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丈夫罹患癌癥突然離世,李樂珍陷入極度的悲痛之中,從此整個世界只剩下了黑色……然而,患上自閉癥的李樂珍突然發現16歲的兒子張健不但成績下滑,也同樣陷入孤獨和黑暗后,被驚醒的她才和自己展開了一場“心靈大戰”。最終,李樂珍的“心靈自救”不僅將兒子帶出孤僻和黑暗,還將他打造成了一名留學加拿大的陽光青年。而李樂珍也成了一名幫助數位陷入絕境的家長和自閉的孩子走出黑暗的心理健康專家。
那么,絕境中的李樂珍是如何將自己和兒子帶出黑暗的呢?原來,是廚房里的那一株株吐綠的“水仙”,讓她和兒子重新擁有了微笑,走向了陽光……
噩運突降,
悲傷的媽媽陷入無邊黑暗
李樂珍1963年出生在濟南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1986年到濟南市一家國企上班。1988年,她和同事張強華結婚后,把小家經營得很是溫馨快樂。1989年,兒子張健的出生,更為這個家增添了很多歡樂。
然而,突然降臨的噩運打碎了李樂珍一家人的幸福和平靜。2000年4月,張強華被山東省腫瘤醫院確診直腸癌晚期。半年后,他就撒手人寰了。
忍著巨大的悲痛料理完丈夫的后事,李樂珍強打精神去上班。可是,平時愛說愛笑的她卻沉默了,她無法接受丈夫離自己而去的現實,追問自己人活著的意義,常常一整天都不說一句話,只是坐著發呆。到了下班時間后,就機械地回家為兒子做飯。然后,就在空蕩蕩的房間里走來走去。對每一個想上門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李樂珍都冷臉相對或拒之不見。慢慢地,就很少有人來找她了。
此后的5年時間里,李樂珍的生活一片漆黑,她在自閉和憂郁中苦苦煎熬著!
2005年10月初的一天下午,李樂珍突然接到兒子班主任的電話:“張健最近經常曠課,今天上午上過自習課,他又不見了!”李樂珍心里一慌,忙給兒子所有可能去的地方打電話,可大家都說沒見他的影子。無奈,李樂珍只好請假跑到學校附近,到處找兒子。兩個多小時后,李樂珍終于在一家隱蔽的游戲廳里看到了正在打游戲的兒子。
李樂珍強壓怒火問兒子“你為什么不上課來打游戲?你的錢是從哪來的?”張健看看她,用力地咬著嘴唇一言不發。隨后,無論是呵斥,還是溫言細語,張健始終不說話,逼急了,他就哼哼著說“反正爸爸走了后,你就再也沒有管過我了……”
兒子的聲音很小,李樂珍卻聽得心驚肉跳。她想起來了,從小就活潑的張健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也像自己一樣,整天不說一句話。如果家里來了人,他就躲在小房間里,怎么也不出來。
那天晚上,李樂珍翻來覆去一夜難眠。她除了責備自己,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讓孩子走出困境。于是,她打算除了按時做飯,還要多跟兒子說話。
可是,第二天一早,李樂珍雖然按時做好飯并幫兒子盛好,可面對兒子時,她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最讓她心焦的是,下午一下班回到家,她就又不能自己地在屋子里走來走去,根本就無法讓自己待在廚房去做飯!直到兒子像往常一樣一言不發地到處找東西吃時,她才像應付什么似的去做飯。
那天晚上,李樂珍強撐著去做飯,切菜時因為走神,竟然一下子切到了手指上。看到鮮紅的血涌出傷口,刺痛一下子讓李樂珍清醒了。她想,如果自己不擺正心態,不先走出黑暗,如何去教育兒子呢?李樂珍不斷地告誡自己,自己就是最大的敵人,一定要先戰勝自己!隨后,李樂珍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去曬太陽,每天都去菜市場買菜,按時做飯吃飯……
2005年11月的一天中午,李樂珍在廚房切洋蔥時,被洋蔥的辣味嗆得滿眼淚水。看著案板上那個被自己切成一片片的洋蔥,很長時間都沒有流過眼淚的李樂珍突然覺得自己的生活也像這讓人流淚的洋蔥一樣殘缺……想到這里,她不禁悲從中來,忍不住扔下菜刀,回屋里趴在床上大哭起來。
洋蔥變水仙,媽媽帶領兒子掙脫陰霾
此后,每當李樂珍感覺很壓抑時,便做雞蛋炒洋蔥,然后在廚房一邊切洋蔥,一邊流眼淚…有一次,她將切剩一半的洋蔥放在了案板的一角。結果幾天后,李樂珍便發現那剩下的洋蔥竟然冒出了嫩嫩的小芽!
