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FESCO成立30周年之際,在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市場司的指導下,由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FESCO)、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協辦,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提供媒體支持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30年高峰論壇暨FESCO成立30周年慶典”在北京隆重開幕。來自北京市政府、市國資委等政府部門領導、學界泰斗、在華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及媒體計350余人,參加了慶祝聚會和高峰論壇。
作為引領、推動中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業務誕生和發展的中國第一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FESCO在成立30年之際,組織此次高峰論壇,旨在凝聚社會各界力量,促進業內交流和行業發展,共同推動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北京外企服務集團董事長霍晨光在《30年的奮進與思考》主題演講中指出,1979年11月,FESCO向外商派出第一名中國雇員,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就在這個歷史必然的偶然中開創了。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外企業的發展,給予FESCO這樣一大批中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發展的歷史契機。他說:“30年中的每個十年,我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都會邁上一個新臺階,對外開放都會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也與時俱進,不斷實現自身結構與功能升級,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一股強大力量。30年中,FESCO也經歷了三個跳躍式發展階段,在與中外企業共同見證、引領、推動中國人力資源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從‘管理到‘服務的市場化轉型,并繼續努力開創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道路。”他指出,“30年的積淀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一筆重要財富,廣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應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同時也要明確未來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需要借助中外企業發展之力,更需要廣大行業內企業齊心協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市場司司長畢雪融說,“中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開拓創新,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道路。相關企業充分發揮專業化開展人力資源服務的優勢,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提升經濟環境、維護企業和員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就業和人才有序流動等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畢司長強調,人力資源服務行業還面臨著行業總體實力不強、業態規模偏小、機構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需要在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總休方針指引下,以專業化、產業化、國際化為目標,努力增強實力和競爭力,以誠信為本,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為文化基礎,努力打造軟實力,樹立行業形象。
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王忠明、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一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劉建輝、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亞區人力資源總監何奕等嘉賓與央視《對話》節目主持人陳偉鴻進行了精彩的圓桌對話。
論壇結束后,500位各界人士出席了“FESC030周年慶典”酒會。席間,30位與FESCO一同走過30年光輝歲月的老員工獲得了FESCO的榮譽表彰;FESCO協辦的《職場中國》節目,在主持人那威的風趣主持下,與信達中國區高級副總裁魏剛、諾華制藥中國區人力資源總監金麗華、資深FESCO外派員工高泱等嘉賓,現場演繹了FESCO與廣大外資企業和員工共同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