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羽
從2008年公布的年報來看,汽車高管平均年薪為44.2萬元,略高于汽配高管平均年薪的36.7萬元,但汽配高管的身價卻要高于整車高管。
2007年因“高薪門”而遭來無數爭議的中國平安掌舵人馬明哲,在2008年宣布“分文不取”,再度引起市場關注。近日,人保部也草擬了限制高管薪酬的方案。
那么汽車及汽配行業的高管的年薪又如何,2009年度會有哪些變化呢?
國內汽車產業高管薪酬現狀

2007年對汽車行業來說稱得上是一個豐收之年,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整車銷售增幅在兩成左右,但利潤增長更快。業績的高增長帶給了汽車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繁華景象”。如圖1所示,汽車類上市公司高管的2007年度薪水普漲兩成左右。
2007年上市汽車企業公布的年報中顯示,江鈴汽車總裁陳遠清的年薪以175萬元在汽車類上市公司中傲視群雄,福耀玻璃董事副總以114萬元排在其后。整體來看,2007年中國汽車高管的平均薪酬在85萬~90萬元之間。遭遇金融危機下,2008年的高管薪酬會如何呢?與國外車企高管在大幅降薪相比,國內車企又如何反應呢?
2009年國內汽車及汽車配件業的整體增長預計將很難超過8%,也就是說繼去年(2008年增幅為6.7%)之后,中國汽車產業有可能將連續第二年無法跑贏國內GDP的增速。以上汽為例,2008年全年汽車銷量為1720650輛,同比僅增長了4.48%,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汽高層減薪帶頭也在情理之中了。預計去年利潤下降50%的上汽集團領導層主動降薪,據悉上汽高管在2008年已削減至少20%的獎金,預計2009年基本工資不增加,效益工資再減兩成。另外,東風汽車也表示將按照同資委相關政策執行領導減薪。
與2007年上市汽車產業高管薪酬平均增加20%不同,2008年的上市汽車及汽車配件公司高管薪酬出現了
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在公布2008年年報的幾十家車企中,除了長豐汽車的總經理陳正初的年薪由2007年的28.63萬元上升到2008年的31.9萬元,略有增長以外,2008年長安汽車、安凱客車和一汽轎車的總經理年薪與2007年持平,分別為42.07萬元、26.8萬元和32萬元。江淮汽車的董事長左延安的薪酬則下降了30%,由2007年的68萬元下降到了2008年的47.6萬元。
據了解,上市汽車及汽車配件公司的高管薪酬,其中汽車上市公司25家,汽配上市公司46家,其中有9家汽車企業,到目前為止,22家汽配企業公布了2008年年報,其他公司均未公布。但鑒于2008年汽車高管薪酬的增長趨勢,可以拿其他公司的2008年7月~12月的最新更新數字作為比較。高管年薪在100萬元以上的汽車和汽配企業各有兩家,分別是廣船國際、濰柴動力、金龍客車和宇通客車;高管年薪在5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的共有13家公司,汽車占據4席,汽配占據9席;但可以看到,汽車及汽配企業高管薪酬主要集中在50萬元以下的范圍。汽車高管平均年薪為44.2萬元,略高于汽配高管平均年薪36.7萬元。這樣的年薪收入在金融、房地產等高薪行業來說充其量也只是一個部門經理的年薪。
汽配高管持股價值高于整車高管
與幾十萬、上百萬元的年薪相比,持股數量更能體現高管的價值,因此上市公司都紛紛推出股票期權來吸引人才加盟,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人拿1美元年薪仍然被人艷羨。雖然汽配行業高管平均年薪低于汽車行業,但從占據年度總現金大半部分的長期激勵,即股權價值來看,汽配人的身價要遠遠大于汽車人。
汽車行業與汽配行業的持股價值比較(見圖四),目前25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高管持有股權,而在46家汽配企業中,高管持股的有14家。按照2009年3月24日的收盤價計算,有8家汽配企業的持股價值在500萬元以上,而
汽車企業的相對應的數字是0,(如表一)所示,寧波華翔董事長周曉峰2008年持股價值達到6億元人民幣,成為汽車及汽配行業內身價最高的高管人員,威海廣泰的董事長李光太以近5億的持股價值緊隨其后,特爾佳、萬豐奧威、宗申動力、銀輪股份、濰柴動力和萬向錢潮分列3~8位。
