”覆蓋率低的驚人。
二、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的對策
當前,各方關于如何建立進城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采取適時推進的方式,將農民工直接納入到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與此相反,第二種觀點則認為,應建立相對獨立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和前兩種觀點不同,第三種觀點建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民工社會保障新平臺。上述各種觀點都有自己的理由,也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具體執行起來可能都有很大難度,加上中國國情的復雜狀況,所以,還無法全面推廣,只能作為試點在一些地區搞實驗。
1. 完善立法、規范法制,給欠薪者定罪,切實維護民工權益
之所以一些企業主故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與我國法制體系不健全、法制規范不完善有一定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正因為法律的缺失或執法監管的不到位,恰好被這些人鉆了空子,“培養”了他們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慣性”,因為拖欠對自己不會帶來什么大的損失,不會坐班房,不會進監獄,相反還可能有利可圖,為何不拖欠呢?這迫切要求國家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條例,給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定罪,用嚴格的法律懲罰欠薪者,用嚴格的法律威懾欠薪者,膽敢以身試法,必將受到嚴格的法律制裁,讓想拖欠的小企業主不敢拖欠,如果拖欠,就給他定罪。有了法律,如果得不到執行將形同虛設。首先,執法部門必須嚴格執法,凡是有企業遭到舉報,確有拖欠工資的行為,證據確鑿,原因無論由那個單位、那個部門引起,那怕是政府機關,也一樣要受到法律的嚴懲,不得有絲毫偏袒。決不能讓法律成為“白條”,切實提高政府依法辦事的能力,嚴厲查處侵害農民工利益的事件。其次,法律的普及也很重要,針對農民工制定的法律,就必須宣傳、普及到農民工,提高農民工隊伍的法律意識,使他們懂得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三,一方面利用法律的威懾作用給準備欠薪的企業主以法律警示,另一方面對大小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主要經常搞法律培訓,普及他們的法律意識,并定期考核,樹立他們依法用工觀念。凡考核不過關者,不準其招收農民工。第四,在全社會尤其是大城市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讓每個市民都認識到農民工對城市建設所作貢獻,是城市發展的主力軍,城市的維護、美化和快速發展離不開他們,要關愛農民工,自覺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樹立良好的社會氛圍。
2.積極籌建農民工權益保障中心,建立農民工社保電子檔案并實現城鄉網絡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必須有一個機構負責處理,所以,目前要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應有一個專門負責的機構:農民工權益保障中心。保障中心應有國家財政撥款運營,對農民工進行減免費服務。中心全面負責對農民工社會保險(醫療、工傷、養老、失業等)的登記辦理、轉賬、與單位結算、清理拖欠工資、法律援助等事項。首先,在各省會城市建立本市農民工權益保障中心進行試運營,并實現全國省會城市聯網,當積累一定經驗后逐步推廣全國各地市。由中心對在該市就業的農民工登記造冊,建立農民工社保電子檔案,設立農民工個人社保賬戶,通過法律明確規定賬戶的一切權利歸賬戶本人所有。詳細記錄農民工社保費用交納和余額情況。當農民工由一個城市轉移到另外一個城市時,由本人申請,社保檔案將通過網絡自動轉入所在城市社保管理系統。總之,可以通過現代網絡技術,實現農民工走到哪里,社保檔案跟到哪里。這樣,既解決了農民工辦理社會保險的戶籍限制,又解除了農民工流動性大、社會保險不好辦理的難題。同時,通過電子查詢功能,農民工可隨時掌握自己的社保交納情況,解除農民工的后顧之憂。通過網絡化的統一管理,可以實現社會保險基金的集中管理、單獨立戶、專款專用。至于繳費方式、繳費比例應參照一些發達城市如上海、深圳等的做法,實行“三險合一”、分類分層、循序漸進和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
3.完善勞動合同制度,實現網上勞動合同備案管理
中國各級勞動行政部門必須加大對勞動合同簽訂情況的監督力度,對那些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的單位或業主實行嚴厲的法律制裁,增強法律威懾力。同時,有關部門應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制定全國統一的農民工勞動合同范本,積極宣傳教育農民工,幫助他們弄通、弄懂合同的簽訂和使用方法,讓不懂法的農民工能真正能夠利用規范的勞動合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建立城鄉一體的社保體系,徹底解決農村和城鎮社會保障差別,形成城鄉一體化新格局
當前,阻礙農民工社會保險體系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城鄉之間的巨大差別。城市職工基本都有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農村居民大部分不知道什么是社會保障,都還堅持認為養老要靠兒子,尚沒有社保觀念。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建立難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解決農村和城鎮社會保障差別的根本途徑。如果真正做到了全社會保障體系的統一,所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就不存在了。
參考文獻:
[1]陸裕良,王金濤.養老保險離農民工很遙遠[N].經濟參考報,2006-08-18.
[2]來建強,胡作華.農民工養老保險“退保”率高漲[N].農村大眾,2006-02-14.
[3]劉羊旸.農民工有權參加失業保險[N].北京青年報,2005-10-05.
[4]蔣明.特別關注:農民工養老保險亟待完善[N].安徽日報,2006-03-13.
[5]豫川兩地勞動監察部門聯手討欠薪[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01-25.
[6]郭之純.欠薪能否定罪是一道綜合題[N].河南商報,2007-01-16.
[7]本文數據除親自調查取得外,其余多數均來自勞動就業網[EB/OL].http://www.china-ly.com/;農網快訊:http://www.ahnw.gov.cn/;
中國醫療保險網:http://www.bsmg.com.cn/;http://www.sccin.com.cn/zt/mgwq/及http://www.enort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