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欽峰
金融危機令許多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當收入縮水,甚至面臨失業時,我們如何應對危機?心理專家說,信心比黃金貴;職業規劃師建議與公司共渡難關,風雨過后是彩虹;理財專家則提醒開源節流,因為節省一塊錢,遠比掙一塊錢容易得多。
一個普通的高中女生,名叫歐陽晨晨。早在好幾年前,晨晨就陷入了經濟危機,她生活在一個低保家庭,母親身體不好,沒有工作,父親給別人開車,微薄的收入僅夠全家勉強度日,就連晨晨的學費都成問題。晨晨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孩,即使生活條件艱難,她依然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信心。
那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下午,學校放學后,晨晨坐上了公交車。上車的乘客越來越多,狹小的車廂內漸漸擁擠不堪,當公交車中途停站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吃力地擠上了車,此時別說找座位,想要站穩都很困難。晨晨看到這一幕,想也沒多想,很自然地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熱情地招呼老人,并小心地攙扶他坐下。看到有人讓座,老人如釋重負,高高興興地坐下了,再三向晨晨道謝。
自然而然地,這一老一少在車上拉起了家常。老人問她在哪所學校,學習如何,家住哪里,父母做什么工作?晨晨一一如實回答。聊到后來,老人若有所思,又問她要電話號碼,晨晨依然毫無戒心,把家里的電話號碼告訴了老人。雖然是萍水相逢,而且年齡懸殊,他們卻聊得十分投機,40多分鐘的車程,幾乎一晃而過。車子到站,兩人又互道再見,愉快地分手。下車之后,晨晨就把這事忘到了腦后,因為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很平常的舉動,竟讓自己遇到了一位貴人!
老人姓聶,66歲,是個退休工程師。第二天,聶老就給晨晨家打電話,剛好被晨晨的母親接到,在電話交談中,證實了晨晨說的都是實話。然后,他又找到了晨晨所在的學校,完全了解了她的家庭狀況。聶老決定給晨晨資助學費,從高一開始,每個月資助她660元,直到大學畢業。對于這個經濟困難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喜從天降。
晨晨的確是幸運的,在公交車上給人讓座,一個很平常的善舉,僅僅一面之緣,竟獲得了7年的學費資助。也許,她的一生都將因此而改變,不僅是物質上的豐富,更有心靈的洗禮。而聶老同樣深有感觸:“決定幫助晨晨,除了她心地善良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我問她的姓名和電話時,她絲毫不懷疑我這個陌生人,全都坦誠相告,她面對生活的平靜和樂觀,深深地感染了我。”
所以,不管有多么難,都要留住心底的陽光,來照亮現實生活里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