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
重慶市招辦人士透露: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上萬名學生沒有報名高考。據稱,這些考生多是農村考生。(3月28日《重慶晚報》)
這么多的學生主動放棄高考機會,多是農村考生。也就是說他們主動地放棄了“鯉魚躍龍門”的機會。這件事看起來是他們自己的事,是他們自己不考的,怪不得任何人的。
真是這樣嗎?
農民辛苦了一年種了小麥到頭來沒有看到金燦燦的麥子而只有一捆麥草,難道他會一點想法都沒有?
煉鋼工人揮汗如雨到頭來沒有看到鋼花四濺而只有洶洶爐渣,難道他會一點想法都沒有?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在將開未放之際就枯萎了,作為園丁能不找一找原因?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鋒芒未試就先退卻,作為國家能一點憂慮都沒有?
前一段時間我們在找羅煉,今天就有一萬個羅煉站在我們的面前。
我們花費了那么大的精力創造了教育體系,為的是讓更多的人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一萬多學生卻似乎不大領情。高考是人生的關鍵,他們卻主動的放棄了。放棄絕不是一個兩個原因就能促成的。
值得檢討的也不僅僅是我們的教育體系、教育質量和教育部的那些官員,應該有很多很多別的相關因素。
不要讓孩子還在沒有走上社會的時候就對我們的社會失去信心。他們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基本力量。
千萬不要說中國人多,走個萬兒八千沒問題。
我們有多少個萬兒八千可以隨意的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