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是否會出現膨脹,關鍵就在人民幣登陸規模的大小,這是我們完全未知的。明年3月是一個觀察點,但是不見得是一個預測點。關鍵就看人民幣。我爪人認為中國經濟的通脹是明年3月才考慮的問題。
人物簡介
何春盛曾服務于臺灣惠普(HP)公司,經營管理臺灣力瑋實業公司并成功上市。1999年榮獲臺灣企業管理經理最高獎項“總經理菁英獎”的殊榮。在20多年管理實踐中,何春盛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品牌管理、職業規劃等經驗。
我認為中國已然走出了經濟危機。研華的業務分布于歐洲,美國、日本等地區,我剛從日本出差回來,發現這些國家還處于危機當中。我們現在正面臨后危機時代的挑戰,我想大家都有非常深刻的體驗。
我們經過這次危機之后,有很多的改變,首先是產業結構的改變,其次是價格模式的改變。此外,企業管理的模式、員工的價值觀也在改變。比如,在這一波經濟危機里,很多員工無緣無故接到通知說,你下個月不用再來。員工會怎么想7經過后危機時代,員工的工作價值觀在改變,我們作為企業的經理人必須要注意到這種改變。
我們看到政府對企業的干涉會越來越多,美國最推崇的資本主義,現在也開始介入到企業中來。可以看到,整個社會制度都在改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混搭”,公民社會的形成。比如在今年年初,臺灣有些民眾上街頭抗議當局沒有保障勞工的工作機會,抗議企業不斷裁員,平民百姓挺身捍衛自己的權益,公民社會已然形成。同時社會對企業的要求提高,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比以前更嚴格。
最后一點便是,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改變,變得更簡單,不再一味追求奢華的生活,而是回歸簡單自然的生活,比如在臺灣、香港、韓國,騎單車上班的人越來越多,這都跟新一輪經濟危機對人類價值觀的影響有關。
研華公司作為全球工業電腦的領導者,我們也不斷在創新,包括我們盈利模式的創新,以及我們的行銷模式創新,最近我們推出一個叫DMF的新營銷模式。希望透過Web Marketing,Call Center對最終客戶做最好的覆蓋,這是一個行銷模式的改變。還有我們前年推的GIE(全球整合型企業),SSC(Shared Service Center)資源整合共用模式的創新;我們每年在公司各個部門舉辦內部的創新競賽,每個部門提出一到兩個這一年度的管理創新來參加比賽。透過營造這樣一個創新的環境,使公司具備有創新的文化。
我認為未來的企業應該有這幾個特征:渴望變革,創新超越各種想象。全球整合,顛覆性的業務創新,真誠的社會責任,這樣的企業才可以長足發展。
有記者曾問我,中國是否能帶領世界走出經濟危機?我考慮了很久,遲遲無法給出我的觀點。客觀、理性地分析,中國尚沒有足夠強大到可以帶領世界走出經濟危機,但是主觀感性地來說,我與絕大部分的A,--樣,希望中國有能力做到拯救歐美日經濟,甚至全球各國正在失業的百姓,這也是在印證中國是經濟強國,能夠對全球做出較大貢獻。我認為,中國有潛力可以帶領全球走出經濟危機的原因有四點:
1、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
相對于歐美,中國的市場規模相當大,而且許多需求還尚未被滿足。以汽車行業為例,今年全球的汽車業都瀕臨破產倒閉,但中國的汽車市場不減反增。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成長帶動了歐洲、日本甚至美國汽車零件的業績,也稍稍地支撐了歐美日汽車業的嚴重衰退。再來看中國的自控市場。IMS Research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包括可編程控制器,機器視覺、人機界面、伺服和步進驅動器、中低壓馬達驅動器和工業計算機在內的中國自動化控制系統市場
核心觀點
政府對企業的干涉會越來越多,美國最推崇的資本主義,現在也開始介入到企業中來??梢钥吹剑麄€社會制度都在改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混搭”,公民社會的形成。
核心觀點
在美國,日本與北歐一些國家,綠色干凈能源已經成為經濟大國的重要政策,包括課征能源稅,或是實行汽車排放管制、商品必須標示二氧化碳產出率等政策。只有政府公權力的介入,Green Policy才有實現的可能。規模在2013年將達到1311億元人民幣,整個中國自動化控制系統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在12%左右。
2、中國的金融體系并未受嚴重的創傷。
或許由于過去中國政府的外匯管制政策,中國的金融體系,不像歐美的銀行受到很大的波及。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6月,中國還有將近21316.06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3389萬盎司的黃金儲備,足以應付金融危機。不但如此,還放寬了銀行融資活絡經濟。
3、中國老百姓口袋還有錢。
此次次貸危機暴露了美國人民的高負債比例,而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透露,08年中國民間的儲蓄率高達51.3%。雖然這些錢都是以存款的方式寄放在銀行,以準備小孩子上大學或緊急醫療之用。但在政府各種補貼政策的誘導下,也流出一部分來刺激經濟,如家電下鄉,拯救了中國的家電業;購車補貼政策,帶動了中國汽車業40%的成長。
4、中國政府保八的政策。
GDP的增長保證8%,就是保持中國社會的穩定,也就是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為了解決就業問題與金融危機。4萬億人民幣用在各項基礎建設上,包括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站、醫院醫療設備,這些建設采購的設備幾乎70%是來自歐美日等國家的產品,自然也帶動了全球的經濟,因為只有中國有能力、有需要在這些基礎建設上大力投資。
中國其實有龐大的市場來帶動全球的經濟復蘇,這有點像是將過去20年歐美日等外國在中國的投資,與億萬國民努力打工創造出來的金錢,這些錢又都吐了出來,這對中國的企業到底帶來了什么?值得大家的深思。
能夠帶領全球走出低迷,是中國作為一個地球村的一員應盡的義務,也樹立了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只是我認為,中國在這個時候,應該同步提升本土企業之產品研發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才是中國之福。
9月23號,在紐約聯合國舉辦的氣候變化高峰會上,胡錦濤主席的演講,表現出大國的風范與責任,中國在2020年前,將改善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將干凈新能源比例提高到]5%。我們很高興見到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除了承擔拯救全球經濟危機之責任,也開始承擔綠色社會責任。
在美國,日本與北歐一些國家,綠色干凈能源已經成為經濟大國的重要政策,包括課征能源稅,或是實行汽車排放管制、商品必須標示二氧化碳產出率等政策。只有政府公權力的介入,Green Policy才有實現的可能。
研華公司由研發到制造,都充分考慮到資源之回收與再利用,工廠也都符合ISO14000之各項要求并通過認證,我們正積極開發一系列產品,投入綠能產業的應用。這些綠能產業為研華的現在及未來帶來極大的商機,今后15年,中國每年將安裝5000臺風能發電機,全世界之風能發電機需求每年至少15000臺,全世界太陽能板之生產材料晶硅,絕大多數是在中國生產,中國有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綠能產業國,研華科技在這一場綠能產業革命中,將不會缺席。
采訪整理/本刊記者陳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