從平均值來看,汽配行業的高管平均持股價值在1.196億元,遠遠大于汽車行業高管平均持股價值104萬元人民幣,可見,如果算上持股價值,汽車行業的整體薪酬水平則相對可憐的多。
持股價值大幅縮水
中國股市在2008年大幅縮水,也使得上市汽車及汽配企業的高管持股價值暴跌。宇通客車董事長湯玉祥2007年持股數336042股,合計價值11580萬元,到2008年,雖然增股至436900股,但由于股價暴跌,持股價格已經滑落至445.2萬元,降幅接近100%;緊跟其后的是福耀玻璃、上海汽車降幅分別為68.3%和66.2%。主營業務為摩托車的宗申動力董事長左宗申2007年的年薪只是象征性的3萬元,但左宗申持有公司的股票高達1000萬股,按200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股價來計算,左宗申的持股價值高達2.378億元,但2008年只剩下了1.09億元。
整體薪酬還處于中下游
橫向對比來看,上市汽車及汽配企業高管的年薪,與其他經濟支柱行業相比,其薪酬數字卻很難與其職位相匹配。
(據表二)2007年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排名,馬明哲以天價薪酬6616萬元獨領風騷,其次是深發展的法蘭克紐曼,位居其次,前20名高管平均年薪在816萬元;看看同樣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房地產,萬科和上海汽車均為地產和汽車行業的領頭企業,2007年上海汽車董事長胡茂元只有64萬元,而王石的年薪是691萬元,胡不及其1/10。雖然2009年初,萬科管理層在集團內部表態,集團高管放棄2008年年終獎。萬科任職的12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的稅前薪酬合計下降了78%,王石的年薪下調了64%,但受益于股權激勵計劃,萬科高管的持股量都出現巨幅增加,身家飆升,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而房地產企業中年薪上百萬元的高管有一大把,而2007年汽車行業的高管除了江鈴汽車,幾乎沒有第二家年薪能在百萬元以上。
事實上,汽車行業的高管即使與被稱為“沒什么利潤可言”的家電業相比,薪酬也偏低,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朱江洪的年薪145萬元,美的電器的董事長何享健年薪更是高達485萬元。汽車高管年薪的數字顯得相形見絀。
牛年預期一高管危機
僅今年1月,國內大公司離職的高管、董事會董事已有數十人,2009年上市公司高管似乎面對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中國銀行、中航股份、重慶啤酒、華聯股份、太平洋證券、百大股份、上海策略置地等數十家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公司的董事、獨立董事宣布辭職;瑪莎百貨、伊萊克斯、聯想、東方航空、合生創展、豐田、三星、希爾頓等知名企業紛紛宣布撤換在中國乃至亞太區的高管,海爾更是在一天之內,撤了6名副總裁,將他們降級為部長。除了醫藥等少數行業外,大部分行業的高管都面臨被炒的危險。
尤其是汽車、地產等行業業績下滑僅僅只是開始,未來的業績還會更差,公司董事會對高管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低,這些行業的高管日子將比現在更難過。2008年,汽車業經歷了年初的小火爆之后就一路低迷,當初所制定的1000萬輛的產銷目標已難以完成,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人事變動尤其是高層人事變動也比往年要多的多,有近半數的企業在過去的2008年更換了高層。2008N8月,奇瑞公司由于銷量下滑,總經理李峰出走北汽;10月劉日海升任通用汽車亞太區市場營銷副總裁,擔負拯救通用的任務;11月程美瑋、許國禎調任福特總部,實質上是明升暗降,臺灣三人組瓦解;12月何思淵接任上海大眾副總經理……
2009年汽車高管的變動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年看到的2009年年報中的高管薪酬數據,會讓大家“心平氣和”許多。