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龍 朱 健

2008年底,長興縣一舉摘得“國際花園城市”桂冠。在經歷了多年的陣痛之后,長興,這個在馬可?波羅眼中中國“美麗的地方”,終于重歸“美麗”。為了找回這已經痛失的“美麗”,長興縣人大常委會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持續了6年之久。
2008年11月10日晚,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凱悅酒店燈火輝煌。來自中國、日本、沙特阿拉伯、愛爾蘭、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43個城市正在這里角逐有著“綠色奧斯卡”之譽的“國際花園城市”稱號。
當晚21時25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專員、國際花園城市競賽委員會秘書長阿蘭?史密斯先生宣布:“本次國際花園城市大賽最高獎金獎獲得者是中國長興?!痹捯魟偮?,在場的長興代表團全體成員擁抱在一起,留下了激動的眼淚。
可是,誰能想到,今天的國際花園城市,在6年前還經歷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不相協調的“陣痛”:各類污染物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肆虐,碧藍的天空蒙上了陰霾,酸雨頻率上升到67.5%,河道不再清澈見底……
是什么力量使長興縣的生態環境在短短6年時間里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這是長興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也與長興縣人大常委會對環境保護工作長達6年的持續監督密不可分。
“太湖明珠”光芒黯淡
長興,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之處,東臨太湖、西倚天目,自然環境優越,被譽為“太湖明珠”,馬可?波羅曾稱之為中國“美麗的地方”。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依靠當地資源,長興縣的建材、紡織、耐火材料、蓄電池等產業相繼興起。但由于生產方式的落后和對環保的不重視,長興人民也因此吃足了苦頭:198家耐火材料企業,年總產值近6億元,卻帶來了134座燃煤倒焰窯的污染問題;175家蓄電池及相關企業,2003年銷售收入8.5億元,每年排放的鉛污染物卻高達10余噸;2萬多臺噴水織機日排放污水3萬多噸;10多家水泥廠更是濃煙滾滾。
而在長興洪橋鎮水產村,由于橫山港等5425畝外蕩遭到了嚴重污染,1998年以來他們養殖的名優特水產品每年都會出現大批死亡的現象,在全縣農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長的同時,以捕魚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漁民收入卻在不斷下降。2006年,全村漁民人均年收入僅約3000元,大部分漁民出現了返貧現象,生活艱辛。
“那么多的水泥廠、蓄電池企業和噴水織機,雖然為長興賺了不少錢,但也將長興的美麗給毀了?!?/p>
“一提到長興,就讓人聯想到灰蒙蒙的天,臟兮兮的水?!?/p>
“這哪還是‘太湖明珠啊,都暗淡無光了。政府應該采取措施加以整頓和改善。”長興市民要求改善環境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
2004年長興縣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沈勇代表就長興內河水受噴水織機廢水污染的問題,領銜向大會提交了“關于開展噴水織機水污染專項整治,切實保護水資源的議案”,在代表團討論時,引起了其他代表的熱議,有29位代表在議案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使之成為長興歷次人代會上代表聯名最多的議案。
“我們的生態環境欠賬已經很多了,再也不能繼續拖下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國富指出。
也正是從那時起,長興縣人大常委會每年都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列為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進行持續監督。
以鐵的決心治理污染
2004年5月,長興縣人大常委會組成執法檢查組,兵分3路,對環保法在全縣的貫徹實施情況開展檢查。
在長興縣的輕紡大鎮夾浦鎮,檢查組發現,全鎮8000多臺噴水織機和12家印染企業的污水大都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溪澗河港之中,水面上漂浮起一層白乎乎的污染物。其中,有著“浙北白洋淀”之稱的盛家漾,在3家印染廠和周邊家家戶戶噴水織機廢水的肆意污染下,河水發臭,蘆葦枯死,雜草叢生。夾浦鎮的水污染更是給緊鄰的長興城區20多萬人的飲用水源——包漾河,帶來了嚴重威脅。包漾河的水質從上世紀80年代的Ⅰ類水下降到2003年的Ⅳ類水,在少雨的季節,居民甚至能在自來水中聞到異味。
“鄉鎮沒有環保執法權,對企業的排污行為無法查處。即使向縣環保局舉報,也往往無濟于事,因為等執法人員趕到的時候,企業已經停止偷排了?!痹谧咴L和夾浦鎮有著相似情況的虹星橋鎮時,該鎮人大副主席黃阿水道出了環境執法的困局。
針對執法檢查情況,常委會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發言擲地有聲,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和建議。
“一些領導干部重開發建設、輕環境保護,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認識需要改觀。”
“生態考核和補償機制不合理,鄉鎮對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不高?!?/p>

“全縣環?;A設施建設滯后,管網建設不到位,城區污水處理率只有58%?!?/p>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縣政府迅速實施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制定長興生態縣建設規劃;建立環保監督網絡,設立了鄉鎮環保所;加大對企業偷排行為的查處力度;出臺了《長興縣包漾河飲用水源保護區管理規定》和《噴水織機長效管理辦法》等等。
在此后的審議意見跟蹤督查中,縣人大常委會督查組也欣喜地看到了治理成果:全縣噴水織機正按照“相對集中治理與零星分散治理”相結合的原則有序推進,印染企業也已新建了廢水預處理設施;125家污染重、規模小、管理亂的蓄電池企業被關閉,順利摘掉了鉛酸蓄電池省級環保重點監管區的“帽子”。
