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丕鋒
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發展學生思維的催化劑。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談幾點看法。
一、重視導入環節鼓勵主動參與
要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數學,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動力。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比較有效的是抓住導入環節設下懸念,喚起學生的好奇心。
在“等比數列”一節的教學時,可創設如下有趣的問題引入等比數列的概念。
阿基里斯(希臘神話中的善跑英雄)和烏龜賽跑,烏龜在前方1里處,阿基里斯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當它追到1里處時,烏龜前進了1/10里,當他追到1/10里,烏龜前進了1/100里;當他追到1/100里時,烏龜又前進了1/1000里……
①分別寫出相同的各段時間里阿基里斯和烏龜各自所行的路程;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烏龜?
學生興趣十分濃厚,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和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他們的學習置于一種真實、和諧的場景中,從而激發其對學習的熱情。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原有抽象、邏輯、符號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縮短時空距離,掃除學習障礙,有利于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在教學“截一個幾何體”的課堂教學拓展訓練中,教師可創設這樣一個探索情境:如果用平面截掉長方體的一個角,剩下的幾何體有幾個頂點、幾條棱、幾個面?學生紛紛切起了自己的事先準備好的正方體、長方體蘿卜。很快,多種答案都“出爐”了。教師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最后歸納出完整的答案:當截面不過頂點時,有10個頂點,15條棱,7個面;當截面過一個頂點時,有9個頂點,14條棱,7個面;截面過兩個頂點時,剩下的幾何體有8個頂點,13條棱,7個面;截面過三個頂點時,有7個頂點,12條棱,7個面。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們從多角度認識問題,自主探索的熱情濃厚,合作交流的氣氛活躍。
應注意的是,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現實生活中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的生活素材,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
三、提高語言修養維護學生自尊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特別是對待差生,更要細心尋找其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著名數學教育家波利亞非常注意這一點,有時他一眼就看出學生的計算是錯誤的,但還是喜歡以溫和的態度、親切的語調、慈樣的目光和學生一行一行地查看。這樣做到了多鼓勵,少指責;多進行正面指導,少板起面孔訓人。
另外,在激勵和鼓舞學生時,要注意有的放矢,不失分寸。
四、融入信息技術鞏固知識理解
波利亞提出:“數學有兩個側面,一方面它是歐幾里德式的嚴謹科學,從這個方面看,數學是一門系統的演繹科學,但另一方面,創造過程中的數學,看起來更像一門實驗性的歸納科學,數學的創新教育,更需要數學實驗、猜想。在數學實驗中,觀察、分析、對比、歸納、建立關系,處理數據、發現規律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給數學實驗提供了可能?!毙畔⒓夹g的最大優點是它可以跨時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變、發展過程,使數學的理論教學及數學問題很容易地用數字、圖形、符號、語言等多種方式表達。
我們要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特點,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通過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的一步步演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學生樂于接受,以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師要好好利用多媒體及網絡信息資源,為學生傳遞更容易接受的信息。
(作者單位:廣東汕頭市上東浦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