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憲
解放思想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勞永逸。黨的十七大號召全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因此可以說,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因為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
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之際,我們的文藝領域,甚至包括整個思想文化領域,是否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怎樣才能實現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這一戰略目標?我認為:應當旗幟鮮明地重提“創作自由”。
一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黨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一貫重視、關心和支持文藝工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文藝領域得到了充分體現。
1979年10月30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不久,黨在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進行全面撥亂反正,鄧小平同志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辭》中,針對“四人幫”那一套極左的做法,反復強調要尊重文藝規律,尊重廣大文藝家的獨創性,對文藝創作不要橫加干涉。他說:“文藝這種復雜的精神勞動,非常需要發揮個人的創造精神。寫什么和怎樣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決。在這方面,不要橫加干涉?!?/p>
1986年9月28日,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首次在黨的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實行“創作自由”,指出:“學術和藝術問題,要遵守憲法規定的原則,實行學術自由,創作自由,討論自由,批評和反批評自由?!?/p>
1991年3月1日,江澤民同志在元宵節文藝界座談會上,提出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提倡和鼓勵學術與藝術的自由發展。指出:“在文藝創作中,應該遵循列寧講的一條原則,就是絕對必須保證有個人創造性和個人愛好的廣闊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內容的廣闊天地。”
2006年11月13日,溫家寶總理在第八次文代會和第七次作代會上發表講話(其中一部分公開發表時題為《同文學藝術家談心》),重提“創作自由”。指出:“實行‘雙百方針,就是要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保障學術自由和創作自由,鼓勵解放思想,提倡兼收并蓄,尊重客觀規律,為文學藝術家探索真理、勇于創新,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學術土壤?!辈㈥U述了創新與解放思想的關系:“創新與解放思想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思想解放是因,創新是果。離開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創新。倡導創新,就必須首先解放思想?!磺行碌乃枷?、新的理論、新的發明、新的創造,它的產生、發展和完善,都需要解放思想作為必要條件。”
2008年5月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學術自由”??倳浽诒贝髱熒碜剷系闹v話中指出:“尊重學術自由,營造寬松環境,切實把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由此可知,黨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對文藝規律和創作規律的認識是十分清楚的,態度是十分鮮明的,完全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那么,今天的文藝領域乃至整個思想文化領域是否真正達到了“創作自由”、“學術自由”、“批評和反批評自由”的境界呢?
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央文藝政策的調整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總體上看,文藝領域長期以來受極左思潮的影響逐步得到清理,文藝政策不斷完善,文化環境日益寬松。但是,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形勢和黨中央對文藝工作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些有形無形的東西還束縛著人們的思想,文藝領域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
譬如: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極左的東西并未完全根除,自覺不自覺地影響和制約著人們的思想和手腳;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長官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和影響著文藝的發展(有人戲稱:沒有橫加干涉,有豎加干涉);隨著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作品審查等有關制度應當在法制的軌道上得到完善和規范,應當逐步形成依法促進文藝繁榮和依法管理文化產品的法律制度和社會風氣;由于法制不健全,導致文藝領域急功近利、粗制濫造、金錢至上等不良風氣盛行,一些“過度自由”的低俗不堪的文化產品充斥市場而得不到應有的制裁;文藝批評風氣不正,實事求是、敢講真話、堅持真理的批評十分缺乏,而言不由衷、圈子主義、吹捧肉麻的所謂評論則比比皆是;……
針對上述問題,我以為,當前文藝領域進一步解放思想,最突出、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在堅持民主法制的前提下,重提“創作自由”,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一繁榮文藝和科學的方針,實實在在地而不是當作口號,貫徹到文藝工作乃至整個思想文化工作中去。
二
應當說,現在的文藝政策和環境是相當寬松和自由的,至少可以說是新中國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這里之所以用“之一”這個限制詞,是因為改革開放初期,撥亂反正之后有一段相當自由活潑的繁榮期,具體說就是80年代初期和中期。
正是在這個時候,“創作自由”最先由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他的被譽為“時代懺悔錄”的《隨想錄》中提出來的。巴金先生反思時代,解剖自我,認識到“創作自由”的可貴和必須,他說:“‘創作自由是創作繁榮不可少的條件”,“從‘創作自由起步,會走到百花盛開的園林。‘創作自由不是空洞的口號,只有在創作實踐中人們才懂得什么是‘創作自由。也只有出現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說明什么是‘創作自由?!?/p>
這就是說,“創作自由”既是文藝繁榮的條件,也是檢驗文藝是否真的繁榮的標尺。或者說,只有真正實現了“創作自由”,才會“出現更多更好的作品”,才會“走到百花盛開的園林”。這難道不是經歷了長期“左禍”和“文革”災難之后得出的金玉良言?難道不值得每一個文藝工作者尤其是文藝工作的領導者深長思之嗎?
