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昆
本場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觀中打開生活的視野;心靈的旅行,在精神世界、歡樂痛苦中揚起思想的風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戰、失敗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跡……
請以“旅行”為話題,立意自定,標題自擬,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思路引擎:“旅行”這一話題作文可寫的內容很寬泛,沒有修飾語,沒有限制詞,只是“旅行”一個詞語,可見給予學生寫作的空間很大。我們不妨采用“化大為小,化虛為實”的方法,運用發散思維,尋找行文的切入點。可在中心詞“旅行”前加修飾語,縮小其范圍。如:自然的旅行、心靈的旅行、人生的旅行、知識的旅行、書海的旅行等。以自然的旅行為例,如果整篇文章只是局限在自然的旅行中,就會流于空泛而缺乏深度。應寫出在自然的旅行中自己明白了什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應借景生情,不能只是膚淺地寫自己所觀賞到的景物。在文體的選擇上,適宜寫抒情性散文,但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素材必備
1.旅游是知識之路。——[美國]羅伯特?麥金托什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春秋]孔 子
3.沒有知識的旅游者是一只沒有翅膀的鳥。
——[波斯]薩阿迪
4.旅行對我來說,是恢復青春活力的源泉。
——[丹麥]安徒生
5.旅行教給人們寬容之美德。
——[美國]愛利克
6.旅行是真正的知識最偉大的發源地。
——杜 南
7.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晉]王羲之
8.旅游是獲得愉悅感和浪漫性的最好媒介。
——[英國]麥金托什
9.對青年人來說,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對老年人來說,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英國]培 根
10.旅行在我看來還是一種頗為有益的鍛煉,心靈在旅行中不斷地進行新的未知事物的活動。
——[法國]蒙 田
現場作文一
讓心靈去旅行
馬方玉
也許繁忙的工作讓你淡忘了曾經那些繽紛的夢;也許升學的壓力讓你那清純的笑容成為美好的記憶;也許紛擾的塵世讓你那顆原本充滿活力的心漸漸麻木;也許這太多的也許正在消磨你的意志,吞噬你對生活的激情。這時,不妨給自己尋一片心靈的晴空,讓心靈去旅行。
讓心靈去旅行,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是李白“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灑脫;是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信念;更是三毛“撒哈拉的盡頭,是我綺麗的夢”的衷情。也許你沒有陶淵明的淡泊心態,但你可以在名利之外尋找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也許你很忙,但當你真的抽出一些時間讓自己的身心放松時,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還如從前,并沒有因為你的休息而錯過什么。讓心靈在緊張忙碌中偷閑片刻,讓心馳騁在夢想的原野上,盡情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美景。
讓心靈去旅行,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鈔票,亦不需要多長的時間。你可以在日出清晨,一冊書卷,閑看庭前花開花落;你可以在落日黃昏,一杯清茶,靜觀窗外云卷云舒。此時的你遠離俗事的紛擾,心靈早已展翅飛翔在自由的天空,而這一切只需要你懂得如何讓心靈走出那漆黑的夜空。
讓心靈去旅行,你可以沿著曲曲折折的山路,一路收藏點點滴滴的風景;你可以在柔軟的沙灘上,尋找你蔚藍色的夢,撿拾起零零星星的貝殼;你可以在萬籟俱寂的夜空下,尋找生命的北極星,你可以……太多的事可以做,太多的路可以走,太多的方式可以選擇,只要你愿意,花落水流不是無情而是有意。
別再讓自己忙得像個陀螺,別再讓青春的眉頭緊鎖,別再將你的激情冷藏,給自己一點時間,找一片天空,找一處世外桃源,讓心靈去旅行。
現場作文一
旅行進行曲
李敏
冬去春來,柳絮在春風的幫助下,開始了它又一次的旅行;歲月如歌,游子在母親的思念里開始了他又一次的旅行;日日夜夜,學子在恩師的教育下,開始了她十年寒窗的求知旅行。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旅行進行曲。
——題記
春天進行曲
飛舞的柳絮,盡顯春日的生機。你看,那河邊的嫩柳在春風里伸展著胳膊,展示它婆娑、裊娜、嫵媚的姿態。它猶如一位美麗的新娘,在梳理自己的長發。柳條,漸漸地綠了,是春天來了。那綠葉兒,惹得東風吹響了歡愉的口哨,好一首悅耳動聽的春天進行曲。
在春天進行曲中,柳兒開始了旅行。
望月進行曲
穿過大街小巷,他獨自踏上異鄉的征程。在母親的聲聲囑托中他走出了熟悉的小屋,背起行囊,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旅行。陌生的燈光下,他望著遠處的高樓大廈,這是他和兄弟們一起建成的,他覺得自己很偉大,因為美化城市的建設中有他的一份功勞。
