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陽
[摘要]多媒體課件逐漸用于教學是近年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和網絡技術的逐漸普及而興起的。研制多媒體課件已成為各國教育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方*未艾、蓬勃發展的一項事業。由于多媒體課件通過程序將圖像、動畫、聲音、音樂、文字動態地整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復合性教學的手段,而經過整合后用綜合性的技術和藝術語言講述或演示出的知識信息,通過學習者的視覺、聽覺、觸覺、思維的接受和反饋,全方位、立體性地調動了學習者的學習情緒和思維能力,使沉悶的學習過程變得生氣盎然、趣味十足,使抽象、深奧的道理變得生動具體、容易理解。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而且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使學習過程具有了交互性、及時反饋性、過程的可控性、重復性、較大范圍內的可分享性和可交流性。,
[關鍵詞]電化教學 多媒體課件制作
中圖分類號:G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1020198—01
一、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存在的問題
制作課件時沒有考慮課程的特點制作多媒體課件,并不是任何課程中的任何章節都適合,而是要經過篩選,選擇那些不易用語言文字或其他形式表達的教學章節,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而對于一些易于用語言表達的,或比較抽象的、無法用圖片、動畫或視頻文件表現的,則不適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制作課件時誤認為各種媒體應用越全越好多媒體課件是一種調動多種媒體為其服務的手段,包括文本、聲音、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從理論上說,媒體應用越多,其所要表現的內容就越豐富,其效果就越好,但要考慮一個度的問題。有時,過多的媒體刺激會引起學生的心理疲勞,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干擾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所以多媒體課件在制作過程中決不能照搬課堂,也不能把各種媒體無原則地組合,而應該在充分考慮其教學特性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
偏重課件制作的技術質量,而忽視了教學質量有些教師做的課件可能界面美觀、條理清晰、環節俱全,且操作簡便靈活,技術質量很高,但忽略了課件的教學質量,特別是講授新課部分,很少的幾頁就過去了,并未透徹講解,未全面體現教材內容和教學過程,未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樣就沒有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比如我們在制作課件時通常將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在章節的目錄中用一種特殊的顏色和字體顯示出來,另外在每章的小結中再次通過同樣的方式加以強調,以使學生從一開始接觸這一章就知道把注意力放在哪些問題上,課下復習時重點復習哪些內容。
二、制作多媒體課件需要注意的重點
(一)學習情緒的立體性調動功能。一個成功的多媒體學習軟件應該是通過程序將圖像、動畫、聲音、音樂、文字動態地整合、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多方位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在研制和評價一個多媒體軟件時,應將其是否具有這一功能放在重要位置。全方位應用多媒體手段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創造單純的課堂教學所不具備的多種教學手段,從而立體化地調動學習者的學習情緒,晟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效率。但綜觀現有的一些多媒體軟件,很多都不具備這一功能,應用的多媒體手段較少而且應用脫節,除了幾幅與內容沒有有機聯系的靜態圖畫外,就只有教材中的大量文字在屏幕上移動,使學習者索然無味,根本達不到立體性調動學習情緒的目的。建議對學校和公司的多媒體課件進行鑒定時,應將此作為基本的功能要素進行鑒定,不具備這一功能的不能稱為多媒體課件。
(二)知識結構與表現形式的高層次整合功能。在多媒體課件中,某一課程的知識結構是否通過研制者深入研究,是否在高層次上使知識之間有內在的有機聯系,其各章節之間的內在邏輯性、體系性是否強,關系到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質量。一個成功的多媒體課件一定是研制者在對內容進行全面把握和深入鉆研后,將內容與多媒體表現形式進行了重新組合,并找到了最佳表現形式、具有內容與多媒體形式高層次整臺功能的課件。
(三)形象生動的釋疑解難功能。書本和單純課堂教學由于使用的是平面的書頁、平面的黑板和教師口頭講解,其二維空間很難描述、也無法表現抽象性、隱蔽性、立體性并運動著的三維事物,更不用說將其變動動態模擬出來,這使傳統教學手段留下了很多遺憾。而多媒體課件由于應用了計算機及現代多媒體技術,能夠從事物的深度和廣度、從表象到內在、從靜態到動態、從流量到存量、從運動到瞬間全方位、全過程地揭示出事物的規律性。因此,成功的多媒體課件必須具有強大的、形象生動的釋疑解難功能,如:在天文學中模擬天體行星運動、在力學中模擬流體運動、在會計學中模擬資金流量、存量轉換、在地質學中模擬巖漿和地殼的運動等等,使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容易得到啟發和解決,這必將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人類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課件應遵循的核心意義
(一)課件應該以服務教學為前提。一個課件制作得是否成功,首先應看它是否滲透了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方式,能否有效的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后再來看它在多媒體技術方面運用的如何。所以教師在設計制作課件時,應清楚地認識到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這只是實施教學的一種手段,多媒體本身只是一種教學工具,CAI課件的作用只能定位于“輔助”上。因此,在實施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工作重心還是應放在認真鉆研傳統教學當中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方面,并深入研討如何將最科學、最先進的理念、思想和思維方式融入到多媒體課件之中,這樣制作出的課件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功效。
(二)課件應該以提高效率為目的。提高教學效率是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最終目的。提高教學效率包括兩層意思:從教師的角度說,是借助CAI教得更輕松省力;從學生的角度說,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東西。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變靜態的掛圖為可操作的動態的畫面,變教師的單一說教為形象的視昕刺激,變抽象復雜的問題為簡單具體化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主動,這樣,課堂的教學效率勢必會提高,課堂的教學容量也會相應地擴大。
四、總結
總之,現代化的技術必須要有現代化的思想與之相適應。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應圍繞教學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務教學為宗旨。作為課件設計者的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課件結構上,可采用模塊化思想,變“線性結構”為“非線性結構”,將課件設計成學生自學的導航器,增強課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課件流向能夠依據教學需要隨意調度。同時,還要考慮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這樣才真正抓住了多媒體教學的精髓,才能為課堂教學創設出一個和諧美好的教學氛圍,使我們在實際教學應用中發揮出多媒體的最佳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