我們應該深刻反思、認真總結多年來“極左”特別是“文革”的歷史教訓,從中得出有益的啟示。中國現代文學館有現代文學史上的“七大師”,即魯(迅)、郭(沬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和謝冰心,這七位大師除了魯迅一人過早地去世,其余六位都進入了新中國。有人將他們新中國前后的作品進行對比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當中幾乎沒有一人能夠超越自己解放前的作品。這實在不能不令人深思,難道他們集體“江郎才盡”了嗎?抑或他們擔任領導職務(其中多位擔任新中國文化方面的領導職務)影響到個人創作嗎?還是有其他方面的復雜原因?我想,有沒有“創作自由”的環境和條件(包括主客觀兩方面),無疑是最重要的原因。這只要讀一讀陳毅同志1962年3月6日在廣州向知識分子“脫帽加冕”的著名講話,就十分清楚了。
如何看待和評價改革開放30年來的文藝?如何看待和評價建國60年來的文藝?檢驗的唯一標準,就是看留下了什么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和有影響的作家(藝術家)。可以說,什么時候達到了創作自由,什么時候的文藝(科學)就百花爭艷,滿園春色;什么時候背離了創作自由,什么時候的文藝(科學)就萬馬齊喑,百花凋零。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們希望通過新一輪的解放思想,通過重提“創作自由”,能夠使我國的文藝創作和文化創造,真正達到一種自由創造的理想狀態,實現十七大提出的“兩大一新”的偉大目標。
三
我們不應當忌諱“自由”,更沒有必要諱言“創作自由”。
自由、平等、民主、科學,這些既是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口號和旗幟,也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追求。更何況“創作自由”的“自由”并不是一個政治概念,它是一個哲學意義上的范疇,是一種創作的狀態和境界。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由是根據對外界必然性的認識來支配我們自己和外部世界。毛澤東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創作自由正是這個意義上的“自由”。
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著名講話中提出 “雙百”方針的時候,他就一口氣連用了幾個“自由”。他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認為會有害于藝術和科學的發展。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當采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p>
隨后不久,毛澤東同志又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強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一個基本性的同時也是長期性的方針,不是一個暫時性的方針?!辈⑶抑赋觯骸鞍倩R放是一種發展文藝的方法,百家爭鳴是一種發展科學的方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個方針不但是使科學和藝術發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廣之,也是我們進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
然而,這個“基本的”、“長期的”方針,這個可以推廣到“進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并沒有得到切實有效、一以貫之的執行。反右、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直到文化大革命,哪有什么“雙百”方針可言。即使到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在一些問題上也仍然有過曲折和反復,如“創作自由”雖然寫進了黨的《決議》,但不久就隨著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而銷聲匿跡了。
其實,所謂“創作自由”,就是創作達到了一種自由創造的理想狀態,也就是進入了創作的“自由王國”。只有真正達到了“創作自由”,進入了“自由王國”的境界,才能充分張開想象的翅膀,才能盡情揮灑飽蘸激情的筆墨,才能有效發揮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正如黨的十六大報告所言:“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這要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在全社會認真貫徹?!薄胺攀肿屢磺袆趧印⒅R、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保ㄟ@樣詩意的表述在黨代會的報告中極為少見,十七大報告亦有類似的表述)
很難想象,當我們的作家、藝術家,包括理論家、學者乃至科學家在內的所有從事精神創造的勞動者,他們在從事精神創造的時候瞻前顧后、畏首畏尾,顧慮重重、憂心忡忡,在那里揣摩領導意圖,在那里窺測政治風向,這樣能夠創作出什么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來。
需要鄭重說明的是,創作自由,決不是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發表什么就發表什么,想罵人就罵人,想誹謗就誹謗,……這樣只能導致混亂和無序。任何社會,任何人群,都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任何有理想有追求的作家藝術家,不僅會以社會責任約束自己,還會以法律和道德來約束自己。
因此,我們的文藝理論界,應當進一步解放思想,鮮明地提出“創作自由”的口號,高揚“創作自由”的旗幟。我們的文藝理論建設,應當為“創作自由”正本清源,為“創作自由”構建理論體系,為“創作自由”營造輿論環境。為我國的文藝創作同時也包括文藝批評和文藝理論自身由“必然王國”進入到“自由王國”,為我國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