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旭 東
中國軍隊能否在世界舞臺上發揮積極作用,已成為衡量中國是否為完全意義上世界大國的一個重要指標。選準突破口是中國軍隊順利走上世界舞臺,支撐中國大國地位的關鍵。
目前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是來之不易的。近代,中國因衰落而被擠出了世界舞臺。雖然在一戰后的巴黎和會上以戰勝國的姿態出現,中國還是被強迫接受了屈辱的“二十一條”;雖然二戰時在反法西斯陣線中發揮了大國的作用,中國還是被綁上了不公平的條款。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中華民族終于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但是,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大國,光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
日本就看到了這一點。日本是一個經濟和科技大國,但它認為自己還不是一個世界大國。日本為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極力將其軍事力量推向世界。日本通過“傍著”美國參與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來擴大其軍事影響,通過修改相關法案來將軍事“關注”的范圍從本島擴展到周邊乃至全球,以便讓其軍事力量在世界問題上發揮作用。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本應具有支撐其世界政治影響的軍事力量。隨著中國不斷融入國際社會并發揮大國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軍事在支撐中國大國地位的各因素中實際上處于“短板”的地位。所以,中國軍隊必須走上世界舞臺,給中國的大國地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軍隊走上世界舞臺應以“非傳統安全”為突破口??v觀世界發展史,各個歷史時期的世界大國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通過軍事征服來取得大國地位的。尤其是美國從1898年美西戰爭走出美洲大陸后,一步一步地通過軍事手段取得了西方世界的霸主地位。冷戰時期,美國以軍事手段來維護著大國地位。冷戰后,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一個國家大國地位的取得再也不能用軍事征服手段來實現了。那么,中國軍隊如何走上世界舞臺支撐中國的大國地位呢?按以往的邏輯,這看起來存在著一種悖論,無法解決中國軍隊與中國大國地位之間的關系。其實不然。
冷戰后,世界各國紛紛拋棄冷戰思維,追求綜合實力的提高。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首倡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那么,中國軍隊如何在這一新安全觀指導下擔負起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并走上世界舞臺的雙重使命呢? 我們必須尋找到一個兩者兼顧的途徑。
非傳統安全是相對傳統安全而言的,主要包括經濟、金融、生態環境、信息、資源、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海盜和洗錢等領域的安全。威脅非傳統安全的因素具有跨國性、不確定性、動態性、協作性等特點。對非傳統安全的威脅,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將其威脅減少到最低限度。隨著傳統安全威脅不斷下降,非傳統安全威脅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確保非傳統安全是各國共同的愿望。
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有所作為,是中國軍隊完成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并走向世界這兩個并行不悖使命的突破口。非傳統安全領域里的軍事活動體現著“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精神,既堅持了中國提出的新安全觀、提高了非傳統安全,又會得到各國的支持,還可使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可以看出,從非傳統安全領域入手應是中國軍隊走上世界舞臺首選之突破口。
中國軍隊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可大有作為。目前,中國軍隊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為進一步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擴大影響打下了基礎。
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的范圍不斷拓寬。中國軍隊從最初的與其他國家進行聯合反恐演習,發展為聯合搜救演習、聯合打擊海盜、再到最近與新加坡聯合“安?!毖萘暫团c加蓬的聯合醫療救援演習。
合作對象從鄰國擴展到各大洲。中國軍隊首開與外國軍隊聯合實兵演習,是2002年10月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一,中亞的鄰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同舉行的。此后,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等陸上鄰國舉行聯合演習,與海上鄰國新加坡等國舉行聯合演習,與歐洲的英國和法國等國家舉行聯合演習,與美洲的美國等國舉行聯合演習,與非洲的南非和加蓬等國舉行聯合演習。尤其是,2006年9月和11月,中美兩國海軍分別在美國的西海岸和中國的南海海域舉行了海上聯合搜救演習。中美兩國從非傳統安全領域切入,實現了中美建交以來第一次聯合軍事演習。這次演習使兩國軍事上增進了互信,有利于太平洋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同時,中國軍隊的表現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這次演習對中國進一步擴大與其他國家進行不針對第三方的聯合軍事演習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軍事交流力度不斷增大,2007-2008年兩年間,中國與20多個國家舉行了20余次聯合軍事演習或演練。
此外,我國還建立了可為國際軍事合作提供有力保障的體系。目前,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建立了軍事關系。這為中國軍隊以非傳統安全為突破口走向世界提供了保障?!ㄗ髡呤菄来髮W戰略教研部教授。)
環球時報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