累了一天,拖著疲憊的身軀,他走向冰冷的宿舍。繁星閃閃的夜,他覺得異常寒冷。今夜無眠,一輪明月溫柔地照著,可他卻固執地認為,這月亮沒有故鄉的月亮明,因為故鄉的月亮讓他感到溫暖,讓他在夜里安然入睡。異鄉的月亮讓他傷心,讓他無法入睡。
黑夜里,他孤獨地遙望星空,稀疏的星兒伴著凄涼的月兒守候夜的寧靜,他靜靜地望著,想著……
讀書進行曲
知識的海洋無邊無垠。曾幾何時,她開始了求知的旅行,但那通往知識的道路猶如十八彎的山路,越往上越崎嶇不平。縱然如此,她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旅行。埋頭于書山題海間,她為未來努力著。在書中,她找到了旅行的快樂,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書讓她平凡的生命變得韻味無窮。
一本書,一間寧靜的小屋,她開始了旅行,讀書進行曲正悄悄奏響。
快樂的時候,讓笑聲旅行;失望的時候,讓希望旅行;絕望的時候,讓信念旅行。聆聽不同的旅行進行曲,你就會感到快樂。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5分+發展等級15分=50分
【言之有據】
本文是一篇構思巧妙、形式新穎、內容充實的作文。標題“旅行進行曲”新穎別致,題記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三個小標題分承題記從三個方面詮釋了標題的內涵,使主題鮮明突出,結構自然圓合。同時語句如汩汩流水自然流暢,且富含哲理。
延伸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子二人有一天去郊外游玩。父親沿著一條筆直的大路邊走邊看,很是高興。可是兒子盡選擇彎曲的小路走,有時還要爬坡、跨水渠,累得滿頭大汗。父親問兒子:“明明有筆直的大路你不走,偏要走彎曲的小路,這是何苦?”兒子說:“走彎曲的小路看到的景色多,看得真切,很有意思。”
請以“彎路與直路”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標題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本文題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1)從思考人生的角度來看。“彎路”象征人生的逆境,“直路”象征人生的順境。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因為環境和機遇的不同,有的是逆境,有的是順境,然而,就整體人群而言,人生處于逆境的是多數。所以要正確處理“彎路”與“直路”的關系。(2)從人生處世的角度來看。譬如“旅游”“交際”“政務”“論壇”等,都體現出“彎路”和“直路”的藝術。“旅游”名山大川,如果坐纜車,雖然臨空鳥瞰,然而,卻錯過了拾級而上享受“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美妙;“交際”之中,免不了做人的思想工作,那就要講究走“彎路”的藝術;至于“政務”“論壇”,往來于國與國之間就更加需要“彎路”與“直路”并舉了。
總之,針對這一話題,可以選擇的立意角度還有很多,但不管怎樣,都需要在寫作時加強認知的哲理思辯性和主觀情感性,在敘述故事以及講道理時要體現出文采。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陽光下,一只油漆斑駁的木船,傾斜地擱淺在波濤之外,在黃燦燦的沙上做著它蔚藍色的夢……它在想什么呢?是追憶逝去的夢想,還是放飛未來的希望?抑或是……
請以“漁船的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標題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對“漁船的夢”這一話題作文,首先要弄清話題的內涵,挖掘它深層的引申意義和象征意義。本話題的中心詞是“夢”,修飾語是“漁船”。“漁船的夢”是什么呢?我們要調動思維,發揮想象,巧妙立意。下面提供幾種立意方式,以供參考。
(1)由“油漆斑駁的木船,傾斜地擱淺在波濤之外”,可以想象漁船所經歷的磨難,雖然大海的巨浪把它推向了岸邊,使它傷痕累累,但仍做著有關未來的夢。可引申出“在人間,如船在海上,擱淺是常有的事,被排擠在人海之外,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失敗,只要心中還有永不言敗的信念,定會再次駛向遼闊的大海,在有些復雜卻又單純的人間愜意穿行”。(2)由“擱淺漁船”仍沉浸在逝去的美夢中,引申出“人如果只回想過去的輝煌,那原先的成績只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3)由“擱淺的漁船”做著放飛未來的美夢,夢想未來的新生活,夢想有一天,狂風大作,波濤涌來,讓它又重歸大海,重新放飛對未來的希望。可以引申出“只要有顆不滅的心,堅強的信念,執著的堅持,不屈的等待,勝利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還可以進一步聯想,“擱淺的漁船”是否可以象征遠離家鄉、在外受挫的游子,在做著歸鄉的夢;是否可以象征還沒回到祖國懷抱的期盼回歸的臺灣呢;是否可以象征高考失利的學子,在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期待著再次遠航呢?無論怎樣寫,都要發揮想象,巧妙引申,切不可就事論事。文體上可編寫故事,也可寫成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