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平
官員重視網絡輿論,毫無疑問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輿論作為一種監督機制,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中應當處于“第四種力量”的位置。在輿論之前,還有人大、政協和司法等等力量。這兩年時興政府官員和網民直接對話,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想起外國電影里政府官員和議員的唇槍舌劍。當前三種力量尤其是人大代表都不作聲時,“老四”的沖鋒陷陣,又會產生什么樣的社會效果?
在現實中,我常常發現一種錯位:網民們把自己當作代表,超越輿論的位置,想要直接行使決策權。而人大代表們把自己當作網民,不經意地放棄了決策的權力,只想說點個人意見,期望影響政府官員;更有甚者,只會鸚鵡學舌,連普通網民都不如。(來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