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名
逛大街的樂趣
□ 金名
凡久居城市的人,都逛過大街。已進入老年之際的我,也喜歡逛大街。因為逛大街有許多樂趣。
茶余飯后,或是節假日,當我漫步于寬闊的街頭,跟著摩肩接踵的人群,軋馬路,進商店,去花市,上書店,蹲小攤,覽市容,頓覺眼界開闊,情趣盎然,體會到了生活的溫馨,人生的歡樂。有時當我正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來擠去時,突然背上挨了一拳。猛回頭,嗨!是一位多年未見面的老朋友。于是,二人攜手到臨街的小酒館,暢懷共飲,回味往事,談論人生。試想,倘若深居簡出,哪能有這樣的機會呢?
再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慢跑不如快走,快走不如散步。美國醫學專家肯澤爾認為:“作為一種戶外運動,走路在鍛煉身體方面的作用,完全可以與劇烈運動相媲美。”因此,常逛大街的老人,要比足不出戶的老人健康長壽。
在歷代學者中,嗜好逛大街者不乏其人。鬧市街頭,是社會的縮影,是一部豐富多彩的人生大書。透過涌動的人群,嘈雜紛繁的市景,不但可以體察到時代的脈搏,而且還可以陶冶性情,增長見識。所以,我覺得,每逛一次大街,都會有一些收獲。
“老農引資”令人深思
□ 劉多學
有個風景秀美、地貌奇特、頗多古跡的山村,開展了“農家樂旅游”活動。有位億萬巨富客商到此一游,夜宿一老農家。次日清晨,他雇用老農家的馬車去山中逛景,講好價錢20元。可客商因迷戀山景,回到住處時已超過規定時間3個小時。客商給了趕車老農100元,但老農說拉車路程沒有增加,不肯多收,仍收20元。客商十分感動,萬沒想到一個貧困山區的老農這么講道德、守信用,貧而不貪講文明,就深信這里的投資環境一定錯不了。不久,客商便將2000萬元投資到這個山村,使山區農民盡快富了起來,“老農引資”一時傳為佳話。
現在不少農村青年人幻想“發財暴富”,看不起老年人“死守道德受大窮”。然而老年人卻講究“求財有道”,誠實守信。其實,良好的村民素質和文明村風跟優越的自然條件一樣,都是吸引客商的投資環境。有些人往往只偏重于環境的硬件建設,卻忽視了諸如人文因素、道德風貌等軟環境建設,更不懂農家老人身上的傳統美德是無價之寶。如上述那位可敬的農家老人,不多收客商一分錢。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小事,但在客商眼里卻是大事。因為他看出了這個地方的農民素質和道德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