2006年1月的濟南,室外是寒冷的冬天,灰蒙蒙的一片,暗褐色的枝頭也了無生機。可是,廚房里因為有了洋蔥冒出的綠芽,李樂珍竟突然有了一種小小的驚喜;洋蔥的生命力,多么頑強啊!盡管已經傷得體無完膚了,卻還能堅強地冒出新芽!李樂珍從櫥柜里拿出一個盤子,接了點水,然后將那半個因失去水分有些萎縮卻又長出綠芽的洋蔥放在了里面。果然,很快,洋蔥的綠芽有了水分之后,長得更快了。每天,李樂珍只要在廚房做飯,都會看看那株洋蔥葉子又長了多少。
2月初,那半個洋蔥的葉子已經郁郁蔥蔥了,在小小的盤子里靜靜地吐著綠色,像一株水仙。李樂珍看著那抹綠色,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洋蔥是一種讓人流淚的植物,可是,即使它被切得只剩下半個,即使殘缺的它被隨手丟棄,也依然可以冒出綠綠的葉子,依然可以長成漂亮的“水仙”!人也一樣,只要內心還有希望,哪怕四肢不全,也依然可以活得很精彩。而自己,不過是這個家庭殘缺了,但自己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為什么要拒絕陽光,一直生活在黑暗里呢?
看著那株“水仙”,李樂珍一邊想,一邊流淚。那天下午,張健放學后,李樂珍將他拉到廚房,指著“水仙”說:“兒子,你知道這是什么植物嗎?”想快點寫作業的張健有些抵觸地說:“不管是什么植物,總是會死掉的!”看到兒子的悲觀情緒這么濃重,李樂珍心如刀絞,她將盤子端到張健面前,指著葉子下的洋蔥說“知道嗎?這是媽媽切菜時剩下的洋蔥,是半個洋蔥啊。雖然這個洋蔥最終會死掉,但它在死之前長成了水仙啊!我們有一天也會死去,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為什么不讓自己也活得精彩、快樂一些呢?”張健靜靜地聽著媽媽的話,半天才重重地點了點頭。
此后,李樂珍經常把切剩下的洋蔥放進盤子里,讓它們慢慢長成“水仙”。而每次看到那些積極生長的洋蔥,她內心都會被觸動,覺得自己也應該像這些受傷的洋蔥一樣,樂觀地摒棄悲傷和絕望,向著陽光生長一同時,她也會將張健拉到這些洋蔥面前,讓他看著這些洋蔥,向洋蔥的這種精神學習。就這樣,廚房里的洋蔥無形中拯救了李樂珍的心靈,也讓張健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也要做即使受了傷,也能長成“水仙”的洋蔥到了3月份時,李樂珍家里的“水仙”已經很茂盛了。
此時的李樂珍,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整天活在絕望和哀怨里,她積極和自己展開著“心靈大戰”每當她心情不好,便去廚房切洋蔥,讓自己流一番淚后,再去看那些成長中的“水仙”;陽光明媚的日子,她又會把廚房里的“水仙”搬到太陽底下,自己和“水仙”共同享受著陽光;同時,她還去圖書館買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自己幫自己“看病”;節假日,她還強拉著兒子去游泳、打球……
就這樣,經過李樂珍有意識的努力,她終于可以像向日葵那樣,追隨著陽光。而張健在媽媽的影響下,也慢慢有了笑容,慢慢主動開口說話了。無數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他會和媽媽一起,帶著“水仙”去享受陽光。當院子里和廚房里的“水仙”越來越多時,李樂珍和張健已經可以像6年前那樣,能夠開懷大笑了……
2006年3月6日,李樂珍得知濟南廣播電視系統要在泉城廣場舉行“陽光女性模特大賽”活動,便主動報名參加了這次模特比賽。三八婦女節那天,比賽正式開始,李樂珍微笑著在舞臺上走著,并隨著音樂擺著POSE。李樂珍的美麗、自信、陽光,讓她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她奪取了亞軍。當她登上領獎臺發表感言時,她感慨地說“我曾經遭遇了很大的不幸,低迷的狀態也持續了好幾年……但我最終還是走出了陰霾,走進了陽光地帶!只要一個人內心有愛,有希望,無論他有沒有金錢和地位,陽光也總是會屬于他的!”說這些話時,她面帶微笑,而又淚光閃爍。而觀眾的掌聲,早已如漲潮的海水,一波波地涌上舞臺,淹沒了她……
從電視上看到媽媽如此風光地行走在舞臺上,張健也激動得拍紅了雙手。此時的張健,已經在媽媽和“水仙”的影響下,從孤僻自閉中走出來了,他的成績也很快在班上名列前茅。為了讓自己活得更精彩,李樂珍還在業余時間到一所民辦大學做兼職升學教育咨詢,在她主持一些招生講座時,還常常帶上張健,告訴大家這是她請來的助手。就這樣,張健也漸漸跟母親一起很好地融入了社會。
為了鍛煉張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2006年暑假前夕,李樂珍特地讓17歲的張健自己去一些學校的高中部拉假期英語補習班的復讀生生源。張健第一次在一個班上談到補習班對學生的幫助時,一個文化課考了600多分的學生很高傲地說自己沒有必要參加這樣的補習班。頓時,班上一陣嘩然,很多學生紛紛跟著說參加這樣的補習班確實沒用。張健沒想到自己初次出馬,就遇到了這樣的意外,他愣了一下,但馬上鎮定下來,用英語提問那個同學:“你能用英語跟我談話嗎?你能聽懂我在說什么嗎?”這次,輪到那個同學愣了,此時班上又有很多學生起哄地說那個同學“你英語還是不行嘛!”看那個同學被難住了,張健誠懇地說:“你如果想讓自己更加有競爭力,你的英語也要過關,只有這樣,你才能飛得更高更遠!”
