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怎樣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怎樣把梳子賣給光頭的人?怎樣把鞋賣給光腳的人?老實說,我不知上面三個營銷課本上經常出現的問題的答案。但現在,我們卻在做一件自己以前都懷疑的事情:專為女性制作一份數字化生活的讀物——《iLady》。雖然從來沒有人下過定義,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科技類的媒體讀者幾乎都是男性。即使將目光投向數字化應用更發達和普及的發達國家,也從未所聞有人為女性制作一本倡導數字化生活的讀物。
然而,在2008年一系列的讀者取樣調查中,我們發現幾乎70%的讀者妻子會閱讀本刊,哪怕有的只是隨手翻幾下,而近幾期的讀者調查反饋表中發現,這個比例還在提高。為什么?哪怕是我們自己都很為這個高比例而驚奇。而事情的答案其實很簡單,部分極具生活感的內容吸引了讀者的妻子,女人都是戀家的,接受一本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的雜志似乎并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這一切都是偶然嗎?不,是必然。時代在變化,年輕一代的女性的想法已經完全不同,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一代中國女性,是目前最重要的消費群體之一,而且觀念前衛,數字化生活自然也在其中。不然怎么會有琳瑯滿目的女性數碼產品?還有那纖纖玉手中的一絲數碼窈窕。雖然道理在這里放著,但女性畢竟是女性,像男人一樣買本數碼產品雜志去研究的女性可謂鳳毛麟角。所以,我們決定在雜志里面專門開辟一片空間,以純女性的角度滿足女性的數字生活需要。
巧合的是,在《iLady》在緊張的制作過程中,編輯部收到武漢一位忠實讀者的電子郵件,提到了《數字家庭》是他和她的妻子都喜愛的雜志。《iLady》的加盟,讓《數字家庭》在形式上更家庭了口那下一步是?No,我們目前還沒有《iChild》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