2005年6月,督查組來到盛家漾,遠遠看去,大片的水面,搖曳的蘆葦,督查組依稀看到了“浙北白洋淀”昔日的風采??纱叩胶舆?,督查組人員的臉色又沉了:河水依然白乎乎的一片,水質并沒有得到改善。原來,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業雖已配備治污設備,可依然偷排漏排污水。
對此,督查組迅速向縣政府及環保部門再次提出建議,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污水偷排、漏排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不久,偷排污水的夾鋪鎮長興永鑫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湖州志鑫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分別被環保執法部門處以10萬元罰款,并在長興報刊上公開道歉;50多家噴水織機戶因超標排放被處罰;全縣13家印染企業安裝了在線監控系統,實現24小時全天候監控。同時,縣政府還出臺政策鼓勵群眾對噴水織機進行改造升級,至2008年底共淘汰噴水織機6678臺。
萬頃碧波、滿目綠野,經過四五年的持續整治,夾浦鎮的湖泊河道終于又恢復了以往的秀美,細腿鷺鳥、長嘴斑鳩、黃嘴野鴨、花羽鴛鴦等野生鳥類也都紛紛遷徙到了這里。
先治“水”再治“天”
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時,縣人大常委會也緊緊盯著長興灰蒙蒙的天空。
華能長興電廠和長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兩家省屬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縣總量的80%左右,直接影響到全縣的空氣質量。
早在2004年的環保執法檢查中,縣人大常委會已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督促兩家企業盡快啟動脫硫工程建設。但由于種種原因,工程進展緩慢。
2005年省人代會上,省人大代表楊益民提出了《關于要求按期完成長興兩電廠煙氣脫硫工程的建議》。
2006年8月,長興縣人大常委會組成檢查組,深入李家巷鎮、洪橋鎮、雉城鎮、煤山鎮、吳山鄉等9個鄉鎮和開發區,檢查貫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再次將目光鎖定在了兩家省屬企業上。此次檢查還專門邀請省人大代表對脫硫工程建設情況進行視察。“省屬企業應為長興的節能減排工作作出典范。縣環保局要根據企業簽訂的脫硫工程建設進度表,加強監管,督促其按期完工。”縣人大常委會再次提出要求。
長牛公路,這一粉塵污染的重災區,也成了縣人大常委會的關注重點。
沿途的煤山、槐坎等鄉鎮,是長興縣重要的建材生產地,小浦鎮是建材生產原料和成品的中轉站,貨物都從小浦鎮合溪港沿岸的碼頭運往上海等地,一路上運輸車輛“跑冒滴漏”留下的石子、煤炭、水泥隨處可見,路邊的樹木都披上了一層灰白的外衣。在合溪港邊林立的碼頭上,隨著石子、水泥卸載,冒起了一朵朵小蘑菇云……
針對這些現狀,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紛紛提出了意見,要求政府堅決關?!爸味鵁o望”、“限而無期”的企業;進一步加大對礦山、耐火等企業的整治力度,減少粉塵排放;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清潔能源推廣步伐,從源頭上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在縣人大常委會的強力監督下,兩家省屬電廠的脫硫工程建設終于按期完工并投入運行,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52萬噸;全縣運輸車輛也都加蓋密閉,全部碼頭加裝了噴淋裝置;關停礦山68家,拆除耐火企業黑煙囪223個;555輛出租車改裝為天然氣、汽油雙燃料車。
結果,2008年,長興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竟達335天。
“美麗的地方”又展新顏
2006年底,長興縣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了在2008年創建國際花園城市的奮斗目標。根據這一目標,長興縣人大常委會抓住生態環境建設中的薄弱環節開展跟蹤檢查。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意見,長興縣政府在前幾年環境整治的基礎上,又啟動了生態縣建設八大工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十三項工程、清水入湖等工程。2008年10月,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建制鎮污水處理廠的全覆蓋,并計劃到2010年新建污水管網214公里,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
一條條寬闊的街道穿插在林木花草間,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居民樓被綠樹環繞,一大批街頭小型廣場和開放式公園點綴其中,在長興縣城龍山新區的濕地旁,行人稍不留神,便驚起白鷺一片,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更可喜的是,整治行動不僅大大改善了長興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推動了長興的產業轉型升級。長興蓄電池行業被打造成了“中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企業數由175家減至50家,產值卻從2003年的8億元提升到2007年的80多億元,1家企業成功上市。耐火行業改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產品也向高附加值的電子工業用耐火材料轉移,長興鐵獅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伴隨著耐火行業的整治,從家庭企業發展成為耐火行業的納稅大戶。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蹺蹺板的兩端,我們人大的工作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讓這塊蹺蹺板平衡。對此,我們絕不懈怠,會繼續監督政府朝著建設山水園林型現代化新興城市的目標不斷邁進。”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根山在談到今后的人大監督工作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