一席話,讓那個同學和班上的學生心服口服,很快,在那個同學的帶領下,有30多個學生報名參加了英語補習班。初戰告捷,讓張健很有成就感。同時,他對媽媽整天奔波在外的辛苦也更加理解了。
2006年11月,李樂珍的一個朋友再婚后,孩子卻死活不接受繼母,鬧得家庭失和。李樂珍得知這種情況后,便去勸兩個大人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并且多跟孩子溝通;而張健也主動當志愿者,去勸說和自己同齡的孩子,告訴她自己從小失去了父親,現在自己想為父親做什么事情也沒有機會了,作為孩子,父親能夠健康、快樂,就是兒女最大的幸福……就這樣,在李樂珍母子倆的其同努力下,很快那個朋友的家里又有了歡聲笑語。慢慢地,在朋友的介紹下,很多有家庭矛盾的人都找到李樂珍母子,希望他們出面幫自己解決那些棘手的“家務事”。
雖然張健經常去當“志愿者”,但他的學習成績并沒有受到影響。2007年7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工業大學錄取。整個暑假,回到家的張健還是像以前那樣,經常去家附近的濟南大學打籃球。7月的一天下午,李樂珍辦事路過濟南大學,忍不住想去看看兒子打球時的樣子。當她走到籃球場時,看到兒子一邊運球一邊繞過對手,然后他突然拿起球猛地跳起來,往籃筐里投球,那一個漂亮的投球頓時引起圍觀同學的喝彩聲。此時,太陽的余暉灑在張健的臉上,他擦著汗,繼續在球場上奔跑、跳躍著看到兒子不知何時出落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陽光青年,李樂珍又想哭,又想笑。
那天傍晚,李樂珍一回到家里,就去廚房看那些變成“水仙”的洋蔥。她一邊輕輕撫摸那郁郁蔥蔥的“水仙”葉子,一邊想,即使是被壓在石塊底下的小草,只要它想面對陽光和天空,依然可以沖破石塊的阻攔,積極向上地生長,而這些“水仙”,也是只需要簡單的生存環境。植物尚且如此,作為人也要頑強、更加明白活著的意義了。
2008年2月,已經幫助很多問題家庭走出困境的李樂珍和上海市的一名心理博士一起參加了濟南市教育電視臺的一個心理訪談節目。此后,她更是名聲大振,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找到她,讓她為自己解開心結。而每幫助一個人,李樂珍的那種社會責任感就會加重一分。此時,李樂珍為了讓張健有更好的發展,決定送兒子出國深造。就這樣,2008年8月讀完大一的張健通過考雅思來到了加拿大,成為加拿大排名前5位的一所大學的學生。
李樂珍得知這一消息后,不禁喜極而泣!畢竟,這對曾遭受過重刨的母子,不但走出黑暗融入了正常的生活,還過上了比往日更好的生活。張健遠赴加拿大留學,并且還趁假期去美國打工掙取生活費和學費,而在濟南有一定名氣的李樂珍也經常去為下崗女工、學生家長和學生做家庭教育、健康心理方面的講座。
2009年4月初的一天,李樂珍正在給一個向自己求助的家長回信時,突然電話響了。拿起話筒,她就聽到兒子那遙遠而又熟悉的聲音,頓時開心不已。張健在電話里高興地說,“媽媽,我剛剛拿到了加拿大聯邦政府發放的體檢通知書!”這就是說,張健已經獲得了在加拿大的長期居住權!這時,張健又說自己還打算再考取研究生!他的想法跟李樂珍不謀而合。李樂珍開心地跟兒子聊天
是啊,誰能想到。廚房里不起眼的洋蔥,竟然能夠變成“水仙”,引領曾陷入孤獨和黑暗的李樂珍母子,成功地走向了陽光,還把很多因為生活發生變故而同樣陷入黑暗的人帶向了陽光!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可能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痛苦,甚至我們的人生會因此而變得殘缺,但是,當我們像李樂珍那樣,在看到受傷的洋蔥也會長成碧綠的“水仙”時,會不會也因此而看到希望,走向陽光呢?
編輯 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